朱和平的父亲 朱和平忆祖父朱德:抗日烽火中的“红军之父”
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英雄气概,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和汪洋大海。 从一代开国元勋到每一个普通战士,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一直奋勇战斗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前列。
白山黑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珠江两岸,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和人民倾洒在一起,和人民胜利在一起,铸就了无数永垂不朽的英雄史诗。
文/ 本刊记者 张惠清
“从他的外表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指挥员和身经百战的战略家。相反,他看上去像一位普通的父亲,在干完一天艰苦而又令人满意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解开钮扣斜靠在椅子上休息,谈起话来面带安详的微笑,充满成熟而又淳朴的智慧。
” 美国联合社记者爱泼斯坦曾这样形容他。 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同志。一个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用他们的理想、智慧和意志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之后,占人类五分之一苍生命运的传奇人物,被誉为中国“红军之父”。
回溯抗战历史,不能不追念这位刚毅而又慈祥的老前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德同志怀着“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的决心,率领抗日将士挥师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他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抗战,力挽狂澜,为挺进敌后、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走进朱德元帅在抗日战争中的珍贵历史故事,记者来到空军指挥学院,采访了朱德元帅嫡孙,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少将。
今年63岁的朱和平少将,身着笔挺的空军军装,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军人的正气与豪迈。
他是中国预警与电子战专家,曾获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撰写多部军事学术专论。在他的参与下,中国军用电子技术,特别是雷达装备、预警机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准。 采访中,朱和平少将回忆往事,将抗日烽火中爷爷英勇抗敌的故事,他与抗日根据地工农之间的相处细节以及家庭的温馨往事娓娓道来,在这个宁静的夏日午后,为我们展开了一幕幕时而波澜壮阔,时而亲切温暖的历史画卷……
宣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 今年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中国近代中日之间最重要的两场战争,许多历史启迪值得思考。甲午战争,双方军事、经济实力相差无几,一边倒的惨败,直接导致中国全面衰落;而抗日战争,日本年GDP 69亿美元,580万吨钢,中国年GDP 13.
6亿美元,4万吨钢。国民党组织了22会战,负多胜少,这是当时中日之间实力的体现。经过长达14年的艰难奋战,取得最终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政治上的胜利,更是全民族精神上的胜利! 百年沉沦中的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觉醒?全民抗战是人民战争,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唤起整个民族的觉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
7月14日这天,爷爷壮怀激烈,挥笔卸下率部队出师抗日的誓言。 “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 1937年9月爷爷率八路军3万多将士东渡黄河参加山西抗战。一进山西就加入了惨烈的太原会战,在平型关、忻口、娘子关等战役中,八路军英勇善战,初战告捷。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国民党开始全线撤退。 在此危难之际,1938年3月2日、7日,爷爷和彭德怀两次致电中央,说服了中央使八路军总部不仅不撤退,反而向东挺近至太行山脉,就近指挥山西和华北的敌后抗战。
最大限度地迟滞了日军西进的战略意图,最终稳定了山西战局。 在民族危难之刻,国共双方这“一退一进”,让老百姓看清了谁是最可依靠的人。到1940年5月爷爷布置完“百团大战”作战方案,返回延安时,短短的2年10个月的时间,八路军已发展到40万人。
整个抗战期间,仅山西人民就有70万人参加八路军,支前民兵和自卫队达到500万人,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爷爷对抗战的贡献,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在长征中从通道会议、遵义会议到扎西会议,纠正错误路线,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同张国焘斗争,他率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三是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坚决指引统一战线;四是说服中央,在太原失守后,坚持敌后游击战,坚持持久战的作战方针,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由3万人发展到40万人;五是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组建了八路军流动工作团,也被誉为“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六是开创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先例。
我们仍在探索,仍然需要这种力量。 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仍然需要全民族的觉醒!一个贪图享乐,人心涣散的民族是不可能强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提是中华民族的觉醒! 我们共产党人,仍然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紧紧地和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