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与茶 丁谓与北苑“大龙凤”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宋朝,北苑茶盛,既有建州茶农血汗劳苦,也有茶史监造业绩.数任茶使之中,先有丁谓,后有蔡襄.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

    宋朝,北苑茶盛,既有建州茶农血汗劳苦,也有茶史监造业绩。数任茶使之中,先有丁谓,后有蔡襄。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丁谓,就是北苑龙凤团茶创始人,曾两度为相。

    丁谓(962年—1037年),苏州长洲人,诗画、音律、博弈、天象无不洞晓,西昆体诗人之一。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昭文馆大学士,封晋国公。

     何为龙团凤饼?唐贞元年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兼建州剌史时,改革茶的制作工艺,把蒸青茶叶研末和膏,压成茶饼,创制了研膏茶,俗称片茶,因茶饼中间打小孔便于穿绳携带,也叫串茶。

时建州研膏茶中名品中的紫笋,即香腊片,在全国已享有声誉。北宋开宝末年(975年),灭南唐,收北苑。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太平兴国初(976年)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茶录中说北宋初期,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即今天的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贡茶。

    丁谓本身是好茶之人,在成平年间入仕后,可谓一帆风顺,饶州任职一年,便进朝史馆编修本朝国史,随之又外任福建采访使,负责调查地方风俗政情。995年回朝,颇有心计的丁谓,除了常规述职外,还特别将福建存在的茶盐利弊提出改革建议。第二年,朝廷见他精明干练,于是提拔他为福建路转运使,以精心监造御茶,进贡龙凤团茶。

    丁谓来建安,创制北苑龙凤团茶。一顺天时,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下令将浙江长兴县"顾渚紫笋"贡茶御苑,南迁福建建州北苑;二占地利,建茶兴盛,质优品佳,北销中原,南下出海,建溪流域土地膏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是产上品茶极佳生态好地,北苑凤凰山原就是闽王贡茶地;三和茶农,茶业借贡茶品牌利于市。

丁谓正是抓住时势去监造御茶,他诗以心声,茶以明志,作咏《茶》诗:"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刘昆求愈疾,陆纳用延宾。顾渚传芳久,邕湖擅价新。唐贤经谱内,未识建溪春。"诗意说朝廷派我来专修贡茶,顾渚茶为唐贡品,传芳太久了,邕湖茶市擅新价,陆羽茶经没有说建茶之优,是因唐代贤人不识建溪春茶。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丁谓监造大龙凤团茶,有"赶早、抢快、制新"的特点,以"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繁而造之,逼社即入贡"。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其创意中的"龙凤",内涵双关,龙是帝皇象征,凤是皇后特征;同时北苑一溪连龙头山与凤凰山,有着地理标志,其名朝廷称善,茶农满意。

丁谓对龙凤团饼精细加工,精心制艺,其过程经过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和过黄等七道规范而严苛的工序,每八个饼重一斤,其品精湛,如《画墁集》记:"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贡,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见。

"称为"一饼千金",足显皇家尊贵。当时,丁谓精制的大龙凤团四十饼,进献宋太宗品尝,龙颜大悦,连赞好茶,大龙凤团茶也名震天下了。

    丁谓不仅首创北苑御茶初期的极品,而且将团饼茶的采制工艺和生产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撰写出《建安茶录》,亦叫《北苑茶录》或《茶图》,对后人团茶生产起重要指导作用。史载丁谓漕闽时著《茶录》,画《茶图》,记述宋初在建州监造龙团凤饼的茶事,北苑贡茶遂名甲天下。

《郡斋读书志》卷十二说丁谓漕闽时:"监督州史,创造规模,精致严谨。录其园焙之数,图绘器具,及叙采制入项法式。"茶录记叙了北苑茶焙的数目、产地,以及采摘、焙制、上贡的经过,绘制了制茶的器具图形等。其著作使北苑御茶的制作优秀工艺不仅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为后来各地的团茶发展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写茶诗,茶以画,也是丁谓对"龙茶盛世"的最好宣传。丁谓诗赋《北苑焙新茶》:"北苑龙茶者,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

茅茨溪口焙,篮笼雨中民。长疾勾萌并,开齐分两均。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作贡胜诸道,先尝祇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为灵药助,用与上樽亲。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细香胜却麝,浅色过於筠。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这160个字,概括了从种茶到制茶的过程,也是丁谓首创大龙凤团饼的历史见证。(王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