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学的当地 孔子杏坛讲学 四方弟子聚集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端兴办布衣教学,收徒讲学,以扶正岌岌可危的殿堂,改动“礼崩乐坏”的实际。孔子的教学思维是一种民本思维,“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
这一天,孔家小院热烈十分,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标志着弟子满全国。树杆挺立直立,绝不旁逸斜出,标志弟子们正派的品质。
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看病,标志弟子们学成后能够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尔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聚集。《礼记大学》云:“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全国平。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大凡都有品德、学识的寻求,即便处于窘境,宦途不达,亦能坚持操行, 《孟子·尽心上》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全国。”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认为美谈,为士林所赞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标志,列入孔庙的修建系统当中,这种格式乃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
杏坛是孔子教学光芒的标志,坐落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的当地,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两层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间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拙,为金代遗物。该坛建于宋代,附近环植以杏,故名;金代又于坛上建亭。明代后期重修,即今天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