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主持人路一鸣:热心的“编外”公益人

2017-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1月8日晚上9点47分,央视主持人路一鸣发了一条微博:"劈柴.生火.做饭.分菜.给孩子们洗碗,停电的时候点着蜡烛备课,这是乡村教学点的老师在上课以外每

2014年1月8日晚上9点47分,央视主持人路一鸣发了一条微博:“劈柴、生火、做饭、分菜、给孩子们洗碗,停电的时候点着蜡烛备课,这是乡村教学点的老师在上课以外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没体验过一次,你永远不知道乡村教师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路一鸣微博图片

作为中国精英教育的受益者,这是路一鸣第一次生动地体会到农村教育的现状。“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他们并不贫困,但那里非常偏僻。”“我拿一个足球去,孩子们不认识,还以为是篮球。”当他拿出纸巾给孩子擦脸时,从未见过纸巾的孩子闻到上面香味后就舍不得用,收藏起来了。

路一鸣在微博上描述的这个乡村教学点位于湖北十堰,这里有位叫伍昌云女教师,她独自在这个只有3间房子、22名学生的教学点坚守了31年。伍老师热爱孩子们,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位女学生长大远嫁到了云南,直到生了孩子仍然感念伍老师的教育之恩,于是女学生把亲生骨肉千里迢迢送回了老家,让伍老师代其教育。

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2014年春节特别节目《暖春行动》中。路一鸣要代替伍昌云老师当一天乡村教师,让伍老师腾出空来陪坐在轮椅上的丈夫去县城做一次身体检查。短短一天的代课经历,却使路一鸣生出许多感触。他说,与许多电视节目描述不同的是,那个偏僻乡村的孩子们并不缺衣少食,缺的是父母的爱和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年轻老师的教导。

谈到这里,路一鸣说他曾想做支教项目,因为他发现偏远农村的孩子们对外部世界太缺乏了解。他觉得,应该有人在这里教他们学会规则,不能等到他们长大进入城市后,因为自己不懂规则而被城市人当做“化外之人”。

路一鸣接受微公益专访

路一鸣于1992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一口气在那里读到了博士毕业。在校期间,他还获得了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称号。他的人生经历使其深知教育对人的重要,而进入央视主持《道德观察》、《今日说法》、《社区英雄》等栏目的工作实践又让他养成了严谨、专业的做事态度。

因此,在规划自己想象中的支教项目时,他考虑了各方面的问题,他坚持要给支教老师一定的回报,项目运营者应该在经济待遇和职业发展两方面为支教老师做好服务,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人从事到公益事业中。

近年来,很多主持人投身公益。路一鸣的朋友王凯就于2011年发起了“爱心衣橱”公益项目。面对王凯邀请他参与“爱心衣橱”的活动时,路一鸣表现出了少有的感性一面:“我跟王凯说:‘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不过,“豪迈”之余,路一鸣却对发起公益项目保持着冷静和谨慎。他说:“名人做公益项目有优势,比如名人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但名人往往做公益不够专业,最后就变成这个项目的形象代言人了。”路一鸣希望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对待公益,不做则已,要做就要考虑全面、计划周详、全身心长期投入到这项事业中,他认为自己现在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能以积极参与代替主动发起公益项目。

但出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路一鸣更愿意在自己的电视主持中传播公益信息和理念、传递一种个性鲜明的正义感。他觉得这虽然不是做公益,但产生的效果是公益的。

路一鸣更像是一个普通人——对公益工作熟稔于心的普通人,他既了解老百姓对公益的态度,又感受过公益人的对事业执着的追求。

2014年,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了大型公益类节目《社区英雄》,路一鸣担任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他把对公益的理解很好地运用到了与“社区英雄”的沟通中,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主持面貌——言语之间时时刻刻都传递着“正义感”。在媒体上寻求“正义感”,恰恰是老百姓和公益人的共同需求。

《社区英雄》邀请了众多草根公益人参与节目,每个公益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愿望。有人要帮助自闭症儿童,有人要挽救失足青少年,有人要帮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建水窖,有人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不同的目标,都需要每期节目提供的25元公益金支持,公益人们需要通过完成节目设置的任务去争取最终的胜利。

这是比赛,比赛就有输赢。但在路一鸣看来,能否获得公益金并非判断输赢的唯一标准,他个人更看重公益项目的社会价值。在这方面,他认为广东佛山心理咨询师邓赞鹏的公益项目就非常出色。

邓赞鹏曾在少年时期遇到过一个混社会的“大哥”,他跟着“大哥”吃喝玩乐,很快也变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街头混混。在这之后的一天,发生了一件改变了邓赞鹏人生的事情:“大哥”要考验邓赞鹏——他让邓赞鹏偷一辆车子。

邓赞鹏真的去偷了,而且差点成功,就在那个关键时刻,他的父亲出现并抓住他的手,制止了这个危险的行为。回忆起这一幕,邓赞鹏心有余悸:“如果不是父亲抓住我,我回去肯定会受到‘大哥’的奖励,那我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犯错的可能。”

正是亲身经历了人生的灰色阶段,邓赞鹏深深认识到及时矫正失足青少年的行为有多么重要。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伸出关爱之手,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邓赞鹏亲力亲为,开展了一项旨在挽救缓刑少年犯的“展翅计划”,他成了一名“心灵导师”。

路一鸣聊起邓赞鹏时滔滔不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在他看来,邓赞鹏是有创意、有情怀、有能力的“社区英雄”。虽然邓赞鹏没能赢得公益金,但他依然获得了路一鸣和很多观众的赞许和认可。这就是公益比赛的特殊之处,没有输与赢,人人皆英雄。

在内心深处,路一鸣希望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英雄”们多一些交流,然而短暂、紧张的节目录制时间不允许他这么做。草根公益人的精神面貌给路一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通过言语和行动描绘出中国公益的崭新面貌。

路一鸣说,如果公益是一辆汽车的话,社区英雄们就是这辆汽车的发动机,他们能产生能量,推动进步。而他自己是汽车的一个小零件,坚守岗位,为公益服务。

而我觉得,路一鸣更像是一位特殊的“编外”公益人,不在其位,却心系其政。就像他对王凯所说的那样:“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但愿电视行业中路一鸣这样的“编外”公益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