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基说太极 杨振基谈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二)

2018-0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振基谈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二)我曾祖父艺成回永年后,武林中再也没敢与之校量的了.我曾祖父在永年开馆授徒,将所学东西,尽心教授给乡里子弟,为永年培养造就出一

杨振基谈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二)

我曾祖父艺成回永年后,武林中再也没敢与之校量的了。我曾祖父在永年开馆授徒,将所学东西,尽心教授给乡里子弟,为永年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太极拳好手,使永年成为太极拳的中兴之地。

我曾祖父四十岁以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在京期间,所向披靡,名遂大噪,誉为“杨无敌”。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和见他比武胜后称赞说: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元一体。并亲书对联一会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于是清廷亲贵王公、贝勒多从受业,旋任旗营武术教师。

我曾祖父练拳之初,其目的无非是制敌保身,中年亦以此为子训。到北京传拳后,看到不少跟他学拳的人,瘦弱的变肥壮了,有病的变健康了,他逐渐体会到了太极拳具有“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功能,便把太极拳当作强民身,救弱国之术。这时他对太极拳的认识有了社会化的变化。他的思想对第二、三代传人有很大的影响。

我曾祖父杨露禅于公元1872年逝世,终年七十三岁。杨式太极拳由其子钰(班侯)、鉴(健侯)继承和发杨光大。

杨钰,字班侯,绰号二先生。是我的伯祖父,生于公元1837年,卒于1870年。我伯祖父自幼随其父学拳,终日苦练,寒暑不间断。据传说,我曾祖父在永年南关马车店授徒,班侯和健侯兄弟跟其父学拳,必练之深夜,困倦不可忍时,热天就在店房大门槛上一躺,天冷就在炉火旁卷曲一卧,很少回家睡觉,常年坚持不怠,终于练出一身真功夫。

他不仅全部继承了我曾祖父的拳术,还集各式太极拳的大成,奠定了一百单八式太极拳的拳路,还创造了专为技击应用的小架子。

他精通各类器械尤善使杆(以白蜡木为杆,长丈余,用法与枪同),某日永年南关东老滩内不慎失火,因永年城四周皆水,盛产芦苇,晚秋收割后,滩内堆集如山,一处失火,扑救不力就能成燎原之势。这时我伯祖父赶至,挥杆挑扔苇捆,在空中鱼贯飞去,顷刻尽投水中,火即熄灭,免了一场火灾,举城传颂。

我伯祖父生性刚强,喜欢格斗,在那个时代各派拳术之间,相互争斗颇多,我曾祖父在北京授拳时,他随其父进京,曾力挫北京著名拳师“雄县刘(梦蛟)”,又于北京西四牌楼击败曾力扫七省未遇敌手的“万斤力”。由于数挫强手,使杨式太极拳名声大震,影响日臻。

他虽身怀绝技,但由于过分刚烈,出手不留情,即对其同门及其弟子,也往往善用发劲,使学者不易势头受功力,故多敬而远之,学生不多,得其艺者不多。他生有一子名兆鹏,后随我父亲学拳曾在广西设馆授徒,后在广西去世。(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