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奠中诗词 姚奠中先生诗文书法赏析
香山有怀 西山古墅对朝霞,劫火生民亿万家。 永记元戎飞羽檄,直追穷寇到天涯。 且从小苑参苍柏,不向荒郊数暮鸦。 眼底几多忧国士,春寒催发玉兰花。 此诗前面有小序:“1989年3月28日。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余寓香山饭店。
寓后半山有双清别墅,为党中央1949年4月后驻跸之处,亦即指挥百万大军渡江解放全中国处也。”姚先生于1983年4月山西省政协第五届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6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六届委员会大会。
1988年3月再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山西省政协副主席。1989年3月参加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寓居北京西山,3月16日写给夫人李树兰的家信中有云:“16日晨6时20分准时到京,7时30分到住地香山饭店,住232号房间。
”此诗作于28日,乃会议期间“忙里偷闲”参访××等中央领导旧居双清别墅而吟咏抒怀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情怀,而这种信仰和情怀的形成,青年时期的遭遇感受起奠基作用。
姚先生出生于1913即中华民国二年,青少年时期历经长期的国内动乱,特别是19岁那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八年抗战后接着三年国内战争,历尽颠沛流离挣扎抗争,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渴望之强烈,成长于和平时期的后代人难以有那种切肤刻骨之感。
××为领袖的中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肃清了长期以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使国家走上了和平建设的轨道。尽管此后有各种挫折和曲折,但对姚先生那一代人来说,对政府、领袖和执政党确有一腔发自内心的深厚衷情,特别是“文革”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副主席,面对双清别墅这样富有历史意义的革命古迹,感慨激动,发之于歌咏,乃真情实感,而非趋时“颂圣”。
这首诗分前后两段,前四句为第一段,乃怀古;后四句为第二段,是感今。首联“朝霞”和“劫火”是两个关键词,前者是1949年国家终于统一的象征,后者是此前三四十年长期动乱的喻指。
双清别墅正是由动乱而统一之重大转变的历史指挥所,亲履其地,怎能不回想起当年运筹帷幄的领袖之雄才大略呢? 1949年4月,××正是在双清别墅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解放军就渡过了长江占领了南京的总统府,国民党残余势力只有逃往台湾岛。
××就是在此后4月某日创作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名句,此即“永记元戎飞羽檄,直追穷寇到天涯”的出典。
当年国民党曾幻想隔长江而搞南北朝,而××为首的中共中央坚决果断,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统一了中国大陆。从历史的长河鸟瞰,这固然是狂风暴雨月落日升的大观,作为当代人则因经历立场的差别而心感迥异。
海峡那边的龙应台痛慨“大江大海”之颠覆涂炭,而当时对国民党政府早已绝望而急切渴望统一并亲躬其遇的姚先生,面对重要遗迹,回首往事,则有一份非亲历者所能体会的兴奋与沧桑感。 后半“且从小苑参苍柏”由历史的缅怀回到了现实,“小苑”指双清别墅,“参苍柏”表面上是说欣赏别墅周围的松柏树,而一个“参”再加一个“苍”字,就和上半首的历史风云自然联系了起来。
“参”者“参悟”也,“苍”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间寓意颇深。
而“不向荒郊数暮鸦”则是姚先生一贯的“向前看”积极进取人生观的表达。此年先生已经77岁,是“暮年”了,却老骥伏枥,意气风发,关心国事,哪里有丝毫“荒郊数暮鸦”的颓唐呢!
1989年3月末,正是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后新的矛盾酝酿丛生已颇尖锐的时期,当时全国各种思潮涌动,议论纷纭,作为参政议政的全国政协会议,当然也有反映。此即“眼底几多忧国士”之时代背景。而最后一句说“春寒”反而“催发玉兰花”,固然也是香山实景,但更是以景喻意,面对复杂的现实,传达对客观形势的一种主观情绪,基调还是乐观的。
“发”原作“绽”,从音韵而言,“发”和“花”音近,似不如“绽”,但从意思来说,“发”则更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
玉兰花绽发作结句,从诗艺言,仍是“以景结”,形象感强而有馀味。 本诗是步李商隐《隋宫》原韵。李诗是:“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韵脚响亮,对仗工稳,意象繁复,但传达的情绪是慨叹隋朝毁灭的历史兴亡感,压抑低沉。姚先生的诗则昂扬向上,朝霞,玉兰花,亿万家,元戎,苍柏,多用靓词大词,造成意象明亮、声调铿锵、气势开阔遒劲的意境,“挥羽檄到天涯”一联为流水对,更增加了一种舒宕雄放之气概。
这自然是不同时代和作者的差异。 1999年12月8日,我已调大连,曾步姚老诗原韵芹献一首:“千秋风雨几朝霞,谁向神州忆故家?庄子多情体道语,右军绝艺富生涯。
长悬绛帐栽桃李,不上迷楼点鹊鸦。独在蓬壶得意处,当年立雪笑梅花。”或者也有助于鉴赏姚老的大作吧。 从书法艺术方面来谈,《香山有怀》是姚先生书艺绝不可忽略而绕过的一个点。
传世名家皆胜在用笔,无论大屏巨幛或片纸寸缣,观其笔中之性,诸多感怀油然而生,心神往之不能自已。《香山有怀》行草四条屏融碑于帖,章法参差错落,用笔疾涩徐迟,点画轻重粗细,尽随书家性情而随意挥洒。
诗人吟诵的韵律,化作笔下的翻腾,抑扬顿挫,间行间草,先生濡墨挥运,擒纵自如,线条将浓遂枯,笔势与字势连接映带,气息氤氲,豪迈风流。“西山”二字苍劲落笔,“朝霞”二字绚丽多姿,三十多年的战乱动荡,民不聊生,一个愤怒而奇倔的“劫”字破纸而出。
“飞羽”传“檄”几个用笔疾速的草字,令人联想到解放军进军全国的破竹之势,“直追穷寇”四个字的北碑气质彰显出毛主席的英明果断,“小苑”、“苍柏”、“荒郊”、“暮鸦”几字既是一幅幅映入眼帘的画面,也是诗人胸中阵阵涌起的波澜。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命运,先生早年就曾赋诗“胸怀家国事,午夜泛愁潮,”不过,在这里,他用昂扬的笔意,自信而从容写下“春寒催发玉兰花”,末句笔势奔放,催人奋进。
此作落长款“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间有暇参观双清别墅百万雄师过大江下令处也,时寓香山饭店,姚奠中”洋洋洒洒一气贯成,尤为精绝。 “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 略大与“玉兰花”三字呼应,似成正文有机部分,后两行款字一长一短,“姚奠中”三字过行半而稳稳落下,一白一朱印章钤盖大方,整幅空间通透自然。
《香山有怀》诗作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挥洒之际,舒卷风云之色。四条屏书法畅快不乏含蓄,苍茫亦见灵动,气韵生动,骨力遒劲,出于天成,可谓神品。 (梁归智、原旭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