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习惯没有观众 梁文道:习惯没有观众 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接地气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年初,读书类节目<开卷8分钟>停播的消息让很多人扼腕,梁文道本人倒是不难过.4月份,他的新节目<一千零一夜>在网络播出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每日点击率过百万.

年初,读书类节目《开卷8分钟》停播的消息让很多人扼腕,梁文道本人倒是不难过。4月份,他的新节目《一千零一夜》在网络播出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每日点击率过百万。

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梁文道谈到把读书节目从荧屏搬到网络,是希望吸引更多90后、00后的受众,重建读书的黄金时代。

或许因为太了解电视做读书节目的局限,梁文道选择转而与互联网“联姻”,完成了从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身份的转换。他不仅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还是出品人、策划人。梁文道选择了讲书、讲艺术、讲音乐这样的“高冷”定位。

在梁文道看来,电视台节目需要精准地打中目标人群,像读书节目这么受众有限的节目类型,则需要更多的空间,而互联网能带来更大的生机。“比如今天讲个《西游记》,你一辈子回来看,如果它还在,都可以。”

在节目里梁文道行走于街道,在夜幕的怀抱中与大家分享着一本本既公开又私密的好书里不一样的世界,比如《伊索寓言》、《倾城之恋》、《情人》。节目走到32期,也有观众“抱怨”说,梁文道每次都拿着一本书在深夜街头走来走去,让人有点“晕”。混迹于一众综艺节目中,梁文道的网络读书节目实在有点格格不入,他扮演的都市说书人的角色还挺“神神叨叨”的。

梁文道不开微博不用微信,“其实我本质上是一个对互联网年代挺抽离的人,比如我去看《小时代》那样的电影,只是为了去了解90后在想什么,他们的欲望是怎样的”。

但梁文道说没想到看网友评论也让自己获益良多,“挺有意思的,我有一集讲陈寅恪,观众就在讨论,他的名字怎么念,有人说陈寅恪自己写英文名字时写ke,而把恪读作que,其实是一种方音北移后的变异,对我当然会有改变。

比如以前我做《开卷8分钟》让我看了很多不会花时间细读的书,改变了我的知识构成。而现在对我更具体的改变则是,我在北京的时间更多了,会关注空气问题。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跟那个城市的人有更多共通感,会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

“中国读书最好的时代是在80年代。把读书节目从荧屏搬到了网络,是希望吸引更多90后、00后的受众,重建读书的黄金时代。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是‘装文艺’,但我觉得装着装着,也就成了真的。”

即便是转身为新媒体人,在网络做节目,梁文道也不是风光无限。虽然有上百万的点击量,但投资人的反馈是,“几百万的点击量根本不算什么,不会有广告商愿意跟你们合作的”,被无情地嘲讽为“自嗨”。

“以我20多年的经历来说,我已经习惯被冷落,习惯没有观众。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接地气的,久而久之就不觉得是问题了。所以,当我在更大的媒体平台做类似的事情,即使今天有100多万的点击率,也许到了有一天,只有十几个人在点,或者一个人点十几次,我随时准备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我原本就是这样,所以觉得不接地气也无所谓,常想不到去做更吸引观众的事情。”梁文道说。

当然,心态“平和”的梁文道偶尔也有“愤愤不平”的时候:“有人说你做这样的节目就是脱离群众。谁是群众?一本诗集就卖50本,买这50本诗集的人难道不是群众吗?”同时,他对另一种“媚俗”充满了鄙夷,“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媚俗’的状态,一定要讨大众的欢心,大众需要被感动,抱歉我们做不到。

我们不要随便感动人,那样太滥情,大家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看到别人被一件事情感动,我也跟着去。感动和等待被感动的状态,这是一种媚俗。”

“你看看现在有那么多档综艺节目,往往一个节目火了,所有台都一窝蜂上;一部电影火了,所有的人都用相同的方法拍。电视媒体针对大众产业有一个往下游竞争的趋势,如果一个节目的目标观众是大学学历的观众,他就会想,那我做一档高中生就能看懂的节目,岂不是赚钱更多?这样逐步往下游收割,小学不用毕业就能看懂,就网罗13亿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