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故事:解放前的不泯往事 我追着姐姐常香玉进兰州
戏如人生,打开尘封的记忆,是一位演员艰难的戏剧人生,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
11月28日下午,初冬的寒风,肆意纵横在城市大街小巷。我们来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玲家,逼仄的房间内,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常香玲,虽已86岁,但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说到高兴处,神采飞扬,说到伤心处,黯然落泪。她本名刘凤云,是河南巩县集沟村人。1933年,7岁的她进入戏班,和姐姐常香玉一起学戏。从此,跟随着戏班四处流动,面临着饥饿,面对着威胁,忍受着责打,慢慢成长起来。12岁时,常香玲登台演戏,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涯。
1949年,常香玲追逐着常香玉的脚步,来到兰州。1950年,常香玲加入甘肃省兰州豫华剧团。从此,在兰州落地生根。数十年的戏剧生涯中,她不仅多次在全省戏曲调演中获一等奖,更为甘肃培养出了一大批京剧、豫剧青年演员。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常香玲,聆听她的戏剧人生故事。
12岁登台,亮相《泗州城》
学戏是件很无奈的事情。解放前,艺人的地位不高,不仅要改姓,甚至连老坟都不让进。只有贫寒人家孩子才去学戏,这是无路可走时的出路。
父亲是黄河上的纤夫,妈妈是山东人。家里困难得很。七岁时,父亲在巩县船上给人家拉纤,休息时船上的戏班子做饭。我也在船上,班主看我泼辣得很,说姑娘唱戏不。困难中,没有太多的讲究,只要能吃上口饭就行。这就进了戏班。
学戏不能用原来的姓。正好,巩县有个饭馆老板,姓常,名叫常会庆,为人热情豪爽,常常扶危济困,都叫他常老大。我就拜常老大为干爸,跟了他的姓。姐姐常香玉的姓也是这么来的,不过她要比我早一年。她的父亲叫张凤仙(艺名,本名张茂堂)。姐姐要学戏,其他人不让她唱,说,不能姓张也要学戏,这样她就拜了常老大为干爸,跟了他的姓。
我是在开封学戏的。死练功,只有一个想法,将来要养家糊口,一定要学好。最难忘的是翻跟斗,场地上专门修了一条狭窄的通道,翻不好,人就砸在墙上,身上、头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头上也有疙瘩。戏班生活困难,仅仅能顾住口。
每天馍是定量的。饿了咋办?忍着。师母出门时将装馍馍的竹篮吊到梁上。结果,男孩子们站在凳子上,然后一个摞一个,馍馍偷着吃了。师母回来,数馍,不够,就挨个痛揍一顿。练功谁要偷懒,更是一顿痛揍。有时,打满堂红,一人犯错,个个挨打。一些人受不了了,跑回家了。
妈妈知道我的情况,不干了,逼着让父亲到开封把我领回来。父亲见我说,戏班不是人待的地方,这罪咱们不受了,要饿死,也是一家人死在一起。我坚决不回家。刻苦练功,盼望着能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