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世界》最后剪辑 从影以来要求最苛刻
恢复导演资格后贾樟柯的第一部电影《世界》,一直以来都是媒体和影迷关注的焦点。在今年1月10日深圳举行的《世界》新闻发布会上,贾樟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从地下到地上,贾樟柯的风格能不能得到保留,会不会因为投资方和导演身份的变化而妥协。
在本月初《世界》正式关机后,有消息说,投资方之一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审片过程中,对影片的四个方面表示不满意。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对自己要求最苛刻的影片。
本月初,贾樟柯的《世界》正式关机,但日前有报道称,投资方之一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审负责影片策划的马宁,得到的答案却截然相反。之后,记者在北京对影片的男女主角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们都肯定地回答--《世界》保持了贾樟柯一贯的风格,也是贾樟柯从影以来片过程中,对影片的四个方面表示不满,然而,记者昨日从上海电影制片厂获悉,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恢复导演资格后第一部投资800万人民币的电影作品《世界》,日前已经通过该片投资方之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审查,正在等待国家电影局的审查结果。
该片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映,届时,国内观众可以第一次通过大银幕欣赏到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作品。并且,记者就日前某报道称,制片方在审片过程中,提出的四个问题(导演个人风格太重、山西方言太多、舞蹈场面太多、矛盾冲突不激烈),采访了上影厂该片的策划人马宁,他对此一一给予了驳斥。
并向记者透露,这是一部既保留了贾樟柯原有风格,又带有全球化色彩的《世界》。
马宁告诉记者,导演贾樟柯目前正在北京对影片进行最后剪辑,同时,影片《世界》已经进入了等候国家电影局最后审查的关键时刻。马宁告诉记者,虽然在审片过程中有碰撞,但制片方对《世界》是比较满意的。认为它比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任逍遥》更成熟,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风格。将小人物放入一个“世界之窗”的大背景中,非常抽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全球化的意义。
马宁对“四个问题”的解释
针对所谓“上影厂提出的四个问题”,马宁一一进行了驳斥——
问题一:导演个人风格太重?
“上影厂认为,贾樟柯的个人风格是他能够吸引国际和国内众多注意力的原因,也是他们投资这部影片的原因,所以,贾樟柯的个人风格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问题二:山西方言太多?
“影片中虽然出现了山西、湖南、东北、温州方言,但是在处理语言的融合性上做得很好,相互的转换非常自然、顺畅,即使没有字幕,观众也能听懂。参加审片的一些评委还指出,比起导演以前全部使用山西方言的作品来说,是很大的优点。”
问题三:舞蹈场面太多?
“在剧本的初稿中设计了很多舞蹈场面,但后来在实际拍摄和剪接过程中,导演注重了歌舞场面和故事的平衡。《世界》和观众以前接触到的法国、美国的歌舞片不同,它不那么华丽,歌舞的分量也没有那么重,是一部贾樟柯意义上的歌舞片。”
问题四:矛盾冲突不激烈?
“从故事的角度来讲,《世界》肯定不是一个很戏剧化的故事。影片本身就像一个很大的母程序,由一些小的子程序构成,这些小的故事中,有相当激烈的矛盾冲突,非常具有可看性。导演很明白影片是要在国内公开上映的,除了他影片一贯的东西之外,他兼顾了观众基本的观影习惯。”
谈到《世界》与贾樟柯以往的影片有什么最大的区别,马宁指出,《世界》涉及的背景更加广阔,它把贾樟柯关注底层生活的眼光从小镇带到了城市,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窗”里,来自小地方的小人物,他们真实又有趣的生活状态。
贾樟柯以前的作品都限定在他的故乡山西,《小武》、《站台》、《任逍遥》都强调来自民间和基层,而《世界》不仅落实着贾樟柯贴近民间的原则,也完成了从单纯的地方文化到繁杂的移民文化的转移。《世界》一定可以成为继“贾樟柯三部曲”之后的“第四部曲”。
除了贾樟柯的《世界》,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投资了同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娄晔的新片。记者提出,为什么上海电影制片厂比起国内其它制片厂,对第六代导演特别情有独钟。马宁告诉记者,上影厂一直非常希望能吸引像贾樟柯这样有才华的导演加盟,所以在国家电影制度改革开始后,用投资、帮他们解决困难的方式,吸引第六代导演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为电影厂带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将上影厂变成中国第六代导演聚集的地方。
此外,记者还获悉,在宣传方面,制片方将采用比宣传《紫蝴蝶》更大的规模和资金投入。由于贾樟柯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知名度,除了国内市场,《世界》还将关注全球市场,并在电影局通过的前提下,考虑参加高级别的国际电影节。
剧情简介
《世界》讲述的是一些由小县城来到大城市讨生活的年青人的故事。舞蹈演员赵小涛?赵涛饰?,白天在“世界之窗”工作,穿着华丽的服装,重复着同样的舞蹈,到了夜晚却陷入一个悲伤的世界。而男友?成泰?饰?是“世界之窗”的保安队长。外面的世界冲击着他们的感情,他们渴望离开原来的生活圈子,但是现实又让他们无法生存。在生活面前,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愿意去了解别人、能够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