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将军生前遗存文物捐保定军校
日前,保定军校第三期骑兵科毕业生张国华将军的文物有其长了张友仁先生捐献给保定军校纪念馆。捐献的文物包括张国华将军在75年前使用的毛毯、佩戴的将星、领带夹、石质印章及印章盒、玻璃文具盘、德国造木质洗相框,以及张国华将军的相片及史料。这些文物虽经70多年风风雨雨的坎坷经历,但在张国华将军后人的精心保存下,都非常完整,丝毫未受到损坏。这些文物不仅珍贵,而且大大丰富了军校纪念馆的馆藏,丰富了展览内容。
张国华将军的长子张友仁先生今年已85岁高龄,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谈吐爽快。笔者与张先生相识是在2006年的国庆节,张先生慕名来到军校纪念馆参观,彼此交谈后,张先生表示一定支持军校纪念馆的工作。
这两年张先生与笔者来往的电话书信不断,并邮寄了许多关于保定军校生的史料。近日,张先生又携在美国和加拿大定居经商的儿子、侄子和在辽宁长春的弟弟,79岁高龄的张友岳先生一同来保定军校纪念馆参观,令他们兴奋和感慨。另外在笔者的陪同下还参观了我市其他的文物景点,向他们宣传了保定的历史文化。
张友仁先生的父亲——张国华将军,字介然,又名华贵。1893年农历七月中旬生于浙江省黄岩县鼓屿村的山后仪门。其父亲张治均,为农民,先在鼓屿村种田。后来,开过小商店,做过塾师,在家中开设私塾教学。
少年时,怀有报国之志的张国华投考设在杭州的陆军小学堂。发榜前,其父亲张治均连日进城打听儿子张国华是否录取的消息。城里告诉他:黄岩全县只有一个名额,你老人家不用打听了,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不久,陆军小学发榜了,黄岩县正式录取的一名就是张国华,备取的一名是黄岩县沙埠村人许康,(字平洲,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曾任江阴要塞司令、第三战区长官部高参,陆军中将)。
1912年在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原第三陆军中学堂)。1914年2月毕业后又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骑兵科,与白崇禧、张治中、何键等著名将军同期同学。1916年12月毕业时,民国总统黎元洪还由北京亲临保定军校为第三期毕业学员前十名颁发了毕业证书。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保定北洋陆军参谋学堂毕业,陆军上将)亲自签发了毕业证书。
1917年起,张国华在浙江军队第一师见习,后升排长,驻军余姚县西部兵营,亦曾随浙军入闽粤,到过同安、潮州等地。1923年,孙传芳(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一期步兵科留日生,陆军上将)从湖北率一混成旅经江西福建进攻浙江时,张国华任浙江督军卢永祥部的连附,他率一排士兵,守卫在浙江最前沿的江山县峡口(仙霞岭险要关口)阵地上。
当时的上级连长是宁海人叶某,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临阵退却,并且吓得发抖,从逃脱的轿子上掉下地来,被撤职。
张国华在前线被提升为浙军第一师(师长潘国纲,浙江永嘉县人,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第三期毕业)第二旅(旅长伍文渊,字仲源,云南富源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步兵科和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第,三期毕业,陆军中将)第三团(团长余宪文)第二营(营长李文汇)第五连连长。
他部下的排长有陈荣楫(浙江黄岩县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陆军中将)等人。浙军在江山县城郊与孙传芳入侵部队发生激烈战斗,同是黄岩县人的另一连长许植怀被敌军炮弹击中,牺牲在战场上。张国华等几位连长每月寄十元银元给许植怀的遗 族作为生活费,张国华一直寄到他病逝的1934年。
1935年才由张国华的夫人周仙霞将此事拜托给严民抚继续接济。1925年,孙传芳统治浙江时期,张国华随浙军参加了与奉军杨宇霆、张宗昌部队激战的固镇(安徽)战役。
这次战役,参战浙军十分英勇,人人刺刀见红,从铁路铁甲列车上俘获张宗昌部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旅长。浙军攻克徐州后,陈仪任徐州总司令部司令,张国华调任为陈的副官。陈仪回浙江主持浙江省警备队时,张国华调任浙军警备队第二营营长,驻防乐清县境。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将要攻入浙江时,张国华响应国民革命军,联合相邻各县的警备队将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路游击总队,各警备队的一个营军均扩编为一个支队,原来的营长均任支队长。4月初部队北上途经黄岩县城,曾驻扎在黄岩县农会,士绅朱文劭等人在黄岩公园水榭设宴慰劳。
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明里派王俊(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工兵科留日生,陆军中将)到海门大校场来检阅部队,暗中却派兵包围了大校场,将被检阅的几个支队同时缴械、遣散。
1926 年冬,浙军第一师起义响应北伐,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1927年1月,第十九军攻克宁海县城,在宁海西门外与孙传芳部及周荫人(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一期炮兵科毕业)部交战。
周荫人部是自闽向北逃窜的北洋部队。第十九军处于孙传芳联军孟昭月部与周荫人部的两面夹击之中。第十九军将士浴血奋战,数度占领宁海县城,但在联军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在宁海城外相见岭苦战三昼夜,终于全军溃散。
此时,浙军第六师(即原第二师)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张国华只身到该军任参议,随军参加北伐。这时陈安宝(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抗日烈士,被追赠陆军上将)是第二十六军的先锋营营长,他们亲历了1928年的“五三”济南惨案。部队受阻于泰安时,张国华等曾驻军泰安岱庙,并曾登临泰山岱顶。后随北伐军攻入北京城。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张国华在参谋本部任中校参谋(后升上校参谋)。石友三率部投效南京政府后,张国华曾作为南京政府***的代表前往石部点验。1929年6月1日,张国华在南京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并摄影。
1930年秋,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国民革命军成立津(浦)陇(海)平(汉)道(清)四路运输司令部,负责军事运输。由参谋本部厅长钱宗泽(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追赠中将)任运输司令,张国华任上校总务处长。
运输司令部将缴获的慈禧太后用过的花车给蒋介石作为专车乘坐和指挥作战之用,专车曾停靠在陇海铁路的商邱车站多时。张国华驻在商邱车站指挥军运时,新建一木屋作为住所,该木屋被冯玉祥部误任是蒋介石的住所,遭到冯玉祥军的飞机轰炸,全毁,幸张国华本人因公在外,未被炸。
中原大战胜利后,钱宗泽出任南京政府铁道部政务次长,兼任陇海铁路管理局局长。张国华随同到河南郑州,任陇海铁路管理局警察署署长,授衔为警察少将。1931年初,张国华家属包用铁路专门车厢自南京浦口前往河南郑谢州时,浙江黄岩县同乡,保定军校三期同学陈安宝因事北往,曾搭乘该便车前往。黄岩县路桥村人,保定军校三期同学於达(陆军中将)任第一军参谋时,在郑州指挥部队开往西北天水等地,曾住在张国华家。
1934年春,张国华患肺癌被西医误诊为肺结核而致延误。6月底乘铁路专车赴北京治病。7月1日晨途径保定火车站时,黄岩县人,保定军校三期同学毛侃时任***委员长保定行营中将参谋长,专程到专车上来会。同日中午到达北京,先住进西城设在原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住宅的一所肺病专科医院,并到著名的协和医院检查,始确诊为肺癌。
在协和医院用放射性物质治疗,并住入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现北京医院),延中西医医治,均无效,于8月27日傍晚病逝于德国医院三层第100号病房,时年仅41岁。
在《陆军少将张国华的讣告》上题词的军政界要人有:柳亚子、诸民谊、林鸿勋、钱宗泽、陈仪、林蔚、方策、陈安宝、蒋鼎文、陈策、毛侃、许康、刘祖舜(保定军校三期步科生,陆军中将)、陈荣楫、王保艾(保定军校三期步科生,陆军少将)、毛镜仁(保定军校三期炮科生,陆军少将)、周家诚(陆军少将)等人。
保定军校三期同学,黄岩县人於达中将所赠挽联上书:“江山留战迹,陇海振英风”,扼要地概括了张国华将军的一生。张国华的妻兄,南京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周炳琳教授所书挽联:“习武不死疆场,局促一隅,良非所愿。修文亦复潦倒,风晨月夜,长忆斯人。”则情调颇为伤感。
张国华将军的灵柩于1934年8月28日在北京出殡,停灵于北京宣武门南法源寺。1935年1月移灵到浙江黄岩县城小北门6号宅旁暂放,抗战开始后移灵到黄岩十里铺山里沿张国华的祖父坟前暂厝。1949年春与张国华父母的灵柩一起在黄岩十里铺山里沿六角井上面山麓建墓安葬。(马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