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滇越铁路 体味历史沧桑

2017-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它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它就是云南人所说的滇越铁路,铁道部门所称的昆(明)河(口)铁路.6月中旬,记者来到滇越铁路的始发地

【核心提示】它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它就是云南人所说的滇越铁路,铁道部门所称的昆(明)河(口)铁路。6月中旬,记者来到滇越铁路的始发地昆明。沿着滇越铁路蜿蜒的米轨,记者开始了对一段历史的追寻。

这是一条特殊的铁路,也是中国最早修筑的跨国铁路之一。它的轨距并非1435mm的准轨,而是1米的窄轨,因而得名米轨铁路。这是一条屈辱的铁路,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在法国威逼之下,被迫答应由法国投资、经营的。

这是一条中国人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铁路。据清政府调查,死于工伤、疾病、饥饿的劳工有六七万人之多。而法国的调查也显示,死亡者超过12000人。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是民间对这条铁路的描述。
这是一条跨越百年的铁路。

它于1904年开工,1910年3月正式通车运营,直到2003年6月停止客运。它见证了列强瓜分中国、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刻;记录了蔡锷、胡志明、朱自清、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聂耳、林风眠、李苦禅、徐悲鸿、吴冠中等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条穿越国境的铁路。它从昆明到越南海防,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长466公里。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它是云南当地的一大怪。正是通过这条铁路,列强对云南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但也正是通过这条铁路,云南打开了封闭的大门,给古滇大地带来了工业文明。


这是一条在世界铁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铁路。它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和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齐名。它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它就是云南人所说的滇越铁路,铁道部门所称的昆(明)河(口)铁路。
6月中旬,记者来到滇越铁路的始发地昆明。


沿着滇越铁路蜿蜒的米轨,记者开始了对一段历史的追寻。
乘坐米轨火车 体验百年之旅
记者先来到位于昆明北火车站的云南铁路博物馆。该博物馆于2004年12月28日开馆,共收藏和陈列了9500多件有关滇越铁路的老照片和文献等历史资料。


跟随去王家营的数十名旅客,记者走进站台。现在米轨铁路上的小火车只能开到王家营,旅客可以直接上车买票。一进站台,记者看到,一列只挂有4节车厢的火车正停靠在站台。

车头有东方红三个大字。记者特意看了看道轨,发现轨距的确比准轨窄了许多,列车员告诉记者:这就是米轨,轨距1米。
因轨道窄,车厢窄小,因此大家称之为小火车。小火车车厢内的过道仅能一人通过。


7点25分,小火车准时发车。随着一声长鸣,火车缓缓驶离站台。此时, 售票员走到乘客身边,开始售票。
记者问:去王家营多少钱?
2块5毛钱。售票员说。
同座的一位农民接过话茬说:我坐这趟车20多年了,票价一直没变过。


突然,一股浓浓的油烟味飘进了车厢,呛得记者喘不过气来。记者问其故,乘务员解释说:这是1978年开始启用的国产东方红号内燃机车,烧的是柴油,与过去外国生产的老式蒸汽机相比,进步多了。
小火车依次经停了黑土凹站、牛街庄站、呈贡站之后,于8点20分到达终点站王家营。
昆明北火车站距离王家营23公里,小火车运行近55分钟。

列车长告诉记者,小火车平均时速为25公里。
滇越铁路自昆明至中越边界河口,原有63个客货两用车站。因王家营朝河口方向的客车已全部停运,记者只得乘小火车原路返回昆明。
回昆明的路上,记者看到,与来时的乘客不同,前往昆明的乘客大多为菜贩,几乎每个人都拉着一辆小拉车,车上装满了新鲜蔬菜。


一到昆明北火车站,菜贩们争先恐后地从火车上卸下菜筐,一路狂奔出站。
记者一路跟随他们,来到附近的小巷子里。

原来这里有一个临时菜市场。阿兰大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通过小火车把新鲜的时令蔬菜运到这里,数年来一直如此。
据昆明北火车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讲,根据铁道部要求,滇越铁路客运已于2003年6月停运。

但王家营一带的百姓却离不开这趟小火车,他们觉得乘车去昆明卖菜既方便又便宜。铁道部门了解到百姓的需求之后,保留了这一区间的小火车。这也成为滇越铁路上唯一还在运行的客车。
碧色寨人去楼空 昔日繁华成往事
乘小火车全线采访滇越铁路已难以实现,记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外宣办工作人员沈渊的带领下,选择了离红河州首府蒙自县城不远的特等车站碧色寨站作为了解滇越铁路的切入口。

滇越铁路通车后,碧色寨站曾因为靠近蒙自海关和个旧锡矿,成为这条铁路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枢纽,至今仍留有较多的遗存。


碧色寨原来叫壁虱寨,意思是像虱子一样小的村子。原来村子里只有十几户村民,他们依山而居,垒石为屋。

直到滇越铁路河口至碧色寨站通车之后,这里才更名为碧色寨。
眼下的碧色寨火车站显得空旷冷清,候车室和行车房均已落锁。候车室门口挂着的一个大钟已停止运行。大钟下面有一道印痕,据说是19031909年修建车站时,法国工程师尼弗里士特意用法文刻下的北回归线标记。

这里原来还有三个大钟,均为巴黎制造。
候车室左边的水塔已经不再供水,右边挂着滇越铁路帮办房牌子的院子也很冷清。据介绍,自1909年碧色寨车站建起之后,这里就成了法国帮办的住所。1941年法国帮办撤走后,一直由昆明铁路工区长居住。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碧色寨铁路公安分局的住所。候车室对面的屋檐瓦房则是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


据沈渊讲,碧色寨过去十分热闹,很多美、英、法、德、日、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大公司、大洋行、大商店从蒙自搬到了这里,著名的有大通公司、顺成号货仓、个旧锡务公司、美孚石油公司、亚细亚水火油公司等。碧色寨的繁荣景象一下子超过了蒙自县城,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香港、小巴黎。


促使碧色寨快速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曾是个旧锡矿的中转站。当时个旧锡的年产量最高可达11000吨,占整个云南锡出口运输总量的75%以上。
当时每天过往碧色寨的客运列车对开各一对,到1989年,达到货车16次,客货混合列车12次。上世纪30年代,碧色寨站的职工曾超过千人。
如今,这些都已成为云南人永久的记忆。

记者来到这些公司的旧址时,见到的只有破败的房屋、野草丛生的院落和油漆脱落的百叶窗。
在大通公司旧址,记者发现除了大门还算有些特别之外,再也想象不出这里竟然曾是云南最大的仓储转运公司。当地百姓说,数不清的工人曾在这里日日夜夜忙碌着装卸货物。


当地居民印象最深的当属希腊商人哥胪士兄弟开的哥胪士酒吧。据碧色寨老人们回忆,当年,酒吧里灯红酒绿,留声机不断播放着西洋轻音乐。来自昆明、个旧、蒙自等地的富商巨贾,常常来此谈生意,并借机一睹洋妞芳容。

但记者在村子的半山坡上找到歌胪士酒吧旧址时,这里早已是门窗紧闭,丝毫感受不到昔日的灯红酒绿。
1987年12月21日,碧色寨火车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此,碧色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还是希望坐小火车,虽然慢了些,但很便宜,也很方便。村民郑飞雄告诉记者,客运停运时,村民们很留恋。他们现在到昆明只能坐价钱贵很多的汽车。
两山飞架人字桥 设计精妙筑杰作
离开了碧色寨车站,记者在红河州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龙新的陪同下沿蒙自至河口的公路一直南下,来到人字桥。

人字桥位于云南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乡人字桥村。
站在人字桥上,望着两岸高入云端的山峰和桥下四岔河的急流、乱石,记者备感震撼。
人字桥是滇越铁路的得意之作,堪称绝壁绝笔,是滇越铁路精湛技术的典范,是所有途经滇越铁路者最期待看到的景点。

因这里是云南通向越南的一个重要关口,因此一直有当地公安重兵把守。
据向导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乡文化站站长陈宣讲,这里原来并没有人家,自从有了人字桥后,才陆续有人搬迁至此,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子。
村子距离桥并不远,但山很陡峭,记者赶到人字桥前的隧道时已是气喘吁吁。


隧道口的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一个老汉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记者一行。陈宣介绍说:他叫王开林,是人字桥看护队的负责人。看护队隶属于云南省开远市铁路公安处,这支只有15名看护干警的队伍,曾是铁道部多次表彰的先进单位。


见记者来采访人字桥,老王爽快地带着记者走向黑洞洞的隧道。隧道长156米,由于隧道是弯曲的,进去不久就伸手不见五指,陈宣忙打开电筒照着前行。


记者问每天过往的火车有多少趟,老王说过去每天能过30多趟,客运停了之后,经过这里的货车最多时一天有4趟,有时1趟也没有。
走到隧道另一端洞口,发现一座钢铁大桥飞架两山之间,米轨在桥上顺利通过。

在洞口的墙壁上,嵌有石碑,称人字桥于1998年11月13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王开林介绍,人字桥是滇越铁路上的一座桁助式挍拱钢架桥。桥横悬两岸绝壁间,全长逾67米,宽4.2米,桥面距谷底超过100米。
记者看到,人字桥犹如一个钢铁巨人,他双臂伸展,跨越山谷伸进两座山腰,双腿叉开稳固地扎根于两岸悬崖,滇越铁路的火车就顺着桥面的米轨穿洞而过。


人字桥开工于1907年3月10日,竣工于1908年12月6日,由法国工程师保尔-波登设计。
人字桥为双重式结构,下部是三铰人字拱,有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拱臂组成。建造时,所有材料均出自法国艾菲尔钢铁公司,由于每个构件都需要从法国海运至越南,然后由骡马和人力搬运至施工现场,因此,每个构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00公斤,长度限制在2.

5米之内。而实际上,每个构件均长1.21.5米。全桥就是由10000多个短而轻便的构件组合拼铆而成,没有一处焊接。
人字桥施工时,不仅要在四岔河两岸的山峰上开凿隧道,还要在隧道口的上方开凿山洞以安放绞车和滑车系统,并且在隧道下面建筑拱座承重台。

王开林说,当年修筑人字桥死亡的工人就有800多人,其中包括外籍技术人员。
1908年12月6日,人字桥竣工那天,桥畔的法国人欢欣鼓舞,庆祝这一人类铁路桥梁史上的伟大杰作。
1930年12月5日,从越南到昆明的美国记者斯诺经过人字桥时还发出东方铁路建设的奇迹!

的赞叹。
王开林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曾多次派飞机轰炸人字桥,但所有的炸弹都落到山顶,没有一颗落到桥面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本人从越南进入中国,曾拆掉人字桥上的部分铁轨。

新中国成立后,拆掉的部分铁轨又被重新修好使用。王开林向记者介绍,那些圆形的铆钉就是法国人造的,而六边形的铆钉则是后来中国人修复时用的。


***期间,人字桥差点因为有资本主义的东西而遭到破坏。许多仁人志士上书力保,才使得人字桥得以保存。如今,100年过去了,人字桥上的所有部件仍坚固如初。
告别时,记者在人字桥的另一端隧道口见到了一名叫熊自飞的公安战士正全副武装地执勤。

他的身后是一个不到4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只有一个手摇式电话机。年年岁岁,只见火车不见人,到了最后连火车也难见,他们却始终如一地坚守阵地。
见到王开林和记者一行到来,熊自飞立正敬礼。

记者问,现在很少有火车经过,还那么认真地执勤吗?熊自飞回答说:我们有铁的纪律,一直是昼夜轮流值班,我们的职责就是保卫人字桥的安全,保卫滇越铁路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安全!


告别了人字桥,记者恋恋不舍地转身钻进黑黑的隧道。回头望去,人字桥格外好看。而站在人字桥头的王开林、熊自飞在洞口光亮的照射下,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记者感叹,这不是人字桥的又一道风景吗?
中越大桥今犹在不见火车穿国境
来到中越铁路大桥时,已是夕阳西下。

落日的余辉照耀着这座跨国大桥,也照在中国河口和对岸的越南老街人的脸上。
中越铁路大桥下面是南溪河,大桥的中央就是中国和越南的边界。

大桥的北面是中国河口口岸,南边则是越南老街口岸。
中越铁路大桥可谓滇越铁路的咽喉地段。在长达百年的岁月中,中越大桥经历了多次损毁和重修。1940年6月,德军攻陷法国巴黎,投降德国的法国贝当政府命令印度支那铁路公司禁止通过滇越铁路对华运输。

同年9月,日本逼近中越边境,妄图开辟从越南侵略中国的通道。
中国政府识破了日军的阴谋,立即增兵滇越边境,军事管制滇越铁路云南段,并于1940年9月10日,成立了滇越铁路线区司令部,行使对滇越铁路的调度权。

9月12日,线区司令部炸毁了中越铁路大桥以及滇越铁路上的河口隧道和白寨大桥等。
此后,中国百姓组成了由翁筱舫为队长、肖芳为副队长的拆轨队,迅速将河口至碧色寨177多公里的路轨和沿线多个桥梁炸毁,并将部分路轨支援到了正在铺设的滇缅铁路和叙昆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铁道部出资1976多万元,率先修复了滇越铁路河口至芷村段,1957年12月25日,滇越铁路云南段全部修通。

经过几次被毁的中越铁路大桥也于1993年5月18日恢复通车。1997年4月18日,中越两国开通了国际客运,并新修了河口火车站。从此,这条历经百年沧桑的滇越国际大通道又恢复了昔日繁忙热闹的运输景象,直到2003年6月停运,才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然而,采访期间,记者欣闻,一条叫做泛亚铁路的跨国铁路大通道已经开始修建。据悉,已经动工修建的泛亚铁路云南段,将取代滇越铁路昆河段的地位。届时,准轨将取代窄轨,沟通云南与整个东南亚。

泛亚铁路是亚洲18个国家于2010年4月10日在韩国釜山正式签署的《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敲定的,至此,亚洲国家共同筹划了近50年的泛亚铁路网计划最终得以落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