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熔铸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动能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践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践行办学宗旨、履行特殊使命的需要,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多元协同,融会创新,全面推进。中南民族大学在推进实施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的过程中,探索并初步构建了多元合力驱动、协同创新引领的综合体系,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熔铸了新动能。

第一,课内课外有机协同。课堂教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指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多层次综合性教学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融合为抓手,不断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选优配强专兼结合、政治可靠、业务扎实的骨干教师队伍,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史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同时注意在专业课、体育课、美育课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德、智、体、美诸类课程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协同育人作用。

作为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学校也非常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一是依托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与学校共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等基地平台,适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前瞻性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及时为创建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二是深入开展新生成长训练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成长守望计划、“好巴郎”学业发展工作室、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精品工程项目,试点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公共管理人才实验班,开展“辅导员家访边疆行”及“‘两学一做’五践行”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全功能发展型资助模式建设,深入推进“伴飞”志愿服务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积极为各族学生提供挑战自我的擂台、展示才艺的平台、增强才干的舞台;三是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为契机,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民族魂•中国梦”主题,举办“民族风情文化展”、“民族文化周”,开展民族知识宣传、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舞展示、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以“同心圆”为主题,以学生宿舍为阵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实体化生活化;以“民大节”为载体,分别举办了“舌尖上的民族美食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展”、“茶马古道民族缘”等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

第二,校内校外融通协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工程的有效实施,单靠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发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互贯通的“四轮驱动”的功能,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有机融入社会生活大课堂,实现校内校外融通协同。

在学校层面,与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与湖北省民宗委及武汉市民宗委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与武汉市民宗委共建成立了“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活动和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与湖北地区部分地(市)及武陵山片区自治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恩施州人民政府、湖北民族学院合作共建“恩施发展研究院”,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派驻了四批联络员,成立“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等,在校地合作的过程中反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学院层面,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民族地区广泛合作,签约设立了170余个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教师层面,除了寒暑假带领学生实习实践和参加志愿志愿服务活动外,平时还分期分批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研和开展扶贫攻坚项目合作。

第三,网上网下互补协同。互联网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使得网上舆论工作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建好管好,则为我所用,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网上工作,学校强化阵地意识,建强网络队伍,汇聚宣传合力,按照“七条底线”的要求,建立网络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依规管理学校各级各类网站、网络社区、网络课堂、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体和网络空间。

具体来讲,一是加强网络信息审查和管控,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抵制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蔓延。二是完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分析研判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的各类舆情事件,做好舆论引导,把握时度效。三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大力营造“中华一家亲”、“三个离不开”的网络文化氛围。

与此相衔接的网下工作则“大道至简”,坚持“三贴近”原则,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手把手扶持,坚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基层、抓到实处,学生在哪里,思想工作就跟到哪里,不留空白,不留短板,无缝链接,有机对接。由于学校长期坚持网上互动与网下工作并重,将刚性约束和柔性应对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刚柔相济,实现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网上网下互补协同。

第四,各族师生同向协同。师生同心,其利断金。师生同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体,决定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离不开各族师生之间的协同共振,在互动中协同。

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是广泛实施“成长守望计划”。校领导联系学院、学院班子成员联系班级、职能部门党员干部联系学生,以生活导师的身份对所联系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就业上向导,给学生以亲人般的温暖。

在“守”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在“望”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二是有效推进导师制、助教、助研、助管制度,在“导”和“助”的过程中形成心理默契,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增强民族团结。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生骨干的定向作用。一是各学院实行“学长制度”。自2004年开始,就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党员干部担任新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十余年来实践证明这一机制是极其成功的,新生十分欢迎,老生更快成长。

二是学工部门近年来积极加强学生骨干培养。学工部举办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和成长训练营,至今已开办4期培养了近150人;进一步支持建设好“好巴郎”工作室、阳光工作室,试点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公共管理人才实验班,使之成为服务各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示范基地。

校团委积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指导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向各族青年大学生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五,部门之间叠加协同。推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仅靠学院难免势单力薄,单凭学工无异隔山打牛,必须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发挥部门之间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中的叠加效应。

一是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宣传部、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工会、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研究生院(部)、统战部、教务处、后勤保障处、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调整充实,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确保校党委对创建工作的坚强领导。

二是积极构建条件保障机制、检查考核机制、激励表彰机制,不断完善校党委书记、校长主管,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分党委具体组织实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推动培育工程向着既定的方向目标有序有效持续快速发展。(作者为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