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花鸟佩 古玉收藏:金带褐皮白玉天鹅衔莲花佩(冠饰
金带褐皮白玉天鹅衔莲花佩(冠饰-"纳言")-宽5.5 高3.7 厚0.5厘米
青玉,透雕。扁平状玉饰,表现双鹅交颈而息于水草丛中,神态亲昵。此件玉饰与黑龙江省阿城市金齐国王墓出土男服皂罗垂脚襆头上玉饰造型相似,功能也一样,一边大孔为穿系垂脚带,一边钉皂罗缀带。
一件金带褐皮白玉天鹅衔莲花佩(冠饰-"纳言")的收藏
此次的卖家李先生,原是古玉资深藏家,十几年来就是玉市常客,常在玉市见到其身影,不过虽常见面,只是点头之交,并没有深交。两年前他从电信局科长职务退休,开始其玉市摆摊玩票性质。刚开始至去年每周六上午我到其摊位,他还未摆设完玉件,就聚了很多同好及同业在其摊位周边看货。
由于目前文物市场白玉价位高涨,而他从20几年前就开始收藏古玉小品,当时进价相对较低,所以有不少同业当场跟他买进有价差利润的生意货。
其所展示以古玉小品为主,有玉佩及玉印等,不过等级大部分是属中下,偶尔有中上等级,只买过几件古玉小品,未曾见过较精等级古玉。他为人随和有礼貌,开价实在,能打九折已是极限。这两年多以来,每周玉市文物之旅,都会到他摊位看货。曾私下询问过其收藏近20年,手上应有等级较高古玉,他并未否认,还表示总要留下几件自己把玩吧!现在景气差,等级高是卖不出好的价位,而且目前刚退休并不缺钱。
这件白玉天鹅衔莲花佩在去年底就见过,当时看雕工简洁,玉质温润,皮壳包浆浓厚,曾留下印象。当时依雕工简单判断最少为明大粗的明代,若依眼睛为小圆凹点眼,有可能上看宋的动物眼睛风格,羽翼为平行阴线则有辽金风格,但其确切年代因未见过类似形制,而毫无保握。
曾询问过价位,觉得并不像往常和蔼可亲。若为明代,因属片状,且厚度较薄,价位嫌高些,因此未曾考虑下手。后来曾先后多次藉机向熟识的业者同好推荐,不过都未获对方青睞,最多看看就放下,从未见有询问价位的。
到上周在网络搜寻宋辽金玉图片时,意外见到两件大陆博物馆藏的青玉双鹅饰件,其断代为金,看其风格相当类似,眼睛为点凹细孔,羽翼为平行阴线。
等到(101.3.17)周六玉市文物之旅到他摊位,跟平日一样约八点多来到其摊位,与往常不同竟又连续插头香,还没有其他业者在摊位看货,判断这些业者可能每次提早到,但最后均无所获摃龟而回,再也提不起劲一大早来寻宝吧!
他习惯每周会拿几件旧藏加以补货,看他才把装玉器的盒子摆在桌面,还未逐一摆放玉件。于是问今天新带来的有那些?他从一饼干盒把这批几件刚带来新货逐一一件件拿出给我看。迅速大致浏览一遍,并未见合意玉件,因时间还早,其他业者大部分还未来摆摊,于是依惯例,从那整堆他之前带来过的玉器中,逐一打开透明塑胶保护袋,协助其把玉件摆放在摊位上。
趁机看此件是否带来?还好此件还在未被买走,详加检视,判断应该是相同的金代风格。
询问其年代,他表示最少为明大粗,再度询价,所开价位跟以前一样,并未调降。我说这件玉佩,从去年底到现在已几个月,都未被行家买走,问题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买错了,也就是买到新仿品;第二种东西年代是对的,但比行情算买贵了。
您这件玉佩应为开门老件无疑,问题就在买贵了,这件玉质温润虽算不错,但是薄片状,且雕工太简单,不符合现在大陆玩玉主流-清代料好工细。一般业者若此开价仍乏人问津,则会调降以利释出。
我已好几个月未曾跟您捧场,这件若开价打7折我就收下。他表示这件为十几年前所收藏,当时喜欢就买下,未考虑是否买贵,可能现在买家口味还未到这种中古玉。您要就以开价打8折的成本价让您收藏,至于打7折已亏本,这件玉佩不是不对,而且也不缺钱,不需要赔钱卖。
我说大家都是老朋友,知道您开价实在,平日能打九折已是极限,相信此次开价打8折已是成本,但卖家不可能每件都买对都赚钱,这件就加一些75折,他表示下不为例,这件就赔钱让给您收藏。
回来后再上手,逐项详细加以检视:
一、首先判断其玉种:上手后手头有重量感,再看玉色荔枝白带褐皮,玉质温润,应为和田籽料材质。
二、看造型及雕工:
宽5.5 高3.7 厚0.5厘米。造型古朴,雕工简洁生动传神,有把天鹅的温驯神韵表现出来。此造型与上周在网络搜寻宋辽金玉图片时,所意外见到两件大陆博物馆藏的金青玉双鹅饰件图片比对,看其风格相当类似,小圆凹点眼,羽翼为平行阴线,都是衔莲花,不同的是单鹅及双鹅。
三、再以放大镜检视工具痕迹,判断新旧及年代:
古法以砣轮分段线条连成,慢工出细活边缘光滑;新件只见连续长线,快速切割边缘有崩裂情形。
检视此件玉佩纹饰阴刻线条,线条边缘光滑,其曲线是由短线条连成,由工具痕迹判断应是古法砣轮雕琢,应非以电动快速工具制作新品。
四、检视皮壳及包浆:
以放大镜观察玉件表面,若老件有制作拋光后凹凸高低的皮壳,有自然风化化学变化形成柔和宝光之包浆,且老件能观察到深浅不规则的使用留下磨损痕迹;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蜡贼光,及同方向规则性拋光痕迹。
检视此件玉佩有制作拋光凹凸高低的老件皮壳,没有新制品的同方向规则性拋光痕迹,有自然风化形成柔和宝光之包浆,且表面上老件应有的使用后所留下的深浅不规则磨损痕迹,且皮壳包浆浓厚,应是有相当年代的老件玉雕。
五、由玉的颜色:
一般再白的玉,经岁月空气中风化及把玩手汗沁,均会留下带黄颜色。宋代中古玉一般为出土会有入沁痕迹。
此件玉色白中带黄,表面有些微黄沁痕迹。
整体评估:
此金带褐皮白玉天鹅衔莲花佩,玉色荔枝白带褐皮,玉质温润,为和田籽料材质。看雕工简洁古朴生动传神,有金代风格,皮壳包浆浓厚,表面有些微黄沁痕迹,应为金到代古玉。
后来查古玉相关书籍,在"中国隋唐至清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书其中一篇"黑龙江地区金代玉器研究"论文,收录两对玉天鹅图案相当类似,其断代为金代。一对哈尔滨市新香坊金墓出土,两件单面雕刻,底长3.8高2.6厚0.5厘米。另一对黑龙江阿城市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出土,两件单面雕刻,底长5高5厚0.5厘米。
在"中国隋唐至清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书其中另一篇"两宋辽金玉器比较研究"论文,在冠饰、巾饰项目中指出,黑龙江阿城市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男服皂罗垂脚幞头,背面两侧各有只白玉天鹅衔莲花佩,这是迄今保持原来佩带位置最清晰的例证。
黑龙江省阿城市金代齐国王墓出土1件"鹅衔莲花纹青玉饰",当时出土时此佩饰是在一件男式青色素罗垂脚襆头上,这件襆头呈半圆形,正中由左至右钉一宽频,前额正面钉缀成半圆三角形。
在襆头边沿左右两侧偏后处各佩1件镂雕鹅衔莲花纹青玉饰,一条青色罗带与玉饰缠绕相连结后,向后垂下成垂脚。 根据以上出土的同类玉饰印证,此种玉饰系金代帽饰上的装饰物。此玉佩为冠饰-"纳言"。
后来上网找黑龙江阿城市巨源乡金代齐国王墓出土相关资料。找到一篇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介绍-转载自大明衣冠论坛,以及"纳言"佩饰相关资料。
那些所谓的"纳言"佩饰
金代的玉器在我国出土和传世比较少,以小件居多,在一些金代贵族墓葬中,常常出现成对的花鸟玉佩饰,这些佩饰典雅、秀丽,多以练鹊、天鹅、鹤、荷花等花鸟为题材,造型构思巧妙,辅以单面透雕或双面镂雕,用阴刻的划线纹表现鸟的羽毛、眼、嘴及花的花瓣、花叶,那生动逼真的艺术表现形式,质朴的艺术思想,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怡!
最初,这种成对出现的金代花鸟玉佩饰,因其雕琢技艺,承袭了宋代花鸟艺术,人们喜欢以它们的题材内容来称呼这些玉佩饰为花鸟佩饰,不以为它有什么特别,认为它是宋代花鸟玉雕艺术在金代的继承和延伸,在讲述古代玉器发展史的时候,也往往将他们列入宋代玉雕之中,这或许是我国传统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在作怪的原因吧,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是少数民族之一嘛!
而且,最初人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义和作用的佩饰,金齐国王墓的发掘和出土的文物,让人们对这些金代的花鸟佩饰有了全新的认识!
1988年,黑龙江省阿城市巨源乡出土了金齐国王夫妻合葬墓,墓中出土的丝织服饰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金代贵族服饰,其中男墓主人身著8层17件,女墓主人身著9层16件,男女墓主人都戴有冠帽,保存极为完好,男冠帽称"皂罗垂脚蹼头",女冠帽称"花珠冠",均饰有玉佩饰,皂罗垂脚蹼头上的玉佩饰为一对白玉天鹅啣莲花佩饰,各钉缀于蹼头后下缘部左右两侧,纹理清晰,高4.
47,胸尾3.
96,厚约0.7厘米,圆雕天鹅浮于水面,双翅羽端略露出体外,天鹅曲颈昂首,口衔莲梗,莲花反伸于颈后,胸下镂孔钉皂罗缀带,尾下孔穿系垂脚带;花珠冠后的玉佩饰为白玉碾造的双练鹊,二鸟喙缘相对衔荷花蓓蕾,通体横径6.
54,纵径5.71,厚 0.47厘米。练鹊亦名綬带鸟,因綬与寿谐音,所以其寓意为长寿、仁爱。黑龙江省阿城市金代齐国王墓的发掘者之一、《金代服饰》的著者赵评春先生依据《金史舆服志》的记载,将这种花鸟玉佩饰考订为"纳言",是为冠饰。
纳言之饰,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幘,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
纳言,原是职官之名,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是统治者自律和自我标榜的一种辞语;用"纳言"为佩饰,并且缀于冠顶之后,则是这种辞语的礼制化和形象化。
《金史舆服志》载:"皇后冠服,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罗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用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衔穗球一朵,前后有花株各十有二,及鸂鶒、孔雀、云鹤、王母仙人队、浮动插瓣等,后有纳言,上有金蝉鑻金两博鬢,以上并用铺翠滴粉缕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鈿窠,后有金鈿窠二,穿红罗铺金款幔带一。
"文献记载,"纳言"之饰不仅后妃独用,《宋史·舆服志四》载,"朝服:一曰进贤冠,……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缕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后有纳言。
"看来,这种纳言不光饰于后妃的冠顶,也缀于王公和朝官们的"峨冠"之上。《金史舆服志》载:"冕制。天板长一尺六寸,广八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身围一尺八寸三分,并纳言……。"
纵观目前发现的金代贵族墓葬,出土的"纳言",除了金齐国王墓出土的两件之外,还有不少呢!
1、玉雕綬带鸟 哈尔滨新香坊墓地出土,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对2件,形制相同,长7、宽3。8厘米,岫岩玉,青中略带橘黄,双面透雕,呈三角形,以阴刻线纹勾勒鸟的羽毛,头顶的羽毛为卷曲状,鸟眼为三角形,嘴衔花蕾,长尾向后伸展呈波浪形曲线,头尾相对,与荷花、荷叶相映成一体。
2、玉雕天鹅 哈尔滨新香坊墓地出土,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对2件,形制相同,长4、高3。6厘米,玉质有些风化,呈牙骨色,单面透雕,呈抹圆三角形,天鹅细长颈,在波浪、荷叶与含苞待放的花蕾间俯卧,阴刻划线纹表现天鹅的羽毛、嘴、眼及花蕾花叶。
3、双鹤衔灵芝纹佩 高6厘米,宽8.2厘米,厚0.6厘米,1974年房山长沟峪金代石槨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青白玉质,细润无暇。体扁,略作椭圆形,以镂刻加阴刻线纹制成一对飞鹤。
鹤口衔灵芝草,嘴尖相对,两腿合并交叉,比翼齐飞,作对称状。饰件正中顶部有镂空的穿孔,背面光素留有琢磨痕。鹤为吉祥飞禽,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见。这件玉佩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墓出土玉器中的珍品。其造型与齐国王墓出土的白玉衔花蕾练鹊如出一辙!
4、白玉荷花佩饰 1912年长春市石碑岭金完颜娄室墓地出土,现藏于旅顺市博物馆,长4.3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重20克,一对,近似正方形,大小形状相同。和田白玉制成,以镂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雕刻出盛开的荷花、含苞欲放的花蕾,舒展的荷叶、卷曲的茎蔓及莲子,寓动于静,给人以生机勃勃、充满朝气之感;以细阴线刻划花叶的细部,莲花及莲子边缘以斜切刀法表现,增加了立体效果。
背面扁平,四角分别有四对穿孔,以利绳带的穿系。
5、双鹿纹玉佩 黑龙江省绥滨县奥里米古城金墓出土,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底长3.9、高3.5、厚0.4厘米,和田白玉单面雕刻。中间是两只鹿,前者小而无角,当为雌性,正回头凝望。后者大并有多叉角,是雄性。鹿的上方为一只大雁正展翅飞翔,两侧粗大的树干向上延伸交叉,于底部的波浪纹饰共同形成上尖下漫圆的三角形,背面扁平。应为一对,但现仅存一个。
6、玉鸟 北京市大房山金陵出土,三件,白玉雕刻的綬带鸟。长7厘米。玉佩整体为透雕,鸟眼小圆形,头向后伸,嘴与呈波浪形的长尾相连,翅膀和羽毛采用浅浮雕的技法,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原作者认为其为长尾凤鸟,在此依据相关资料,将其定为綬带鸟)
7、青玉龟巢荷叶佩(一对)高7厘米,宽10厘米。1980年丰台区王佐公社乌古论窝论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青玉质,玉质细腻温润。佩成对,为同一块玉料剖成两块制城,两片相叠的荷叶上各有一只相同爬行的小龟,龟甲上阴线刻有六角形北甲纹,荷叶周围环绕茨菰叶等水草枝叶。
北面以简洁的刀工雕出枝梗。《宋书·符瑞志》载"灵龟者、神龟也。王者德泽湛清,渔猎山川从村则出,五色色鲜明,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常游于卷耳之上。"可见其为符瑞之玉。
这多种题材、风格各异的纳言让我们对这些金代玉佩饰有了许多理性的认识,依据金齐国王墓完整的冠帽实物,不难看出,綬带鸟、鹤等寓意长寿、仁爱的鸟类题材纳言,其鸟往往成对出现或二只鸟相连于一体,一般用于皇后或王妃的花珠冠后;天鹅、荷花、鹿、龟等寓意人的品质高洁、德、禄、寿兼具的题材的纳言一般用于王公贵族的冠冕之后,用以表示"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的真实作用,女真族是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白山黑水养育了他们淳朴的性格,他们喜好渔猎,喜欢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动物、植物,同时他们在入主中原后对传统的汉文化接受的狠自然,成双成对的鸟、鱼、兽寓意夫妻相伴永不分离,女真人把这些思想融入他们喜爱的动植物中,体现于玉佩饰之上,佩戴于身体的重要位置,反映著深刻的"从諫纳言"思想,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动啊!
我们常说的民族融合,在800多年前的宋金对峙时期,在这小小的"纳言"上就悄悄地进行著!
关于纳言的造型和质地,大概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所演变,并且有多种严格的规定。《宋史·舆服志》记载宋仁宗时,"造冠冕,减珍华",以"纳言元(原)用玉制,今用青罗画出龙鳞锦"。
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考古发现其他朝代的纳言呢!这或许更加突出了金代纳言的独特之处吧,使我们在中国的玉器文化中,独独不忘金代的花鸟玉佩冠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