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莺医疗创始人于莺:互联网医院兴起将对传统民营医疗机构造成冲击
11月26日,由亿欧主办、优护家协办的“全国首届互联网医院论坛”暨“2016亿欧医疗 互联网医院垂直沙龙”在北京侠客岛联合办公空间成功举办。
本次互联网医院论坛邀请到国家医疗卫生相关领导、全国互联网医院代表性企业负责人、明星医生代表、医疗信息化企业知名企业负责人、互联网医院相关合作方代表、知名投资人,济济一堂,共同对互联网医院以及互联网医疗的探索进行探讨以及展望。
出席本次活动的演讲嘉宾(按演讲顺序)有:于莺医疗创始人于莺、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健客网联合创始人周峰、康康血压董事长曾明发、好大夫在线CEO王航、阿里健康网络医院业务拓展总监何军、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国家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代涛、优护家创始人申林 、重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孙超。
于莺医疗创始人于莺作为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提纲挈领地阐述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现状。
以下是演讲全文(有删减):
2016年是互联网医院爆发的元年,截止到2016年9月底,共有30家互联网医院宣告成立,其中超过20家是2016年成立的,比如安顺西南互联网医院、华南互联网医院、39互联网医院等。
我们所谓的“互联网医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的理解它是远程医疗的进阶。早在2014年,卫计委明确规定了,远程医疗只有在具有医疗机构资质的机构才可以实行。当时很多在线问诊的公司,比如春雨医生,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后来出现的互联网医院也好,智慧医院和云医院也好,都是各家借助互联网的模块来实现分级诊疗。
比如好大夫在线,它的优势是线上医生资源和经营多年线上的流量,很多异地求医的患者都会第一时间去找好大夫网站,在上面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专科医生进行在线问诊。所以好大夫做互联网医院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情。再如金蝶医疗、东软熙康,他们本身就是做信息系统出身,在IT架构上有先天的优势。这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和优势做互联网医院的例子。
和原来的“轻问诊”相比,互联网医院已经能够实现诊断、治疗、开具电子处方、随诊等,并且整合互联网各个环节的资源,将治疗延伸到线下。对线下实体来说,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等各个成本非常高,很难盈利。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可以通过海量筛查,把最高价值的产品分离出来,给实体医院带来医疗品质的提升。
另外,互联网医院在贵州、宁夏等本身医疗品质就不高的地方,可以通过引进一线大城市专家教授,让他们在线服务医疗群体。以前的飞刀资源被所谓大专家垄断了,互联网给更多的专家提供了机会,也使在线医疗属性有了极大提升。
亿欧之前发过一篇总结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互联网医院大致有三个特点:
第一,政策依赖性强。2014年8月,国家第一个远程医疗政策下来以后,大家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它规定只有医疗机构才可以进行远程问诊。2013年8月我去内蒙时发现,当地的人民医院专门开了两个会诊的诊室,和301元医务室进行远程会诊,看一个病挂号费800元,一直少有人问津。因为如果是单一医疗机构提起申请,对方指定的医生什么时候在线都很难说,效率肯定是很低的。
第二,依赖线下资源。纯线上没有实体的话,始终无法形成医疗闭环。现在逐渐有一些自建、签约合作的模式开始在互联网医院模式下实现了。
第三,地域集中。
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政策方面。2014-2016年促进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六大政策实施。
第一个是刚刚提到的2014年8月16号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肯定了远程医疗的重要性,也明确了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很快发改委意识到问题不对,在2015年1月25日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在宁夏、云南等5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像宁夏这样的医疗不发达、有必要彻头彻尾改革的地方开始了试点。到2016年年底,贵州已经有6家互联网医院出现,宁夏有2家。西藏、内蒙、云南等地可以充分进行挖掘。
2015年6月11日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里面的一些数据:截止2016年6月末,公立医院12958个,比2015年6月减少380个;民营医院15303个,比2015年6月增加2184个。
2015年9月8日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时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大数据服务公司大战正酣。而立足于医疗信息化、以远程医疗为主要实现方式的互联网医院,在分级诊疗政策落实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015年11月18日发布《关于印发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这是目前所有政策中最明确和最有规划性地扶持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和实施细则。这里不光制定了一些政策,同时还把试点时间分成四个阶段。
到了2016年8月15号发布的《关于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是在贵州率先实行试点一年,主要支付范围是远程会诊,包括单科会诊、多科会诊,远程检验、病理、影像诊断。
回过头来看现在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玩家,主要包括三类:以好大夫在线、微医为代表的从线上发展而来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以东软熙康、金蝶医疗为代表的医疗信息化企业,以及非医院背景的如医药企业、房地产企业等。
我是抛砖引玉,希望接下来嘉宾能把这些问题说一下:
第一,加强监管VS自由发展。互联网医院发展过程中,政府监管应该起到什么样的职责?
第二,轻模式VS重模式。建医院包括在座企业做互联网医疗,有没有想过自己建医疗实体、医院实体?
第三,一枝独秀VS协同发展。它是非常大的投入,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完成得了的,能不能做到协同发展?
最后,对传统民营医疗企业的冲击。比如说分级诊疗在线上,全科诊所、连锁诊所将来出路在哪里?我有一个预测,也许未来互联网医院发展好,中国不适合全科诊所遍地开花,因为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