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定州旧居寻诀窍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冬日寒风凛冽,位于定州市中山中路东大街路南的晏阳初旧居显得有点冷清.砖木结构的房屋.四合院式的布局,一座典型北方风格的民居."晏阳初先生旧居原由东.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定州市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永辉介绍道.旧居环境幽静,西院青堂瓦舍,是晏阳初先生的生活区,共有16间瓦房,其中北房.南房各为五间,东西厢房各为三间.东院是晏阳初先生锻炼身体.休闲活动的场所.南院西南隅建有卫生间及马厩.西跨院有西房三间,南房两间,是厨房和茶炉所在地.西院南房与西厢房的

冬日寒风凛冽,位于定州市中山中路东大街路南的晏阳初旧居显得有点冷清。砖木结构的房屋、四合院式的布局,一座典型北方风格的民居。

“晏阳初先生旧居原由东、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定州市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永辉介绍道。旧居环境幽静,西院青堂瓦舍,是晏阳初先生的生活区,共有16间瓦房,其中北房、南房各为五间,东西厢房各为三间。

东院是晏阳初先生锻炼身体、休闲活动的场所。南院西南隅建有卫生间及马厩。西跨院有西房三间,南房两间,是厨房和茶炉所在地。西院南房与西厢房的夹道,安有平门,是分别去往东院和西跨院的通道。

“由于战乱等原因,东院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西跨院也已做他用,现在的旧居仅存西院生活区的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张永辉有些遗憾地说。

晏阳初于1926年至1936年在定州进行平民教育实践,由于战争原因而中断。二战后又将实践成果推广到东南亚及非洲、拉丁美洲等45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婉拒过国民党“中央政府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请他“回国负责主持政府支持的计划”的邀请,谢绝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本教育计划主任的职务,任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没有改变他为平民教育献身的决心。

1987年晏阳初与梁漱溟会见时,引用了当年定州《平民教育运动歌》的一句话:“力恶不出己,一心为平民。”这正是他的写照。

晏阳初先生在定州工作多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他在定州生活工作的居所,旧居的保护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

1984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亲笔题写匾额“晏阳初旧居”。同年9月,晏阳初旧居获评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9月,95岁高龄的晏阳初先生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的邀请,从美国回到阔别多年、梦绕魂系的祖国,回到定州,重访了自己的旧居,对旧居的整理保护工作深表感谢。

20世纪90年代,文物部门对晏阳初旧居进行了小规模的修复。1997年,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投资12万元对晏阳初旧居临街北房进行了修复,使旧居面貌为之一新。

进入21世纪,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晏阳初先生的学生万冈的推动下,2006年6月,晏阳初旧居获评第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2009年至2011年,定州市文物保护部门对旧居实施维修并加装防雷设施。2013年,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89万元实施消防工程。

平民教育的诀窍

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扎根定州农村多年,开展以“除尽文盲”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试验”。随晏氏赴定州乡下效力于平民教育的学者、教授,先后有数十人,时论称为“博士下乡”。

“现如今,晏阳初先生的‘四大教育’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诀窍。”定州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永辉从“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永辉认为,晏阳初先生提出的“以文艺教育救愚”的理念,正是以文学与艺术为工具,传播文化知识,感动大众。我们正是要以人民为文艺创作的源头,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这与晏阳初提倡推广文艺教育、研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学与平民艺术是有共通之处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晏阳初“以生计教育救穷”的理念,他希望人们认识到,只有学文化,掌握科学、依靠科学,发展生产,才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晏阳初还提倡“以公民教育救私”的理念,旨在以“国族精神”唤醒广大平民百姓以“集体利益”为重,消除“相互忌妒”“一盘散沙”以及遇事“只顾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陋习。

张永辉说,当初晏阳初先生倡导的平民教育,把平民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真正面向平民、服务平民、造福平民的教育,对今天有很多借鉴意义。

“2014年,我们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助资金,依据相关文献资料力争恢复晏阳初旧居完整全貌。”定州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肖静娜介绍说,依托晏阳初旧 居改造扩建项目,希望通过古建筑、实物、照片、文献资料等载体把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发扬光大,打造中国平民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