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施琅 第三十四章 姚启圣与施琅(二)

2018-0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初八,康熙正式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统筹全部渡海攻台事宜,而且这也是施琅第二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在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就已经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初八,康熙正式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统筹全部渡海攻台事宜,而且这也是施琅第二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在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就已经是福建水师提督,但是因为特殊原因而被雪藏。他这次再度被启用,也经历了一番波折。

姚启圣早在康熙十七年和康熙十八年两次上书建议由施琅再度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但是都被康熙给否了,这倒不是康熙排斥施琅,在当时康熙将所有的忠心都放在平定三藩之上,对于收复台湾无暇顾及,再加上施琅与台湾的恩恩怨怨,让他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保准说不定出事,所以必须将他给摁着,而且施琅是从台湾那边降过来的,对他还是有一定疑虑的,毕竟信任的建立还是需要时间的。

要说施琅与台湾的恩怨那还得从头说起。

施琅是福建泉州人,十七岁就加入了郑成功的父亲郑成功的麾下效力,后来郑芝龙降清,他也一起投降了清廷,但是没过多久他又投到了郑成功旗下,成为郑成功的得力部将。

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随郑成功南下广东,在进军中,后因施琅与郑成功在军事发生分歧,就郑成功的“舍水就陆”提出反对,郑成功很不高兴,你施琅是我手底下的人,我说话你听着就行了,那轮得到你指手画脚,于是两人就此渐生嫌隙。

后来郑成功借故削去了施琅的兵权,命施琅返回厦门,当施琅返回厦门的时候,恰好遇上清军总兵马得功突袭厦门,郑军猝不及防,主将郑芝莞仓皇弃城而逃,而施琅这时候却显现出自己的英雄本色,立刻率身边六十余人向清军主动发起进攻,要知道他才六十多个人呀,这六十多个人在施琅的率领下,各个以一当十,勇不可挡,打败清军,马得功弟弟被杀身亡,连马得功自己也差点被活捉,马得功立刻率领着一帮残兵逃离了厦门,用六十多个人守住了厦门,施琅简直是个神话,这时候郑成功也率军回师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之后,在众人面前大力夸赞了施琅的功劳,还赏了施琅二百两银子,但是就是不还施琅兵权,这让施琅很不满,之后施琅故意对郑成功说,自己太累了,不想再干下去了,想出家当和尚,来试探郑成功对他的态度到底怎么样。而郑成功听施琅说的这话,一点感觉也没有,这让施琅算是看透了,施琅一气之下真的剃光了头发,从此与郑成功形同陌路。

而真正让施琅和郑成功反目成仇还是因为一个叫曾德的人。这个曾德是施琅手下的亲兵,可他犯下军法竟然逃到了郑成功身边,施琅知道后立刻将他捉了回来,准备将他处以军法,可是郑成功下令不准,但是施琅也是一个硬脾气,他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将那个曾德处死,而这彻底激怒了郑成功。

在郑成功看来,你施琅抗命不遵,那不是要准备造反吗,他先是下令将施琅之弟施显逮捕,又派兵包围了施琅府邸,抓捕了施琅和施琅之父施大宣。不过幸好施琅被亲信手下帮助下秘密逃出。当郑成功知道施琅逃了之后,认为施琅真的投降了清军,于是下令将他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斩首,郑成功他不知道今天他的作为将会给他郑家未来带来怎样灾难性的后果,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后,施琅将会带着一支复仇之师将他们郑家彻底颠覆,这暂时是后话。

而这时侥幸逃过一劫的施琅听到自己的父亲和弟弟都被郑成功所杀,义愤填膺,没想到郑成功竟然会那么的狠,竟然杀他全家,他不甘心,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报仇雪恨,会让他郑家万劫不复,以报自己血海深仇,于是身负大仇的施琅再度投靠了清廷。

施琅投降清廷以后,被任命为同安副将,后又升为同安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因为多次进攻敌军有功,被擢升为福建水师提督,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福建水师提督。

康熙七年(1667年),康熙决定试着尝试招抚台湾,于是派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前往招抚,但是结果显而易见,台湾根本不愿招抚。这是施琅立刻向康熙上奏了一份《边患宜靖疏》,这份奏书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台湾和大陆两方的具体形势,并综合各方面的态势,主张剿抚并用,还特别指出强调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割据台湾,骚扰东南一带,影响大清财赋,为安定东南以及人心,所以希望立刻讨伐台湾。

在这份奏疏当中施琅还详细介绍了进攻台湾的具体作战计划和对朝廷拥有的各种优势和台湾重重的不足,在奏疏的后面,施琅表明了自己愿为朝廷彻底平定台湾的坚强决心,希望皇帝能够速下决断。

当康熙看到施琅呈上来的《边患宜靖疏》,不就立刻给了批复:“渡海进剿台湾逆贼,关系重大不便遥定。着提督施琅作速来京,面行奏明所见,以便定夺。其施琅之缺,着施琅自行择人暂令代管。”

意思就是攻台事大,所以希望施琅你亲自来京城面见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决断,至于施琅暂时的空缺就交给其他人代为管理吧。

接到皇帝命令的施琅悻悻的启程进京了,他以为皇帝听了他的攻台方略之后,一定会让他迅速出兵台湾。但是他失算了,皇帝不仅没让他出兵攻打台湾,反而将他留在京城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呀,他一直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不听从他的建议,为什么。

其实这也不能怪康熙,要怪就怪时机不对。康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有着他自己的战略规划,欲取台湾,必先平定三藩,顺序绝对不可以乱。而当时三藩之祸未除,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攻打台湾呢,万一三藩趁他攻打台湾,背后捅他一刀那该怎么办,所以康熙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而且康熙知道施琅与台湾有深仇大恨,怕他意气用事,所以将他调进京城,怕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打乱了自己的规划。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施琅毕竟是从那边投降过来的,所以康熙多多少少对施琅还是有一些疑虑的。

但是十三年后,情况不一样了,台湾问题已经成为年轻的皇帝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雪藏许久的施琅再度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负责攻打台湾,苦等十三年,不,准确的说是二十年,施琅终于等到出兵台湾的这一天。

话说,让施琅重新成为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内阁学士李光地的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福建总督姚启圣于康熙十七年,康熙十八年两次举荐施琅,到了康熙十九年姚启圣再度举荐施琅为平台主将,在康熙看来,能得到姚启圣连续三次的全力举荐,施琅绝对不一般,但是康熙还没有下决定。

为了进一步了解施琅,康熙就询问当时的内阁学士李光地,问他施琅有什么特别之处。李光地说施琅深知海路,对于海上之事相当熟悉,海贼对他相当畏惧。

康熙也连连称是,但是康熙怕李光地因为他是皇上,尽说些客套话,好话,所以有点不放心,于是又派了大学士明珠去问他。

而李光地立马说出了施琅的三个优势所在。第一,施琅与台湾有很深的的怨仇,那么他的忠心是没问题的。第二,施琅熟悉海事,善于海战。第三施琅是属于那种有勇既有谋的良将,在海上更是唯一。

就这样,通过李光地的述说,康熙彻底打消了对施琅的种种,于是降旨启用施琅,命其再度出任福建水师提督,这下,海蛟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好不容易等了二十年,终于“蛟龙入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