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麟的儿子 忆我眼中的高盛麟先生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50年代中,我在武汉读中学,住在汉口永康里,有一天和同学上学,在离家不远处,看见一位大概40左右的人,个子不高,身穿蓝色卡几中山服,头戴蓝色工人帽,推着旧自行车,车龙头上挂着那时候的黑包,同学跟我说,看,这就是高盛麟!当时就觉得:啊,这就是高盛麟?!原来台下是这个样子.从此,就格外关注他了.看他的戏也就更上心了.      后来知道,高先生也住永康里,与我家斜对过,后来也知道他与陈鹤峰先生住隔壁.当时觉得哈哈俺与这样的红角住一起,简直不胜荣幸之至!      以后与同学看高先生的戏就多了

    50年代中,我在武汉读中学,住在汉口永康里,有一天和同学上学,在离家不远处,看见一位大概40左右的人,个子不高,身穿蓝色卡几中山服,头戴蓝色工人帽,推着旧自行车,车龙头上挂着那时候的黑包,同学跟我说,看,这就是高盛麟!当时就觉得:啊,这就是高盛麟?!原来台下是这个样子。从此,就格外关注他了。看他的戏也就更上心了。  

    后来知道,高先生也住永康里,与我家斜对过,后来也知道他与陈鹤峰先生住隔壁。当时觉得哈哈俺与这样的红角住一起,简直不胜荣幸之至!  

    以后与同学看高先生的戏就多了,总觉得他在台上威风八面,举手投足,都是那样帅,那样美极了。当时武汉京剧团名角虽多,但高百岁年纪大了,演出不是很多,陈鹤峰又调戏校,所以剧团水牌大轴上,经常是围绕高先生为主,除了经常演出挑华车,艳阳楼,洗浮山,铁笼山,连环套,一箭仇,长坂坡外,还不断排新戏,如文天祥,郑成功,闯潼关……,当时剧院上座一般七成左右,只要高先生演出基本是一票难求,到了60年代,剧场外面,经常有人拿着钱等"飞票",真不亚于现在的追星。

 

    晚上散了戏,我们等在剧院侧门口,看高先生走出来,依然是那样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服,头戴蓝色工人帽,推着自行车,挂着黑包而去。  

    到了60年代,我们多读高中了,看戏也从看热闹到略窥门胫,此时,高先生从50年代中偶演老爷戏,已经是大演老爷戏了,看他的关戏特别过瘾,他个子不高,有威;嗓子偏左,有味儿;眼睛不大,有神!上海湖北武汉戏迷都称他为"活关公",甚至有很多老百姓把他的关公剧照画当年画贴在家里成为时尚。  

    这段时间,有不少京剧武生名家到武汉演出,基本上没讨过武汉观众的好。(64年左右吧?中国京剧院原定由李少春来汉演出,李不肯来,才换了钱浩梁)证明了武汉观众对高的偏爱。  

    高到北京走马换将,我们随时关注北京天津的报纸,关注高先生的演出,看到高先生轰动京师,就一样高兴,看到厉慧良停演从天津赶到北京观摩,就好像是武汉戏迷的骄傲。下半年高先生领衔到上海演出,也是他回到他解放前的演艺之地,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连编累牍报道,不少观众从香港过来观看!

后来应香港观众要求,经文化部同意,高先生率团赴深圳为香港观众(不少是解放前从上海过去的)演出,此次,广东名画家关良为其画了不少剧画,陶铸指示要把高先生的走麦城拍成电影。(后因文革作罢,可惜)  

    到了文革时期,京剧团的"三名三高"统统进了牛棚了,高百岁先生甚至被迫害至死,高维廉跳楼伤残,后来听说由于谭元寿率样板团到武汉演出,回京出面向有关方面请求,高才得以放出,我们也在剧场看见他,不过不是在舞台,而是在楼上打字幕,那时候,高先生面色呦黑,穿着半旧军装,没戴帽子,不高的个子,小小的手,目不斜视,认真极了,我们在旁边只有替高先生感到悲哀。  

    后来我们全家到了北京,离开了武汉,就再也没看到过高先生在武汉的舞台演出了。

本贴由福星楼主2011年3月7日16:11: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