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傅聪 等了三十年! 《傅雷家书》完整版本月出版 终于能看到儿子傅聪的回信了
读过《傅雷家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文艺评论家、美术评论家傅雷,把自己1954年到1966年5月间写给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摘编成了这本家信集,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很多读者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书里面只有父亲的信,却没有儿子傅聪的回信?傅雷的许多话,我们读着不知道他因何而发,傅聪的情况也只能在字里行间猜测和想象。
其实,傅聪是有回信的。当时,傅雷夫妇和傅聪通信数百封,夫妇俩非常细心,妥善收藏了儿子的信,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1966年,傅雷夫妇含冤与世诀别,家产尽数被抄。傅聪身在国外,留存了父母写给他的信,他的回信则在“文革”中遗失了。
直到十几年后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通知作家叶永烈,他们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小屋里发现了傅雷的遗物,包括照片和文件,里面竟有遗失多年的傅聪回信!叶永烈这才反应过来,《傅雷家书》不是傅雷一个人的独白。遗憾的是,傅聪得知此事后坚决不同意发表这些信,理由是自感年轻时的思想和文字过于稚嫩,无法与父亲相提并论。
最近,年逾古稀的傅聪终于点头同意出版了,译林出版社从傅雷家人手中获得独家授权。隔了30多年,《傅雷家书》完整版终于可以在本月面世。这个版本除了加入傅聪回信,还收录了傅家照片及傅雷家书墨迹,同时邀请傅雷生前好友、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金圣华译注。
因为傅雷家书中为表达一些微妙的意思,经常使用英法文词语。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金圣华教授将这些外文词翻译成中文,以括号形式标注在原文后面,在有必要加注释帮助理解的地方,她都加了脚注。
在这些被傅聪称为“稚嫩”的回信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位少年音乐家求学经历的苦乐:他迸发的才华,他参加肖邦比赛的经历,他对肖邦等作曲家的理解和对鲁宾斯坦等演奏家的评论……
去世两年后
马尔克斯的骨灰葬在了铜像里
2014年4月17日,《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因病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直到两年后,他的一部分骨灰才终于在家乡下葬,并将永远安放于此。这个“家乡”,不是他出生的阿拉卡塔卡,而是他开始写作生涯的卡塔赫纳。
上个月底,在马尔克斯家人的见证下,骨灰安葬仪式在卡塔赫纳大学举行。人们为英国雕塑家凯蒂·默里创作的马尔克斯半身铜像揭幕,而这位大文豪的骨灰就放在铜像里。这里将成为又一处马尔克斯书迷的“朝圣地”。
而马尔克斯家人之所以选择卡塔赫纳大学,是因为这里离马尔克斯的故居很近。此外,这座城市对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当初是在卡塔赫纳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并以这里为原型开始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生前好友、哥伦比亚记者胡安·戈萨因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回忆,马尔克斯生前说过,有一天能安葬在卡塔赫纳是他的心愿。据了解,卡塔赫纳还计划以马尔克斯著作为基础兴建一座博物馆。
原来书的封面颜色
也是有“套路”的
最近,研究公司 Codex Group LLC 给出了一份基于亚马逊图书购买数据的调查报告。报告表明,为了吸引在网上购书的读者,书封颜色越来越明亮,其中亮黄色成为出版社的最爱。2015 年,马龙詹姆斯(Marlon James)的 《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七次谋杀简史)》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书一定要对着读者尖叫!否则没人会注意到它。”为了摆脱了传统惊悚小说的暗色封面彼得·门德尔桑德(Peter Mendelsund)给《龙纹身的女孩》选定荧光黄封面,于是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罗宾·希夫(Robbin Schiff) 是兰登书屋的艺术总监也认同这个观点,他曾经为2012 年非虚构类图书榜首《习惯的力量》设计黄色封面,最近又为同一位作者的新书《Smarter Faster Better(更聪明,更快,更快)》选择了相当接近亮黄色的橘橙色。
有人发论文研究了《哈利·波特》的
两种魔法
吃下腮囊草就能长出鱼鳃,在水下自由呼吸?吃了生骨灵就能迅速让坏损骨头痊愈?——这是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里的两种神奇魔法。
为了论证其科学性,近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学生分别在跨学科科学主题杂志上发表了《鱼鳃草——带着鱼鳃溺水?》和《揭开生骨灵的魔法面纱》两篇论文。以“鳃囊草”为例,他们察看电影中哈利的鳃的大小,估算黑湖的氧气含量以及游泳时可使用的最大氧气量,再计算出水流速度应该在2.
46米每秒。他们认为,“如果哈利要仅仅依靠呼吸的力量把水通过鳃排出,那是速度非常快的。据资料显示,正常的呼吸速度是1.3米每秒,2.46米每秒几乎都是正常空气流量的两倍了,这对于哈利的鳃来说是不可能的”。
把《金瓶梅》翻译成英文的人
去世了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报道,美国汉学家芮效卫(David Tod Roy)于5月30日在美国芝加哥去世,享年83岁。芮效卫是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曾经用30年时间将《金瓶梅》译成英文出版。
芮效卫和弟弟芮效俭(J.Stapleton Roy)一同在南京长大,他们花了两年时间阅读3000多页早期版《金瓶梅》,并核实小说中的诗词俗语,制作了一万多张卡片。2013年12月,芮效卫翻译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最后一卷出版,全书共全五册,总长达2500多页。
当时已经被医师诊断罹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的芮效卫说,很开心自己能“活”着完成这项工作,这套《金瓶梅》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