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九三阅兵 外媒 九三阅兵新武器防御实力杀气十足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3日刊发题为"新武器亮相九三大阅兵 防御实力杀气十足"的文章,作者:蔡永伟。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九三大阅兵已经过去了十天,但军方亮出的新型武器装备,至今仍被中外军迷和舆论热议不停。
这次在天安门受检的军备包括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均为中国国产主战装备,其中84%是首次亮相,包括新型坦克、火炮、导弹、战机等等。
当中最受关注的装备包括被视为以美国为潜在对手、堪称世界领先的新型"杀手锏"武器,如"航母杀手"东风-21D反舰导弹、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等等。在一些中国军事专家看来,这些"杀器"标志着中国军备划时代的跃升,也凸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七款武器"功成身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2009年国庆阅兵登场的"新型"武器如今已经"过时",它们这次"让路"给更先进的装备,显示中国军备在短短六年内,实现了整体战力的大幅提升。
在2009年闪亮登场,而今悄然"功成身退"的武器至少有七款:
一、96A主战坦克。在1999年和2009年两次大阅兵中,96A都排在第二列的主力装备,但今年阅兵却由最新的99A主战坦克取代。99A是解放军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拥有强大火力、强劲的1500马力发动机、灵活的机动性,以及现代战争越来越看重的信息化能力,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享有"陆战之王"的美誉。美国将99A坦克列为中国最致命的五种新装备之首,德国则将之列为世界最强十大坦克之一。
二、红箭-9反坦克导弹。同样曾两次亮相国庆阅兵的红箭-9,这次被更新的红箭-10"逼退"。红箭-9虽曾是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导弹,但它的体积过大,已无法满足现代需求。相比之下,红箭-10的射程翻倍,可隔山飞行,能攻顶打击,弹量还多一倍。
三、PGZ-04A自行高炮。也曾两度在国庆阅兵登场,与替代者PGZ-07比较,其性能显然已排不上名次了。PGZ-04A口径只有25毫米,射程短、威力小,而PGZ-07的口径增大为35毫米,射程和威力也更上一层楼。
四、东风-11A近程地地导弹。这款今年退场的武器,射程仅有几百公里,其军事地位因此正被巡航导弹和高精度远程火箭炮替换。接替者是东风-10巡航导弹,属于战术武器,一旦开战很可能就是首个杀向敌人的"开罐器"。
五、PTL-02式100毫米轮式突击炮。PTL-02采用的仍是6x6轮式布局,无论底盘性能或武器性能,都输给采用8x8布局的替代者——ZTL-09式105毫米轮式突击炮。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战略机动能力远比单纯强大的火力和装甲更重要,而ZTL-09可为快速反应部队提供更强的战力。
六、红箭-73反坦克导弹。这并不是一款单独参阅的装备,在2009年曾作为ZBD-03式伞兵战车、ZBL-09式轮式步兵战车等战车的配套武器登场。此次阅兵式上参阅的伞兵战车和步兵战车都淘汰了红箭-73,说明它的性能已跟不上时代步伐。
七、PLL-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这款武器在中国陆军的地位其实非常重要,射程远且后坐力较小,配备了火控系统,改善了自行炮的操作性能,减轻了战斗人员的作战强度和对战术技术保障的依赖,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服役不到十年的PLL-07从大阅兵上消失,在一定意义上彰显出,比它更新更强的武器还有很多很多。
从上述七款无缘抗战胜利阅兵的利器可看出,中国军工技术近年突飞猛进。才六年就"落伍"的军备也表明,解放军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徐光裕:中国军备整体水平只不过是世界二流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徐光裕退役将军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中国的武器技术装备的确实现了提升,部分军备如99A主战坦克的性能,可媲美德国豹2坦克和美国M1A2坦克,跻身世界一流。
尽管如此,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部长的徐光裕提醒说,从一个客观冷静的角度来看,中国军备的整体水平只不过是世界二流。
徐光裕举例,许多信息化设备、无人机、舰艇等等,仍然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我们的航母也还是一个试验舰、训练舰和科研舰。"
他又说,中国的单兵系统也未达到西方尖端水平,与法国从头到脚四万元(美元,下同,约5万6550新元)的整套单兵设备比较,中国解放军的系统还做不到类似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询及中国军备需多久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徐光裕没正面回应。他说:"这还需进一步努力。"
西方舆论:中国军事透明有待改进
虽然中国在九三胜利日大阅兵中亮出了许多一直保密的"看家宝",展示了解放军的开放与自信,但不少眼尖的军迷发现,军方并未拿出全部"家当",表明军队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而在一些西方舆论看来,中国军事透明仍有待改进。
七款"秘密"武器没亮相
本报记者梳理了此次未在阅兵场上露面的"秘密"武器,其中最让军迷失望的有以下七款。
一、东风-41战略导弹。中国官方从未直接证实东风-41的研发进展,并指西方媒体近年的相关报道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公开资料显示,这个中国最神秘的武器也最具威慑力,于1984年立项研发,并在2012年首次试射。东风-41可用车辆运载于公路机动移动,变更部署地点。它也具备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的能力,能突破反导系统拦截,最大射程据称可达1万4000公里,足以覆盖美国全境。
二、高超音速飞行器WU-14。有关这款神秘武器的公开信息相当有限,外界目前只能凭借官方至今开展的五次试射推断其设计和性能。据称,WU-14由长征-2运载火箭携带,滑翔速度在10倍声速左右,在试飞中展示了强大的机动能力,可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美国去年底曾宣称,一旦中国完成部署,WU-14将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对世界任何地方发动攻击。
三、歼-20战机。作为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机(俄罗斯和部分中国媒体称第五代),歼-20据称已开始移交空军试训基地部队,可能在几年内就会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11年1月11日,就在美国时任防长盖茨会见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前几个小时,歼-20在众多军迷的见证下高调首飞成功,搅动各方神经。一般相信,歼-20的航程超过了美军现役隐形战机F-22,将使中国进入世界航空的第一梯队,有望成为F-22的真正对手。
四、歼-31战机。这是继歼-20后,中国成功试飞的第二款隐形战机,标志着中国成为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第四代战机原型机的国家。有军事专家分析,歼-31的定位与美国的F-35战机类似,它将与重型战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
五、直-20直升机。由于外形轮廓酷似美军"黑鹰"直升机,直-20被军迷称为中国版"黑鹰"。据知,直-20将用于运送突击部队到作战最前线,是一种"飞行步兵输送车"。它可提升解放军空中突击能力,也能担负运输任务,并有可能发展为航母舰载机,从而填补海陆空三军的多项空白。
六、红旗-19反导导弹。据知,红旗-19导弹概念类似美国尚未研制成功的"增程型THAAD"导弹,具备攻击低轨道目标的能力,也能用来对付弹道导弹,尤其是具有中段拦截洲际导弹的能力。
七、鹰击-18反舰导弹。公开资料显示,鹰击-18除可舰载垂直发射外,也可由潜艇发射,其攻击效果和舰载发射基本一致。这有望增强中国在具有争议地区上空的对海打击能力,也使中国有能力击沉美国海军的航母。
徐光裕:中国低调的弱势透明务实
针对不少军迷对军方没展示上述武器装备深感遗憾,以及西方舆论对中国军事不够透明的批评,徐光裕受访时直言:"着什么急啊?"
他向本报分析,这些军备都尚未列装,没正式入役,一些也还在测试阶段,因此没登场,彰显中国实行的是"弱势透明"的模式。
按照徐光裕的归纳,军事透明可分为强势透明和弱势透明。前者是指包括美国在内的强国所喜欢的军事力量透明,它们一有新技术武器出现就会大肆宣传,或大搞军事演习以显示"肌肉"和"力量",以此来威慑其他国家。
至于弱势透明,由于弱国没那么多的"肌肉"和那么强的"力量",它们就需保持适当的隐秘,以此使攻者产生疑虑,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徐光裕说:"中国低调的弱势透明因此是务实的。"
专家分析:军事部署凸显防御能力
除观察中国军力的提升外,外界也能从这次九三抗战胜利阅兵展出的武器,分析中国以怎样的军事部署应对安全威胁的战略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受访时以东风-21D反舰导弹为例说,这件装备实现海上作战这种颠覆性战法,即以陆上基地(简称陆基)的中远程导弹应对航母编队构成的威胁。
王湘穗分析,以前航母可能面对来自陆基或舰基航空兵的威胁,如今也面临陆基导弹的攻击,这是美国和其他军事力量从未碰过的新战略。他说:"这意味着陆地上的长矛更长,可以戳穿航母的防空网,从而化解航母对于陆地的威胁。"
他进一步解释,东风-21D的射程将迫使航母必须部署在打击范围之外,而受到舰载机航程的限制,舰载机就过不着,促使美军难以落实由海向陆的战略。
王湘穗说,这也是美国所谓的"拒止战略",即中国借助东风-21D的实力,使美国航母战斗群"拒止"在中国核心利益范围之外。
在他看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海陆的力量格局。因为在这个情况下,陆上打击力量获得了比海上更大的优势,原因是航母在海上会沉,在陆地则不会。
"这是美国为什么会对这个东风-21D非常挠头的原因,因为这项技术改变了很长时间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方式。"
美国为此提出了"反拒止战略"和"海空一体战",而中国也相应地研发东风-26中远程导弹等。
王湘穗:中国武器研发具针对性
王湘穗强调,中国的战略恰恰凸显的是防御能力,而非进攻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武器的发展具有针对性,主要用来提高对领土主权、自己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护卫,并抵御对中国主权、统一、完整的威胁。他说,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并不一味地跟在美国后头,而是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自主研制,"够用就好"。
他接着补充,具针对性的战略也能降低成本来实现安全目标,并且提高军事效率,中国军方也因此有条件在未来三年裁军30万人。
中国军备朝建立跨军种作战体系研发
这次阅兵也显露解放军作战理念的变化,尤其是日益重视联合作战的能力,预示军队将迎来这方面的改革。
王湘穗以陆军为例指出,以往陆军更多依靠步兵、坦克,但中国观察到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通过一架武装直升机即可攻击数十辆坦克的成功经验后,发现一树之高的空间也是未来的争夺重点,而武装直升机的作用也就越发重要。
他说,此次在大阅兵亮相的直升机群,表明解放军已将陆空联合作战模式加以实践。
至于海上军力,解放军业已部署了两栖突击车。据介绍,这次阅兵就由素有"陆上猛虎、海上蛟龙"之称的海军陆战队,组织05A式两栖突击车方队受阅。
许多军备的信息化、自动化,意味着军方正为日后建立跨军种一体化作战体系铺路。这必然涉及当前指挥结构的改革,而且力度预计不小。
徐光裕认为,下来改革的挑战将来自两方面,一是官兵在思想上的惯性,二是官兵的实际利益问题。
为此,徐光裕研判,军方下来除了妥善处理善后问题外,也会继续加强教育和宣传,让全军对眼前改革任务的必要性达成共识。"首先要把人的思想弄通了,好多事情做起来就会比较方便。"
此外,徐光裕认为,军方必须为今后的改革做好充分、详细的研究和认证,才能确保成功率高。他说:"这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