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杂交水稻之父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满园春色关不住。 自从1978年《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介,介绍和宣传中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之后,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和兴趣,使一度冷却下来的研究,又重新升温,呈现出新一轮的杂交水稻研究热。
曾经导引绿色革命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1972年,育成带有台中本地1号胞质的朋克哈里203不育系,但因自然异交率低,秆高,效果不尽如人意,于 是停止了研究。
得知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成果,重新燃起他们的愿望。1978年,该所所长布来迪亲自到我国湖南参观杂交水稻,并邀请袁隆平到该所讲习。 1979年,从热带农业国际研究所调回的福马尔博士与该所植物育种系主任库斯博士合作,重新开始一度中断的研究工作,引进包括中国育成的数种胞质不育材 料,进行测交、转育,并探讨某些基本理论。
研究的重点是我国已经解决了的三个基本问题:"三系"配套、杂种优势和制种。
他从我国引进两个不育系威20A和 珍汕97A,在保持系和不育系同时播插,开花期不割叶、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条件下,分别获得相对于保持系的19.0%和28.2%的结实率。充分证明我 国选育的"野败"型不育系,在热带地区同样表现出不育性稳定与异交结实好的特点。
继菲律宾之后,埃及、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泰国、柬埔寨、印尼、美国等国也相继引种,均收到类似的结果。这足以证明,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优良性状和广泛的适应性。
1979年4月,袁隆平应邀出席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科学年会。这位来自洞诞湖畔土生土长的专家首次出国,首次见识外国的精彩世界,也是首次向几十位学而有 成、术业专攻的专家学者报告,心情当然很不平静。
在一阵掌声中他走上讲台,微笑地向各位点点头,开始了《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不是形势 报告,也不是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时间短暂,言简意赅,说清技术要点,几句话点明主题,亮出结论和建议,让与会者像吃到中国的饺子一样,一口就尝到鲜。
袁隆平语调平和,声音洪亮,从1964年在洞庭早籼稻中发现败育型雄性不育株讲起,系统介绍了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出强优组合,1976年大面积推广。
最后说: 中国杂交水稻的生产实践和大量研究结果都已表明,自花授粉的作物——水稻,只要亲本选配得当,杂种一般都具有明显优势。两个亲本在遗传上要有差异,它们 的亲缘关系要远,或者生态类型要不同。
这样的亲本才能造成较强的生活力,才能获得超亲或高超亲的优势。经过反复试验比较,杂交水稻有三个明显特性:一是根 系发达,功能旺盛,养分积累运转协调,吸收能力强而持久;二是长势茁壮、繁茂、分蘖力强,营养增长快;三是穗大粒多,一般平均每穗150—200粒,显著 超过双亲。
每亩18—20万穗,产量超过千斤。 求实,是科学飞腾的翅膀。与会的各国水稻专家听过之后不断点头称是。
讨论中,所长布来迪又谈了个人访华观感。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水稻专家有言有行,有理有据,在研究成果和生产成果,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是的,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主将袁隆平,从1960年发现"鹤立鸡群"的现象之后,一直在苦苦求索,从实践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的机会,从理论上不放 过任何一个有益的观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终于攀上杂交水稻的世界高峰。
在繁忙紧张的教学、研究之余,自1960年来,先后发表《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 理论》等十几篇论文,编写了《杂交水稻》等几倍著作,其中《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用英文写成。
1980年10月,袁隆平再次去菲律宾国 际水稻研究所,已不是参加学术会议的代表,而是以中国杂交水稻专家身份与该所进行合作研究。
就在这一时间,在该所工作的印度科学家魏迈尼博士,深为袁隆平 的成就所打动,在菲律宾农业杂志上,写了一篇介绍中国杂交水稻的文章,并配了一幅袁隆平的照片。
照片下面的说明写道: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一个国际权威研究机构的外国学者,用准确无误的语言为一个中国科学家这样命名,在国际上十分罕见。作为首开"东方魔稻"先河的袁隆平,接受这种评价和命 名,也顺理成章、当之无愧。
早在学生时代,从教科书和各种报纸杂志上,他看过不少"世界之父"的报道,但他从未把"之父"与自己的名字联在一起。他把这份 杂志捧在手中,面向祖国深施一礼,他感谢祖国,感谢母校,感谢风雨同舟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