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徐宝璜 从《新闻学》中浅析徐宝璜的新闻思想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闻纸之职务即报纸的职能.徐宝璜先生从六个方面对报纸的职务进行了概括: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灌输知识,提供道德以及振兴商业.徐先生认为报纸应当力求供给新

新闻纸之职务即报纸的职能。徐宝璜先生从六个方面对报纸的职务进行了概括: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灌输知识,提供道德以及振兴商业。徐先生认为报纸应当力求供给新闻,不能作假新闻,而且新闻不能因为威逼利诱或者个人关系而变得不真实。徐宝璜先生把新闻报道的范围进行了扩大,他认为新闻的范围要包括国内和国外,不仅要报道政治上的大事,而且也要报道社会上的要闻。

在代表舆论方面,徐先生是这么认为的:昔则仅为对于政府而代表国民之舆论也,今则又应对世界而代表国人之舆论。[2]现在我们说得更多的是引导舆论,报纸等媒体根据篇幅、笔墨的多少来引导部分舆论。推广至今,传媒不仅仅是政府的喉舌,代表政府发表言论,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道桥梁。

譬如在重大国际事件中,中国对内可以通过媒介进行客观报道,对外可以代表本国立场,不至于外媒独断,一种言论占据世界。

清末维新派办报中,报人陈炽曾对清政府压制国人办报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与批评,并说桀犬吠尧,各为其主,国之利器,不可假人。[3]也就是说任何报纸都有偏向自己的立场,办报纸这样的活动不可以借予他人。每个国家都有偏向自己利益的立场言论,要想在世界舆论面前站稳脚跟,更需要利用本国传媒表明自身立场和合法权益。

至于创造舆论方面,徐宝璜先生认为报纸应当站立在社会舆论前,创造正当的舆论。徐宝璜先生强调新闻学者,以养成良好新闻记者,并导新闻事业于正轨为职业者也。这一点和西方传播学理论议程设置有相似之处,媒体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但是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这就要求媒体至少要保证创造的舆论有正确的导向,内容真实客观。

2 关于新闻采集的论述

徐宝璜先生将新闻采集之人分为三类:采集本埠新闻的人、采集外埠新闻的人和采集特别新闻的特别访员。徐先生对采集的方法进行了细分和举例,比如因人访问的方法,因事访问的方法以及采集报告集会的方法等。其中他对访员的资格做了详细的概括。

徐宝璜先生指的访员是兼具采集与编辑于一身的新闻人员,他认为这些人员应当具备敏捷、勤勉、正确、知人性、有强健之记忆力和有至广或至深之知识的重要品质。这六个重要资格对于现在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来说都是亟需具备的良好品格。

新闻之所以新,那是在于它的时效性,丢失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大部分价值,追求记者的敏捷是对于记者速度和反应上的要求,这就要求记者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时,能够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到达现场,得到第一手信息。

同时要迅速成稿发回报社或电视台,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呈现在公众面前。记者要勤勉,要有不怕苦、勇敢的精神,具备至广或至深之知识。发挥个人的长处,在提高新闻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多补充人文社会知识。

3 关于新闻之题目的论述

对于新闻题目的探讨,徐先生说拟题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并详细举例该如何为不同的新闻拟题目,为当时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范本。新闻题目可以理解为整篇新闻的概括,有的读者只看新闻题目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新闻题目的制作应力求鲜明、生动,题目好坏在吸引受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量猛增的社会中,如何吸引受众的眼球是众多媒体着重考虑的问题。有种现象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注意,许多新闻题目采用夸大或者片面的词语来吸引受众阅读、观看。新闻题目的含义往往令人费解、误解,有题目以偏概全、滥用生词或者夸大其词等。[4]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拟写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恰当用词,表意清楚。

4 关于新闻纸之广告的论述

徐宝璜先生认为广告有利于报纸打开销路,创造收益,同时我们也应不失道德地刊登广告。他认为只有经济独立,报纸才有独立的思想。这点和西方独立报刊发展类似,西方独立报刊认为,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

如今报纸的销售和盈利模式大概是这样的,一方面它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读者出售报纸,另一方面它又把报纸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卖给广告商,从中获得广告收益。[5]报纸向来是以广告收入来维持经营获取收益的,这是保持报纸稳定持续发展所必要的,但是在刊登广告时,媒体应当有辨别能力,不能刊登或者播报违法、欺诈性广告损害公众利益。

广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报纸的认可程度。对于现在的纸质、电视、网络等媒体,在控制广告数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广告的质量,媒体的广告往往体现着媒体的品味,媒体应当传播品质较高的广告,使广告效用更大地落到实处,进而良性循环发展,增加媒体收益。

5 结论

总而言之,徐宝璜先生在《新闻学》一书中提出了诸多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值得如今的新闻工作者借鉴与学习。虽然书中写到的部分新闻思想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瑕不掩瑜,他的高瞻远瞩,使其思想仍对现在的新闻界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