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将军 31位开国将军为何曾改名换姓 华楠将军原名曝光
编者按: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或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或因上级的指示,或为不连累亲友,或为明志,或为了纪念友人等等,一些开国将军曾在不同时期改名换姓,并沿用终生。
甘泗淇,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去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改叫甘泗淇。1930年回国。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党代表、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后曾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诤,原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1930年12月30日,在国民党第十八师当报务员的吴人鉴随军进攻井冈山被俘后,带头报名参加了红军。为纪念新生和表达投身革命的决心,以“诤言笃信,刚直不阿”中的“诤”字自勉,吴人鉴改叫王诤。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参加了长征。后曾任电信总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黄火星,江西抚州人,生父姓陈,7岁时随父母、弟弟一起逃难至景德镇。因母亲亡故无钱安葬,被卖身给瓷器工人黄聚发为子,取名黄火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改名黄火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第二纵队政委等职。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维,原名邹维濬,江西省南昌市施窑村人。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信学校教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总队报务主任,红五军团司令部无线电第三分队队长,红四方面军第二纵队电台分队长,红三十一军无线电台队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无线电台大队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第三科科长,太行军区第四支队副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第七旅政委,二野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政委。
参加了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通信教授会主任,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洪水,原名武元博,出生于越南河内市。1925年到广州并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广州起义。洪水这个名字是1928年在东江游击队担任连政委时改的。当时他有个中国名字叫鸿秀。同志们认为这个名字太女性化,他自己对这个名字也不满意。
有一次,他看到国民党一张传单上把红军说成是洪水猛兽。他觉得对敌人来说,自己就是要当“洪水猛兽”,吞噬一切反动派,遂改名洪水。后曾任中央苏区工农剧社社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后曾任中共晋东北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45年回到越南。1950年再到中国。曾任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患癌症后回越南,在河内病逝。
陶勇,原名张道庸,安徽霍邱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团长等职。参加了长征。1939年,张道庸来江南敌后,陈毅认为他的名字有点封建色彩,就说:“前面去掉一个‘张’字,剩下两个字,我给你起个和‘道庸’音韵的两个字--陶勇。
姓陶名勇,乐陶陶的‘陶’,勇敢的‘勇’,你看怎么样?”张道庸欣然同意,从此便改叫陶勇。后曾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7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江峰,原名牛永和,参加革命后改名江峰,河北围场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总校第二大队政治教育干事、冀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白天,原名魏巍,湖南隆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军参谋长。1937年赴延安考察,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1940年6月因处境危险而脱离国民党军队,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参加八路军,并改叫“白天”,寓意为冲破黑暗,迎来光明。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八路军前委参谋处处长、解放军第六十军副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川西军区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雷平,原名邵泽普,参加革命后改名张雷平,江苏沛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泰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江都县委书记、苏中第一地委组织部部长、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八十七团政委、华东军区警备第十五旅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治部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政治部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吉合,原名田德修,河南郾城人。1925年赴苏联入基辅红军军官学校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吉合”是田德修在苏联留学时用的学名,全称“吉合诺夫”。1931年回国后,为适应国情,减少麻烦,田德修就改叫“吉合”。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西北特委军事部部长、绥远省委组织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东部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英,原名黄文荃,广西灵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学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38年,黄文荃作为党员骨干被抽调到新四军工作后,改叫张英,担任京沪线路东特委组织部部长。后曾任京沪线路东特委书记、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二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驻瑞士联邦公使馆武官、总参谋部第二部副部长兼外国语文学院院长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周吉一,原名李松立,河南许昌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被派到反复无常的军阀石友三的第六十九军。为了适应地下工作的需要,出发前改了姓名。他想起参加革命的启蒙人,即中学语文老师周子凡,于是就改叫周吉一,“吉一”是从周字演化出来的。后曾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王文,原名宋明波,参加革命后改名王文,天津蓟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东抗日联军第十六总队大队政委、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第二旅副政委、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三八师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司法部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副主任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石敬平,原名李梓荣,参见革命后改名石敬平,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团政治部译电员。参加了长征。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军委第一局科长、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副处长、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总参谋部第三部第九局局长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余潜,原名于焕堂,河南滑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约在1938年底1939年初,于焕堂由延安去河南竹沟工作前夕,组织上要求河南籍的同志都要把名字改一下,遂改叫余潜。后曾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团政治处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中南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二十一步兵学校政委、四川省军区政委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汪易,原名王善德,四川阆中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善德改“汪易”之姓名,是为了纪念两位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那是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的长征途中,与王善德一起参加红军的同村好友汪伦山、易天润在一次战斗中相继牺牲,王善德为了永远怀念这两位亲密战友,就用两位好友的姓“汪”“易”做自己的姓名。
后曾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三师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兴中,原名赖庆尧,参加革命后改名兴中,江西崇义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班长,直属通信连排长。后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十大队连长、晋绥军区直属第二十七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师长、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校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光辉,原名吴广生,湖南平江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民运干事等职。长征途中的1935年9月20日,在甘肃南部岷县的哈达铺,中央红军正式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后,吴广生被从团里调配到基层部队。
后在一次战斗中与部队离散了。1936年10月的一天找到队伍后,改姓名为李光辉。后曾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光,原名赵金城,参加革命后改名朱光,山东聊城人。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副团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后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炮兵办公室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长、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基建工程兵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龙道权,原名段士俊,江西永新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被调到红五十四师政工训练队当学员,当时红五十四师师部计划等其毕业后派到白区去当地下交通员,叫他改姓换名,由段士俊改名叫龙道权。后曾任红五军团保卫局第二科副科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后曾任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州军区空军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如三,原名郭万镒,参加革命后改名张如三,内蒙古萨县(今包头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营教导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旅副政委、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第九步兵学校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汉丞,原名杨业龙,湖北麻城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37年8月来到山西省五台县,被分配到“决死三纵队”。为安全和保密起见,我党在“决死三纵队”的秘密负责人杨献珍和戎子和要他改换姓名。
戎子和说:“我想名字改叫汉丞吧,意为中国的丞相辅助我们共产党成就解放全人类这个大业。”因他的母亲姓张,杨献珍就为他起名为“张汉丞”。后曾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分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贺健,原名喻安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后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第四团团长等职。1938年,组织上派他到山西做友军的工作,根据斗争的需要,将喻安良改名为贺健。完成工作任务后,他没有把名字再改过来,将“贺健”一名沿用终生。后曾任华东野战军第十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史进前,原名蒲恒温,参加革命后改名史进前,山西定襄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区队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第二科科长、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三师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三师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黎原,原名关俊彦,河南息县人。1937年毕业于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被分配到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师。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教导营任参谋长和副营长期间,改叫黎原。
改名的原因是因脱离国民党部队,有了重新做人的感觉。后曾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师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基本建设工程兵副主任等职。是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范明,原名郝克勇,陕西临潼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任中共工委书记。1942年回到延安后,在晋见毛泽东时,毛泽东突然问他的舅舅姓啥?他回答说“姓范”后,毛泽东说:“好,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范明吧!
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必须改名换姓。”后曾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藏军区第一副政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江文,原名陈辉侃,湖南浏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上级决定党、团员改名时,陈辉侃便改随祖母姓江,名“腾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39年5月随八路军第一二○师到冀中,改叫“江文”,并一直使用。后曾任东北军区通信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参谋部通信兵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肖友明,原名谢华生,参加革命后改名肖友明,湖南攸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后曾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1964晋升为少将军衔。
文击,原名刘树堂,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文击,河北霸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延安炮兵学校大队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第一师副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炮兵学院副院长、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耀文,原名张锡绅,山东荣成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在荣成做国民党县武装的策反工作,受到国民党县政府的通缉,故在奔赴革命队伍的途中,更姓名为“李耀文”,并从那以后一直沿用。后曾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政委等职。是中共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