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桂荣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名家李月群和著名弦师罗学发合作演出
李月群,河北省霸州市人,现担任霸州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廊坊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廊坊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李月群自述
李月群:我今年34岁,从小就喜欢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特别是戏曲和曲艺。小时候,收音机是我最最亲密的伙伴,我每天放学回家以后,总是一边帮妈妈做家务,一边就会沉浸在收音机播放出的那些悠扬婉转的曲调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一边打鼓一边演唱的曲艺,后来慢慢的我分辨出了京韵,西河以及京剧,评剧,越剧等等,,我深深地被它吸引着。
后来我渐渐知道了艳桂荣,骆玉笙,阎秋霞,小岚云,姚雪芬等等这些老艺术家,并知道了他们分别是什么流派以及他们的拿手作品。
于是我就由爱听到爱学,由爱学到爱唱。可是节目并不是每天都可以听到,我也慢慢的长大了,除了学习还有家里的活计,那时候家里很穷,每天放学不管是家里地里,都有做不完的活,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听广播,所以听到一次就越发显得更加珍贵。
有一次,我在我们霸州市里用我身上仅有的5元钱,那也是我1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盘艳桂荣老师的录音带,是《呼家将》的片段。
我真的如获至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学会。可是真正的学起来,我才知道它的曲调听起来是那样优美动听,可是学起来却无论如何也找不着调,我就反反复复的听反反复复的唱,然后录下来自己在听再比较,找到不同点然后在听录音再改正,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这盘磁带上的所有唱段。于是我就买了很多骆玉笙的,阎秋霞的,小岚云的,姚雪芬的,艳桂荣的,刘春爱的光盘,自己慢慢的学。
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我也慢慢的学会了一些段子,有骆派的《剑阁闻铃》《红梅阁》,白派的《探晴雯》《黛玉焚稿》,特别是艳老的西河大鼓学会的最多还有部分小岚云的唱段。
我曾经先后5次来天津找艳桂荣老师,准备拜师学艺,可是因为我是外地人对天津特别陌生,几次来都没有找到艳老,我就给电台、电视台、曲协甚至于114查号台打电话询问艳老的消息,可都没有结果。后来我结识了艳老的弦师罗学发老师和艳老的弟子纪永芬老师,他们听了我的演唱,觉得我真的很酷似艳老,并且得知我的求艺经过,于是协同艳老的弟子和家人把我领到了艳老的坟前磕头拜师,我终于在艳老去世一周年以后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的艳派西河的传人。
也正是这一年,我参加了天津电视台的名牌栏目《鱼龙百戏》,我表演了西河大鼓《杨金花夺印》并由此得了周擂主,当时刘春爱老师正是我的评委,我的嗓音给刘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刘老师对我演唱的骆派京韵非常喜欢,由此我结识了刘老师。
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月群,你的嗓音很有特色,天赋条件很好,演唱的已经很到位了,但是还有不足。希望你好好地学习艳派西河和骆派京韵,我会尽我所能的帮助你,教导你!
”。听了老师的鼓励,我很受感动。于是在以后的几年里,刘老师经常在电话里给我讲解每句唱的技巧,每个字的行腔吐字的标准,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不管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认认真真的讲,从不说累。
就这样,在漫长而短暂的五年里,在刘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真真正正的学到了很多骆派京韵的精髓。今年在刘春爱老师从艺五十周年的辉煌时刻,我和其他七位师姐妹师兄一道,幸福的拜在了刘春爱老师的门下,成为了一名骆派京韵传人。
今后我一定不会辜负刘老师给予我的期望,不会辜负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的厚望。认认真真的学习骆派京韵和艳派西河,用我的实际成绩回报恩师,回报观众。为了曲艺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发挥出我的一份光,一份热!
附: 2006年表演的《杨金花夺印》获天津台“鱼龙百戏”节目周擂主; 2006年表演的《朱老巩大闹河神庙》获得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观众最喜爱的十大擂主 2006—2010年连续五年被评为霸州市先进文艺工作者 2006加入廊坊市曲艺家协会并于当年担任理事 2007年被选为霸州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 2007年作为廊坊市文化人物代表参加由廊坊电台,河北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广播网共同举办的“走进廊坊”节目; 2008年参加由廊坊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魂牵梦绕艳西河-----访艳桂荣身后传人李月群”,此节目获得2008年广播文艺节目专家创新评析{即第十届专家奖}曲艺类节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