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漱石华东局 饶漱石前半生:湮没在党史中的华东王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5年3月2日,一位72岁老者病死在北京,他的名字叫饶漱石.这个名字往往与"反党同盟"联系在一起.27年以后,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正式给饶漱石立了传,并在传记前言写道:"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的发展及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饶漱石作为中央代表团成员.江西省委特派员到赣东北巡视工作.他和方志敏为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和组建红

1975年3月2日,一位72岁老者病死在北京,他的名字叫饶漱石。这个名字往往与“反党同盟”联系在一起。27年以后,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正式给饶漱石立了传,并在传记前言写道:“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的发展及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

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饶漱石作为中央代表团成员、江西省委特派员到赣东北巡视工作。他和方志敏为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和组建红十军奠定了基础。1929年饶漱石到东北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并一度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曾一度为饶的部下)。

饶曾负责组织了营救刘少奇的活动,并取得成功。1930年4月,饶漱石因所谓“满洲破坏案”,被逮捕入狱,内定为枪决,后经党组织派人做张学良的工作,才改为监禁。“九一八”事变后,饶漱石和赵尚志等人一同被党组织营救出狱。

党内少有的国际政治活动家

1935年至1938年,饶漱石被派到苏联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外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他穿梭于法国、英国和美国,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在海外华侨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八路军、新四军募集了大量钱物。1938年2月,饶漱石出席了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为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饶漱石主动要求回国参加抗日救国斗争。1940年6月被中央派到皖南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协助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项英工作。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项英、周子昆遇害。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由叶挺、饶漱石负责。

饶漱石以党的名义,请叶挺下山同国民党谈判。饶说,只要能活着出去,他可以向中央作证。叶挺最终听从了饶的劝告,带了身边的人员去谈判,为新四军军部将士突围赢得了时间,保护了一大批新四军的骨干力量。

饶漱石见叶挺一去不返,知道凶多吉少,就组织人员分头突围。他被国民党士兵抓住后,用身上的银元贿赂抓他的士兵,得以逃脱,历尽艰险来到上海。皖南事变,饶漱石体现了他过人的胆识,由此奠定了他在新四军的地位。

1946年春,饶漱石和周恩来、叶剑英、罗瑞卿同为北平军调部的中共代表,饶任书记,主持军调部工作。并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和美国代表白鲁德、国民党代表赵家骧等飞往沈阳,参与国共东北停战协调。当时,我军还没有实行军衔制,为便于同国民党军方代表进行平等工作,我军派往各地代表被临时授予军衔,沈阳代表饶漱石为中将,而陈赓、许光达等人仅被授予少将军衔,由此可见,饶漱石当时在我党我军地位非常之高。

当时授予中将的只有周恩来、叶剑英、罗瑞卿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主政华东局

1946年10月,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仍兼任中共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1948年5月陈毅调中原局任副书记兼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后,华野在军事上的排名为饶漱石、粟裕。

新中国成立后,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并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在此期间,饶漱石领导的华东地区的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饶漱石坚决反对在土改和“镇反”工作中的过“左”行为,在制定和处理地主阶级及与土地有关的工商业者的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划分阶级成分、土改干部的纪律、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有独到之处。

他还多次以上海特殊为由抵制来自上面的一些“左”的指示。

在治理上海的工作中,他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团结民主人士,对上海的资本家及工商界人士采取了一系列比较宽容的政策,第一个把私营业主称为工商业家,第一个主张不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第一个提出解决农民富裕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工业。为发展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镇反”运动中,饶漱石承受了来自中央的压力,最大限度避免了滥杀无辜。在全国各地都大开杀戒的时候,《人民日报》公开批评上海方面在杀人问题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饶漱石仍持慎重观望态度,为此,他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

那么,在新中国的开国功臣中,饶漱石应当具有什么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人根据中国的行政格局,称中国有“五王”:高岗为东北王,饶漱石为华东王,彭德怀为西北王,林彪为中南王,邓小平为西南王。饶漱石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摘编自《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