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顿 谢谢你从我的世界路过
上周耐不住安利,自己跑去看了《滚蛋吧!肿瘤君》。本人也算是熊顿的半个漫画迷,漫画看完哭得稀里哗啦,于是也很想借观影的机会,怀念下她。不过勾起我写稿欲望的,是因为电影散场在电梯里的时候,听见有对情侣窃窃私语,“这个是不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男生犹豫,“是……吧……”
虽然熊顿在微博上很红,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即使这部电影是改编自她的故事,但大家对她还是一无所知。
当下觉得有点不公平呢。
于是就想写点东西纪念下……
关于熊顿
熊顿本名项瑶,是一名北漂,熊顿的名字来源于她本人很喜欢和熊相关的东西,以及科学家牛顿。她在北京从事的是广告行业,但却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2011年8月21日,她在家晕倒了,被室友艾米送到了医院,接着被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在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前10位。NHL病变是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的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为了打发住院期间的无聊,2012年2月16日,熊顿将自己的经历绘成漫画放在天涯上,引起大批网友围观,还记得当时在微博有人怀疑她谎报病史,直到她晒出自己带帽的光头照谣言才停息。
住院前
一开始,她的关注重点却在“不应该裸睡的”……
在艾米和老正送她到医院后,大家都在揪心她的病情,她却一个劲盯着貌美如花的梁医生流哈喇子。
因为自己独自在外打拼,熊顿和所有远离父母的人一样,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一开始她就不准备给爸妈说,但是还是被朋友偷偷打电话给爸爸,结果被她爹一句“骗子!”轻松打发,电影里面完整还原了这个情节,影院的人都看得挺乐呵。
尽管做了胸腔穿刺,发现自己胸膛里面有个巨大的肿物,为此每天喘不过气,面部浮肿。但熊顿还是嘻嘻哈哈,她在漫画里面写到,“我对得病这件事一直没有太在意,倒不是因为我心理素质高,而是没感受到疾病的可怕。”
于是就有了在电影中,得知自己不是白血病而是肿瘤的熊顿,面对老友们担忧惆怅的表情,做了一个手切脖子嘎嘣脆的动作,“肿瘤嘛,切掉啦~”
讲真,从熊顿微博的字里行间,一点都感受不到她正在遭遇的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会让人忽略她是一个病人。即使她偶尔抱怨自己吃药后副作用引起的呕吐、掉发等,在很多人眼中也只是类似“大姨妈来了人人都会这样啦~”的即视感。
因为,熊顿不管发生什么,都坚信,一切都会好的!
回到电影
虽然对白百合无感,但还是被其演技折服,她完整地还原了熊顿乐观、开朗的性格,并自嘲自己是“二姐”。面对吴彦祖扮演的帅气梁医生上下其手的部分,也是为很多女屌丝逆袭男神展示了正确方法。
不过电影中最感动我的,要属结尾部分,当熊顿和妈妈一起躺在病床上,熊顿开始情不自禁抚摸妈妈的嘴唇时,我就忍不住泪如泉涌,熊顿在漫画中提过,她从小就要摸着妈妈的嘴唇睡觉才有安全感。当电影中,熊顿忐忑不安地轻声问妈妈是否知道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的时候,影院抽泣一片,所有人和她一样,都知道死神对她吹响了最后的集合哨。
看完整片,我觉得这就是熊顿的风格,就像台词写得那样——“哪怕是冲动,也就是后悔一阵子,但要是活得太怂呢,就会后悔一辈子。”
但电影里的熊顿和真实的她其实有些出入:
一是人物设计。把熊顿塑造成了一个“傻白甜”,其实真实的熊顿给人感觉非常温暖,而且很贴心,从她微博发布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
二是配角性格。电影中,熊顿和艾米吵架那个地方真是不能忍,艾米是熊顿在外的依靠,多次陪她去医院化疗,熊顿也经常因为不适会吐艾米一身,熊顿最后一条微博就是关于艾米的,而艾米在熊顿走了这么久,还是会经常“想她”;
三是太多的动漫场景设计。可能导演是想借此作为人物内心写照的一个夸张呈现,模仿《来自星星的你》那段也算是神来之笔,但总体说来,个人觉得场次太多,显得有些累赘。
也许,这就是艺术和生活的不同点吧。
离开
2012年11月16日,在坚持治疗一年多后,熊顿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时候离开了。至今,微博上每天都有人去给她的微博留言,感谢她给自己带来的力量。
在熊顿走后,白领体检风潮达到高峰,因为大家都开始注意到平时没有留意过的生活恶习,比如熬夜,比如暴饮暴食,比如三餐不规律,比如老是在夜晚生气,导致心情郁积……等生病后才幡然醒悟就再也来不及。
感谢熊顿,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不仅仅是乐观,也不仅仅是逗比,而是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和谐”——如果它没办法按照你想象的方式进行,那么就洒脱一点,随它去吧。
熊顿在去世前两周录制了《鲁豫有约》,尽管因为生病而发胖,但是乐观逗比的性格一点都没有变。
最后,写给熊顿:
谢谢你从我的世界路过,永远提醒我要笑对生活,祝你在天堂安好~下辈子也请一定要这么快乐!
本文节选于《熊顿,谢谢你从我的世界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