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计量 卫计委医院评审办陈晓红:医院评价需要“世界杯裁判”
眼下,巴西世界杯鏖战正酣。突然回忆起,自己在职时每日工作忙碌,无论多么精彩的球赛,都无暇观看。现在退休了,赶上巴西世界杯开赛,能够有时间细细地感受顶级比赛的魅力。观赛的同时,我感到足球比赛的文化甚至比球赛更耐人寻味,给人以很多的思考和启发。出于职业习惯,看着这些比赛,让我联想到医院管理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医院的评价。
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一次:统一踢球规则、统一踢球时间、统一人数多少、统一球场大小、统一裁判规则。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裁判要经过统一培训,统一考试,然后颁发足球裁判证。显然,国际足球裁判认证过程十分严格。
医院评价是提高医院全面质量建设的国际通用的做法,我国在完善医院评价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评价标准、培训医院评价人员方面,可以向足球培训裁判员学习。
评价医院,一定要规范化培训评价员,经过实战训练,使其熟悉和掌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使评价员都达到同质化、标准化,像世界杯足球裁判一样,在阳光下“吹哨”,让医院的评价公开、公平、公正,最终评出标杆医院,为全国医院建设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要向足球比赛一样,各医院要持续改进,不改进,名次就会下降。只要公平,医院的评价对医院的进步就会起到推进作用。
上届世界杯的16强中,仅有9支球队在本届世界杯中保持了16强的位置,竞争既残酷又公平,这就造成一种态势──无论多强大的国家,都不能凭借老资格和老印象,而是要凭实力竞争。如果医院的评价也能严格标准、向足球一样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一定让业内服气,使优质医院真正脱颖而出,这样也会使医院管理者向足球运动员一样奋进努力,并会有“黑马”胜出。
运用标准评价医院,促进医院的进步,是国际通用的做法。美国在1951年成立医院评价组织,2009更名为联合评审委员会(JC),强调组织水平在关键功能性区域的表现,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质量控制达到安全、实用、及时、高效、平等的目标,全过程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从1998年开始,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支撑下的,基于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院的评价。
从国内来看,我国到2012年已有18所医院通过JCI的评价并认证,目前邀请JCI认证的医院在逐年增多,可见医院管理者有意愿使自己的医院的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希望用国际的标准来评价医院。所有已经被JCI评价并认证的医院,确实在管理上有了大的提升。
纵观全球,英国1991年就成立健康质量服务机构(HQS),关注质量改进的四个关键区域:人员,过程,环境和结果;德国2001年成立医院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推崇公开透明、精细划分、循环管理的理念,促进管理,促使员工实施和不断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澳大利亚1988年成立卫生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其EQUIP评价标准突显促进建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证患者安全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框架;日本1995年成立医疗机构质量评审组织,从学术的角度对医疗机构的机能进行评价,确保医院提供可信的、优质的、能持续改进的医疗服务。
在我国香港,医院评价使用的是澳大利亚标准及评审员;台湾地区从1999年开始,由医院评鉴与医疗品质策进会(医策会)进行以社区民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强调医疗整体照护过程的质量与功能,确保病人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安全的照护的评价;卫生部于2011年颁布了医院评审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
我国的新标准可用于周期性的评审,也可选其重点用于周期内的评价。目前需做的是完善评价的方法,建立一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的评审员队伍,就像足球裁判一样,无论来自哪个省市、无论从事什么专业、无论任什么职务、也无论来自哪个医院,都将其培训成同质化评审员。事实上,经过实践,我们自己培训的评审员是可以达到同质化的,希望这项工作得到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