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后人 黄遵宪:变法先驱感召后人
南方网讯 2003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香港回归6周年纪念活动发表演讲时,引述了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他语重心长地激励香港同胞:“以杜鹃啼血之情去热爱我们的香港,我们的祖国,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建设祖国。
”同年9月13日,温家宝在访问墨西哥会见华人代表时,又引用梁启超《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中“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之句,表明自己“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忠于祖国”的观念来自黄遵宪。
人境庐内的黄遵宪汉白玉塑像。
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对黄遵宪如此推崇,对客家先贤褒奖有加,黄遵宪泉下有知,应感欣慰。而正是像黄遵宪这样一批批先贤和继任者,充实和光大着“客家文化”的内涵和人文精神。
黄遵宪是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一位走在时代前面,对我国近代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人物。
黄遵宪曾出任晚清驻外使馆官员达十四五年之久,足迹遍及亚、美、欧、非四大洲。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他不仅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量做一些有益于侨民及维护国家主权的工作,还非常注意考察西方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制度。
他在任驻日公使馆参赞期间,总结明治维新的经验,编撰了40卷、50万言的《日本国志》,同时写下了近200首记叙当地人情风俗和政治动态的《日本杂事诗》,是近代中国人最全面最系统地研究和了解日本的巨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就是通过这两本书了解到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而提出变法主张的。
在日本期间,黄遵宪看到了日本企图吞并琉球和侵略台湾的扩张阴谋,提出应以强硬手段对付日本,并提出解决琉球问题的具体策略,主张通过斗争求得和平,以共御西方势力东侵,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1882年至1885年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面对美国种族主义掀起的排华浪潮,他作为一个贫弱国家的外交官,敢于向种族主义者展开面对面的抗争。
其后,在英国使馆参赞和新加坡总领事任内,他考察英国的政体并与美国进行比较,提出了“君主立宪”的主张,成为我国较早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1894年底,黄遵宪结束了长期的外交生涯,由新加坡回国,积极投身于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他参加了上海“强学会”,与梁启超、汪康年一起创办《时务报》。他在湖南推行新政期间,提倡“分官权于民”、“地方自治”等,改革封建官制,传播民权思想,尝试禁女子缠足,倡议设学校,筹水利,兴实业,力谋中国之富强。
黄遵宪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选取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政治题材,熔铸为历史的诗章,突出表现诗人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主题,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民族灾难和风云变幻。《香港感怀》、《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及《台湾行》等诗篇,形象地体现了为祖国危亡担忧的爱国情怀。其诗在艺术上“熔钧百家,斟酌乐府”,形象感强烈,语言典雅而通俗显浅,给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
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遭清廷革职放归故里,建书斋取名“人境庐”。他与梁启超等常有书信来往,继续坚持和宣传“奉主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的政治纲领。他还在人境庐设学讲课,请外籍医生讲解生理学、解剖学,编写教科书。
1904年,他邀集地方人士,自献资金,在东山书院创办了嘉应首间、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东山初级师范学堂(今东山中学前身)。他制订的办学措施,得到了各县的热烈响应,仅本属(今梅县)就办起了数百所小学、十余所中学。
黄遵宪晚年书斋人境庐外景。
穿过历史百余年的烟云,黄遵宪依然卓立于群,受人景仰。1982年,人境庐经过整修重新开放,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而有关黄遵宪的各种研讨会、纪念会、书画艺术展等等,则方兴未艾。梅州市正着手建设黄遵宪纪念公园,在明年举行黄遵宪逝世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等一系列活动,让黄遵宪这一历史文化名人,重回故里,再放新光!
黄遵宪生平贡献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1848年4月27日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东山小溪唇,字公度,别署“人境庐主人”、“观日道人”、“东海公”、“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雁红馆主人”、“布袋和尚”、“公之它”、“拜鹃人”诸号。1905年3月28日在家乡去世,终年58岁。
“最有风度”外交家 1876年,黄遵宪中举,次年被任命为驻日公使馆参赞。1882年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其后历任英国参赞(1889年)、新加坡总领事(1891年)及湖南按察使等职,出任晚清外交官达十四五年之久。
黄遵宪在任外交官期间,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讲求策略,不卑不亢,积极促进国际间友好合作,尽力保护华侨利益。在新加坡总领事任内,创立华侨护照制度。日本历史学家称他为“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
同时,黄遵宪广泛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程,为中国的富强和发展寻找良方。所著《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率先在中国介绍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随后创办的《时务报》,宣扬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传播民权思想。
“诗界革命”的主将 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的诗歌主张,其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晚清“诗界革命”的主将,有“诗史”之称。晚年归隐故乡,致力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
记者目击
结庐在人境 步屟随春风
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遵宪故居。
人境庐里
荡漾爱国情怀
晴天,丽日,和风。记者驱车绕过东山大桥,暂别喧嚣的城市,来到周溪河畔静谧的小溪唇边,再次感受先贤黄遵宪的英魂和诗魄。
记者看到,故居门楣上日本著名汉学家、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的“人境庐”3个字笔锋劲健,气度潇洒,耐人寻味。大门口一副对联为主人亲拟:“结庐在人境步屟随春风”。人境庐是一座砖木结构园林式书斋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从1980年起,政府拨出专款,对年久圮毁的建筑全面修复。1982年3月修复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故居,黄遵宪半身汉白玉塑像映入眼帘。下书“远见卓识万古流芳”字样,是泰国华瀛公会理事长邓树勋捐建的。塑像上面,“近代变法先驱”金字黑匾,为黄遵宪后裔敬献。庐舍精巧别致,内筑有花坛、假山、鱼池、五步楼、十步阁、七字廊、卧虹榭、无壁楼、藏书阁等,曲径回廊,奇花斗艳,景致幽雅。别具一格的无壁楼,以玻璃代墙,据说是当年主人与挚友、爱国志士丘逢甲饮茶畅谈世事的地方。
庐的左边,镶嵌着胡耀邦、宋平、张震、叶选平等人参观的留影。右边,是黄遵宪的生平大事年表。一幅《时局图》更是引人注目。黄遵宪被罢官后,在厅堂上挂着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画的《时局图》。图中的熊、狗、蛙、鹰等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觊觎,并配有一首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由衷地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
人境庐管理所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黄遵宪的事迹。说话间,外面来了3辆客车,是梅县白渡镇赋梅小学的120多名师生来参观瞻仰人境庐。他们整队进入故居,聆听管理员的讲解,神情专注。他们对记者说:“黄遵宪是客家人,学校组织来参观教育,回去还要写日记、写文章呢!
”只见不少小同学拿着小本子,边听边看边记。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天几乎都有学校和旅游的人士来参观,这几年,来人境庐参观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参观者遍及海内外。
流连人境庐,记者无意间看到无壁楼靠北墙根处两棵夜合花,树干有1米多高,绿叶间挂着几个小果和待放的花苞。夜合花为黄遵宪亲植,原树已枯,这是后人育其根苗得以再生的——这是先贤重现的英灵么?这时记者看到,在七字廊中参观的小学生们正注目着黄遵宪生平事迹的“结束语”———怀念那位人境庐的诗人/打开他的诗篇/一片沸腾的爱国心/他悲愤高歌/面对苦难沉沉的祖国/他披荆斩棘/寻求祖国的黎明/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今天,更为了未来/让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我能为祖国奉献什么/我将为祖国奉献什么/以无愧于先贤/以造福于我们的子孙……
建设公园
打造“客家之光”
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果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黄遵宪是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他忠诚祖国,爱国为民;他思想开放,图谋革新;他不惧强权,奋力抗争。他在文学、政治、外交、教育和史学上,建树颇丰。黄遵宪为客家人争了光,他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
黄遵宪是梅州八大先贤之一,“文化之乡”梅州决定以其人境庐为中心,兴建黄遵宪纪念公园,把梅州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世界客都”。
记者在梅州市文化部门了解到,黄遵宪公园的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2003年11月,公园完成立项,今年5月向社会公开进行设计招标,来自美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44家设计公司参与其中。今年8月,经过认真的比较、分析、评选,最终确定一家中标,最近已着手征地拆迁工作。公园建设的蓝图已经描绘出来了,集纪念、人文、服务于一体的主体公园雏形初现。
在设计图上,记者看到,公园的整个规划用地面积约有10.9公顷,以周溪河为界,将东区、西区进行规划。规划区分成纪念景区、人文秀区和服务区3个功能区,分3期建设。纪念景区以主大门、仿古风雨石桥为主要景点,通过修缮并利用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体现清代田园风貌,展示黄遵宪的生平事迹及客家民俗风情。
人文秀区以周溪河沿岸区为主,增添一处人文景观,突出黄遵宪主题和客家文化、客家建筑风格、自然景观风貌。
而在东区的服务区,则为观众和游客提供相关的休闲、购物、娱乐、饮食等,成为客家名优产品和美食的基地。据了解,黄遵宪公园规划建筑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1亿元左右,将分3期实施,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
建设黄遵宪公园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加拿大梁曲馨女士首先带头捐献了100万元,用于铜像、碧玉亭和诗廊的建设。黄遵宪裔孙、加拿大华侨黄超声、黄延赞把荣禄第的房产无偿捐赠给梅州市政府,支持公园建设。
百年纪念
让先贤“回娘家”
多少年来,黄遵宪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近年来对黄遵宪的研究方兴未艾,近乎掀起“黄学”热。研究者深入到各个领域、多种角度,涉及政治、外交、文学、史学、经济、学术、法律、教育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外学者已出版研究黄遵宪的著作、传记、资料30多部,发表各种论文300多篇。
与此同时,不少中外学者呼吁,在北京大学筹备成立“黄遵宪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发行《黄遵宪全集》等多部巨著;筹备成立“黄遵宪基金会”;尽早修复黄遵宪在梅州故乡的墓地,等等。
1991年12月,纪念黄遵宪当代书画艺术展在梅州揭幕时,人们欢欣雀跃,奔走相告:“黄遵宪回娘家了!”然而,黄遵宪真正“回娘家”是在明年。2005年3月28日是黄遵宪逝世100周年。届时,梅州市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黄遵宪纪念公园奠基;举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特色鲜明的文艺晚会表演等。黄遵宪将重回梅州故土,再次走向世界!
书记观察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
开发名人资源推动文化经济
记者(下称“记”):如何看待黄遵宪的历史地位和相关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对梅州经济文化建设有何意义?
刘日知(下称“刘”):黄遵宪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其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客都”文化名人品牌,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做好文化经济这篇大文章。我们还要以此为契机,带动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开展。
记:梅州在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2003年,我们在开展“文化梅州”的调研中就对黄遵宪纪念公园的规划提出了总体思路,把它作为今年实施“三馆一节”文化重点工程来抓,目前黄遵宪公园规划方案已经确定,省政府、省文化厅已调拨一定资金,海外华侨也共襄善举,黄氏后裔已主动捐出祖屋2/3房产。梅州明年将举办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缅怀历史名人,共享“文化盛宴”。
围绕打造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世界客都”和客家人的心灵家园这一目标,我们今年突出抓好以叶剑英纪念馆、黄遵宪纪念馆(公园)、客家博物馆和客家文化节“三馆一节”为重点的客家文化创新工程。现叶帅纪念馆规划设计已面向全国招标;黄遵宪纪念馆(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已确定;客家博物馆前期规划正在准备;明年举办的客家文化节正在精心筹备。
记: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何规划设想?
刘:我们除抓好“三馆一节”外,还要做好宋湘、丁日昌、丘逢甲等为代表的一批客家杰出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搜集发掘工作,并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总之,要加大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力度,把文化建设进一步纳入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专家说话
诗界革命魁杰世所共推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钱仲联:
黄遵宪为诗界革命的魁杰,世所共推,久成定论。黄诗主要价值在于反映晚清的历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陈三立在戊戌变法时期评其诗卷称“驰域外之观,写心上之语,才思横逸,风格浑转,出其余枝,乃近大家,此之谓天下健者”,又评黄诗有“千年治乱余今日,四海苍茫到异人”之语,对黄遵宪的诗歌作了较为准确的评价。
有的学者在评黄遵宪时,说他接受了新学,又要搞一些旧学。或者说搞了些旧学,又要依附于新学,有“趋时”的特点。这种评价其实并不公允。不管怎么说,黄遵宪在诗中表现海外新事物总没有错,给诗坛注入了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