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市长陈金彪 温州市长陈金彪:金融风波三年后六变化“活血”温州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新浙江网1月24日电(记者 张茵 见习记者 倪晨琪)2014年,温州金融风波时过三年,常言三年一个节点,2015年初的浙江两会上,温州市长陈金彪用"六变化"向

中新浙江网1月24日电(记者 张茵 见习记者 倪晨琪)2014年,温州金融风波时过三年,常言三年一个节点,2015年初的浙江两会上,温州市长陈金彪用“六变化”向记者总结温州的2014:经济复苏了,转型起效了,改革提速了,环境变美了,设施完善了,开放扩大了。

“六变化”活血温州

2014年温州28项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17项;GDP增长7.2%,与全省差距0.4个百分点,比2012年差距缩小了0.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两年全省第一,2014年完成技改投资542亿元,增长56.1%,高于全省近40%。

“这几年,温州实体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温州省市县镇‘四级联动’、银政企法‘四方联手’,诸多开创性的手段共同努力化解风险,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也‘双降’,温州经济正在逐步复苏。”陈金彪说到。

“而这些数据也显示了温州转型起效了。”陈金彪坦言,2014年最让自己欣慰的是温州经济转型升级迈出了步子,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数据显示,R&D经费支出增速、财政科技支出增速、研发人员数增速均居于全省前列,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从原来的全省末位升至2013年的前4位。“个转企”“小升规”“企转股”完成数均居于全省第一位。

同时,去年温州申报“国千”人才60人、入选“省千”人才21人,均为历年之最。淘汰行业性落后产能涉及企业数占全省三分之一,提前完成省里任务。

“经济虽然困难,但不能守着坛坛罐罐过日子,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另一成果就是环境变美了。”陈金彪对此说到。

据悉,这两年,温州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六城联创”等方面下功夫,去年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实地测评。

“城市环境和空气比以前更好了,对于温州市民朱小姐来说,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天蓝空气好。

去年,温州市区大气环境优良天数超过300天,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幅度位于浙江全省第一位。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温州改革密切相关,2014年,温州改革确实提速了。”陈金彪说到。

陈金彪介绍,去年温州率先完成“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市级部门行政权力削减三分之二。温州还首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的“第五张清单”,全面瘦身。

同时,去年《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温州民商银行获批筹建,新获批国家级改革试点22个、省级改革试点23个。

“温州金改从批复至今,温州一直在边规划边实施。”对于金改陈金彪表示,温州已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潮。同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更多的小贷公司的建立也正逐步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等问题,特别是民资进入实体经济有了进展。

一系列的改革也助推了温州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政府购买服务 “瘦身”运动进行时

75岁的谢欣洁和老伴已经结婚52年,夫妻二人很早以前就打算金婚纪念日时去拍照留念。遗憾的是,他在2011年中风住院,纪念日拍照留念这件事也就没能完成。

去年,社工来到他位于瓯海区潘桥街道潘北社区的家中为他们拍照,还送上了慰问金,这让老人很感动,他写下感谢信送给社工。

谢欣洁夫妇所经历的就是政府出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细心服务的例子。

2013年12月,温州瓯海区民政局向万安社会工作服务社购买社会服务,共计资金8万元。

温州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已经进行了15年了,据初步统计,温州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已向100多家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购买了服务。

去年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共计300多项,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100多项;课题研究、规划、物业管理等政府履职辅助性服务200多项。据了解,去年市本级向民办教育购买教育服务资金合计达9000万元。

“内行人办内行事,政府审定合格后购买服务,本来公务员要做的,现在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去做。”对于政府购买服务陈金彪觉得,当一部分政府职能转移到了社会组织,政府组织本身就能瘦身了。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者公开招标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最后根据择定者或者中标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来支付服务费用。

赶超核心在人才与科技

“虽然温州经济复苏了,但在一些基础上还是薄弱的,要想在未来几年实现赶超发展,最核心最需要强化的还是科技与人才”陈金彪直言。

陈金彪认为,近期温州必须尽快化解“两链三险”,走出困境;中期则要提升产业层级,调结构、促转型,让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远期的最大支撑就是科技和人才,这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

据了解,为实现短中长三阶段的联动持续发展,温州引进新平台、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产学研究合作,扩大民间资本想科技成果的投资;同时,发挥乐清机器人产业园、鹿城双屿鞋业“机器换人”等示范基地的作用,今年拟实施500项“机器换人”项目。

而电子口岸建设、争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浙南科技城、省级高新园区及特色工业设计基地等建设已被提上日程。

“‘温州人’这个概念很重要,绝对不能放松做好温商的引进和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陈金彪指出。

“离开家乡的时候,家里房子都没有,出去就一万块钱。多年来在外面干得还可以,是要回来了,人能活到多大岁数呢?现在已经62岁,有钱了总要为家乡做点事情。”1982年就离开家乡苍南的饶道新向记者说到。在外打拼了30多年后重回故乡,根据地方资源及特色再投资再创业,开建人工养殖海参牧场。

饶道新回忆,2012年回乡过春节,镇书记力邀自回家乡,婉拒了。但是金乡镇政府及县里领导一直打电话说将会提供土地、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后来大家协商产业发展规划,金乡镇和县里都大力支持,书记、主任全部为我们企业操心、办事,整个证件都是他们办的。招商引资的速度和服务都很好”。

近年来,“温商回归”、“贸易回归”成为温州市委市政府大力鼓励与倡导的政策。

数据显示,2013年温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411亿元,而2014年则是翻一番多,实际到位内资969亿元。同时,温州有侨胞68.8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我们要依托世界温州人的营销网络,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温商回归力度,引导世界温商回归发展,为温州赶超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陈金彪对“温州人”满怀信心。

倾力打造“时尚之都”

路灯,有水滴灯、飞碟灯、科技灯、行云流水灯等原创造型;公共座椅,同样沿用水的流线形态,在“无形”中追求“有型”;公用电话亭,利用触摸屏交互装置,融入城市信息服务终端,可充电、充值、打车、查询地图,甚至可以进行网络视频电话。

不仅如此,垃圾桶、公交站、道路护栏、下水道井盖、公共自行车停放处等城市家具,均采用现代设计理念,简约的风格,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提升视觉美观度。

追求生态感、科技感、人文感,这样的一种城市品牌形象设计思路,在城市建设中本身就很前卫。而这种前卫设计规划已经出现在温州瓯江口新区城市形象系统解决方案中。

而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提出温州要发展“时尚产业”,打造“时尚之都”的概念与政策。

“温州要转型升级,那推动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轻工之城向时尚之都的转型则是必然选择,而且我们认为温州在时尚方面有基础、有优势、更有潜力。”陈金彪解释道。

陈金彪首先认为,温州人是“时尚”的。“众所周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创造了温州经济的辉煌。而遍布全世界的温商,他们有捕捉国际时尚品牌的网络、经验和能力,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时尚气息,并注入温州这座城市。”

而传统鞋业、服装、皮具、眼镜、烟具等轻和工产业群则成为温州打造时尚产业之列的又一个基础条件。

“最后,温州这座城市本来就是时尚的,从人民路商贸城到江滨路酒吧再到印象南塘为代表的休闲城,温州不缺乏时尚的元素;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达,时尚名品、时尚休闲、时尚消费等时尚理念已经融入温州城市基因。”陈金彪说到。

据悉,近两年,温州把时尚产业作为温州实体经济标志性产业加以培育,组织异地温商回乡投资签约3500亿,去年还成功引进“韩国时尚新天地”、“医乐园”、南车车辆修造基地等一批超20亿元的产业大项目。

“‘时尚之都’的打造,是历史传承和时代的要求,是温州焕发产业活力、彰显城市特色、打造竞争优势、满足民生需求的必然趋势。”陈金彪对“时尚温州”抱以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