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华骗子 河南坠子(北路):简板弦子一台戏 拜师收徒一张帖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兴致上来,王巧珍现场演唱<呼延庆打擂>片段.王巧珍年轻时的表演剧照□记者 高 咪 文/图在中原大地上,有一种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声音,它穿越岁月

兴致上来,王巧珍现场演唱《呼延庆打擂》片段。

王巧珍年轻时的表演剧照

□记者 高 咪 文/图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种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声音,它穿越岁月沧桑,夹杂着浓郁的地域气息。一把弦子、一个简板,一个人也能唱一台戏。悠扬绵长的弦子自如地拉来拉去,表演者放开嗓子咏叹久远的故事,听者闭着眼睛、摇着脑袋,听得出神。这就是唱响全国的河南坠子,淳朴、自然,如一口浓香的陈年老酒滋润在百姓心间。

  1“坠子窝”里一鸣惊人

“河南是个‘坠子窝’,能说会唱的坠子艺人数不胜数,可是王巧珍的技艺不光在本地堪称一绝,在全国各地名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提及王巧珍和她的坠子艺术,听过她表演的坠子迷们赞不绝口。在民间,祖籍内黄县的王巧珍有着“坠子明星” 、“小兰芳”等诸多雅号。

从1986年荣获宝丰马街书会状元的美誉后,一炮走红,观众从内黄、宝丰等周边县区慕名而来,争相目睹她的演艺风采。1988年她被评为“全国坠子明星”,被国家命名为“河南坠子传承人”。

2014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王巧珍的住处,采访之前就在网上搜索了她的相关信息,得知王老师已经70岁了,仍然活跃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见面之后,记者瞬间被王巧珍饱满的精神所折服,她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古稀老人。

“前几天有人邀请我去表演,今天刚回来。虽然孩子们总不让我往外跑,可是一听有演出就兴奋极了。”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对于坠子的感情越来越浓,如果一天不唱,心里感觉空落落的。王巧珍坦言,这份感情从16岁一直持续到今天,就像陈酿的美酒,越来越浓。

“我从小跟母亲在外乞讨,最终是河南坠子给了我一个家。”1960年她跟随表舅学习曲艺,先是在曲艺队里当学员,后又拜北路坠子演员范艳霞为师,学习和传承河南坠子“乔派”艺术。“那时天不亮就要起床练习唱腔,一练就是大半天,唱得嗓子都哑了。”王巧珍从小就有不服输的倔脾气,别人能唱好的段子自己也不差,如果唱得不满意,她就会在私底下反复练习。

“唱坠子要求一开口就要抓住观众的心,所以音域宽广的好唱腔非常重要。”为了练一副好嗓子,她白天听师傅讲课,晚上自己练习。因为那时是口传,师傅最多只讲两遍,一定要认真记,否则就学不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在坠子演唱方面辛苦练习,个人的天赋也必不可少。

17岁王巧珍第一次登台演出,虽然只是唱小段,如《草船借箭》、《青蛇白蛇闹许仙》等,但是却成为她演艺生涯的重要一笔。随后,在一次演出中,她演唱的《呼延庆打擂》,因其唱得“够味儿”,说的故事 “够劲儿”,引起一时轰动。“那时观众多达五六百人,围着舞台连声叫好,连续唱了一个月,观众的热情都不减。”王巧珍谈及昔日演出盛况,百感交集。之后,那样辉煌的场面早已难觅踪迹。

  2十年沉寂难舍初衷

1966年,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她被安排在南关制药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那时候一起唱坠子的有十几个人,大家都放弃了,就我一个人还在唱。”是什么支撑她坚持下去,王巧珍说,没有坠子就没有家,她跟坠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为此,王巧珍将全部精力都奉献出来,“不让唱旧曲,我就编新段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生产情况,我自己琢磨出许多新的曲目。”王巧珍告诉记者,几十年来自己唱过的段子大大小小上百个,最钟情的就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她说自己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为了创作作品,她一遍又一遍地查字典,坚持学习。

如那时流行的现代曲目《雷锋献款》、《还手套》等,在演唱传统曲目的时候,她会根据自己的表演情况、行腔风格大胆革新。为了吸引观众,她会别出心裁地在开始演唱前加入“引子”。唱法上,王巧珍不像其他艺人一样循规蹈矩,而是在唱词中加入念白,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吐字清晰,表演不落俗套,有梨花大鼓的味道。

1995年参加魏县某单位宣传演出时,她自编自演了《张村偷电害了自家人》,通过拉家常的说唱方式,以生活小事为创作素材,深受百姓喜爱。演出中,她演唱得字字铿锵,引来满堂喝彩。“河南坠子的生命力在哪里,我的舞台就在哪里。”数十年来,王巧珍经常到各地演出,70岁了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她演出的足迹不仅遍及了豫北及河南全省,还到过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许多乡镇农村。

  3希冀传承更待后来人

作为一名时时保持演出热情的表演艺术家,王巧珍演唱的经典名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不让这一门技艺失传,王巧珍从屋里拿出她珍藏的拜师帖。“这是前几年收徒弟时的拜师帖,当时一位书法名家还为我写了藏头诗,我一直留着。”王巧珍说,作为北路坠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她有责任和义务让坠子艺术薪火相传。

王巧珍除了对其入室弟子严格要求,认真传艺外,她每到一处都总会热心辅导年轻的坠子演员。1989年4月,王巧珍应栾川县邀请,和栾川县曲艺队一起,不畏山高路远,跑遍全县15个乡镇,进行了三十一场演出。她还多次利用电台、电视台等现代媒体制作节目,演唱段子,传承和传播“乔派”艺术;还向徒弟和“曲迷们”无偿赠送碟片、磁带,指导他们演唱。目前,徒弟们已经成才,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艺术空间。

如今,她以拜师形式收的徒弟有张志华(河南省说唱团)、张志军、王淑香(内黄田氏)、志红(河北魏县)、文娟(宝丰)。按照这一行的传统,新入门弟子跪呈拜师帖,并向师傅行叩首礼。师傅宣读收徒帖,并一一赐予弟子行业用品。“北路坠子是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延续古老的拜师收徒风俗,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铭记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忘艺术传承的使命与责任。”王巧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关注坠子艺术“后来人”的成长。

  链接 河南坠子的分类

河南坠子按照流传地域、流传时间以及演唱风格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东路坠子、中路坠子、北路坠子三路流派。北路坠子是一些豫中的河南坠子艺人在豫北行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流传在豫北的新乡、安阳、濮阳,山东的菏泽,以及天津、北京一带。

北路坠子的艺人在演出中吸取了不少鹦哥柳、山东大鼓的花腔,创造了适合表现的“俏口”韵调和唱法,逐渐形成了其欢快幽默的喜剧艺术特色。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豫北著名坠子女艺人乔清秀将其独具特色的坠子演唱带入天津、北京,并逐步形成了清新秀丽、大方典雅的“乔派坠子”,大受观众欢迎,竞相效仿者甚众,真正使河南坠子开始成为影响全国的曲种。

王巧珍珍藏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书法名家为她写的拜师帖

□记者 高 咪 文/图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种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声音,它穿越岁月沧桑,夹杂着浓郁的地域气息。一把弦子、一个简板,一个人也能唱一台戏。悠扬绵长的弦子自如地拉来拉去,表演者放开嗓子咏叹久远的故事,听者闭着眼睛、摇着脑袋,听得出神。这就是唱响全国的河南坠子,淳朴、自然,如一口浓香的陈年老酒滋润在百姓心间。

  1“坠子窝”里一鸣惊人

“河南是个‘坠子窝’,能说会唱的坠子艺人数不胜数,可是王巧珍的技艺不光在本地堪称一绝,在全国各地名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提及王巧珍和她的坠子艺术,听过她表演的坠子迷们赞不绝口。在民间,祖籍内黄县的王巧珍有着“坠子明星” 、“小兰芳”等诸多雅号。

从1986年荣获宝丰马街书会状元的美誉后,一炮走红,观众从内黄、宝丰等周边县区慕名而来,争相目睹她的演艺风采。1988年她被评为“全国坠子明星”,被国家命名为“河南坠子传承人”。

2014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王巧珍的住处,采访之前就在网上搜索了她的相关信息,得知王老师已经70岁了,仍然活跃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见面之后,记者瞬间被王巧珍饱满的精神所折服,她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古稀老人。

“前几天有人邀请我去表演,今天刚回来。虽然孩子们总不让我往外跑,可是一听有演出就兴奋极了。”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对于坠子的感情越来越浓,如果一天不唱,心里感觉空落落的。王巧珍坦言,这份感情从16岁一直持续到今天,就像陈酿的美酒,越来越浓。

“我从小跟母亲在外乞讨,最终是河南坠子给了我一个家。”1960年她跟随表舅学习曲艺,先是在曲艺队里当学员,后又拜北路坠子演员范艳霞为师,学习和传承河南坠子“乔派”艺术。“那时天不亮就要起床练习唱腔,一练就是大半天,唱得嗓子都哑了。”王巧珍从小就有不服输的倔脾气,别人能唱好的段子自己也不差,如果唱得不满意,她就会在私底下反复练习。

“唱坠子要求一开口就要抓住观众的心,所以音域宽广的好唱腔非常重要。”为了练一副好嗓子,她白天听师傅讲课,晚上自己练习。因为那时是口传,师傅最多只讲两遍,一定要认真记,否则就学不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在坠子演唱方面辛苦练习,个人的天赋也必不可少。

17岁王巧珍第一次登台演出,虽然只是唱小段,如《草船借箭》、《青蛇白蛇闹许仙》等,但是却成为她演艺生涯的重要一笔。随后,在一次演出中,她演唱的《呼延庆打擂》,因其唱得“够味儿”,说的故事 “够劲儿”,引起一时轰动。“那时观众多达五六百人,围着舞台连声叫好,连续唱了一个月,观众的热情都不减。”王巧珍谈及昔日演出盛况,百感交集。之后,那样辉煌的场面早已难觅踪迹。

  2十年沉寂难舍初衷

1966年,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她被安排在南关制药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那时候一起唱坠子的有十几个人,大家都放弃了,就我一个人还在唱。”是什么支撑她坚持下去,王巧珍说,没有坠子就没有家,她跟坠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为此,王巧珍将全部精力都奉献出来,“不让唱旧曲,我就编新段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生产情况,我自己琢磨出许多新的曲目。”王巧珍告诉记者,几十年来自己唱过的段子大大小小上百个,最钟情的就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她说自己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为了创作作品,她一遍又一遍地查字典,坚持学习。

如那时流行的现代曲目《雷锋献款》、《还手套》等,在演唱传统曲目的时候,她会根据自己的表演情况、行腔风格大胆革新。为了吸引观众,她会别出心裁地在开始演唱前加入“引子”。唱法上,王巧珍不像其他艺人一样循规蹈矩,而是在唱词中加入念白,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吐字清晰,表演不落俗套,有梨花大鼓的味道。

1995年参加魏县某单位宣传演出时,她自编自演了《张村偷电害了自家人》,通过拉家常的说唱方式,以生活小事为创作素材,深受百姓喜爱。演出中,她演唱得字字铿锵,引来满堂喝彩。“河南坠子的生命力在哪里,我的舞台就在哪里。”数十年来,王巧珍经常到各地演出,70岁了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她演出的足迹不仅遍及了豫北及河南全省,还到过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许多乡镇农村。

  3希冀传承更待后来人

作为一名时时保持演出热情的表演艺术家,王巧珍演唱的经典名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不让这一门技艺失传,王巧珍从屋里拿出她珍藏的拜师帖。“这是前几年收徒弟时的拜师帖,当时一位书法名家还为我写了藏头诗,我一直留着。”王巧珍说,作为北路坠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她有责任和义务让坠子艺术薪火相传。

王巧珍除了对其入室弟子严格要求,认真传艺外,她每到一处都总会热心辅导年轻的坠子演员。1989年4月,王巧珍应栾川县邀请,和栾川县曲艺队一起,不畏山高路远,跑遍全县15个乡镇,进行了三十一场演出。她还多次利用电台、电视台等现代媒体制作节目,演唱段子,传承和传播“乔派”艺术;还向徒弟和“曲迷们”无偿赠送碟片、磁带,指导他们演唱。目前,徒弟们已经成才,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艺术空间。

如今,她以拜师形式收的徒弟有张志华(河南省说唱团)、张志军、王淑香(内黄田氏)、志红(河北魏县)、文娟(宝丰)。按照这一行的传统,新入门弟子跪呈拜师帖,并向师傅行叩首礼。师傅宣读收徒帖,并一一赐予弟子行业用品。“北路坠子是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延续古老的拜师收徒风俗,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铭记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忘艺术传承的使命与责任。”王巧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关注坠子艺术“后来人”的成长。

  链接 河南坠子的分类

河南坠子按照流传地域、流传时间以及演唱风格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东路坠子、中路坠子、北路坠子三路流派。北路坠子是一些豫中的河南坠子艺人在豫北行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流传在豫北的新乡、安阳、濮阳,山东的菏泽,以及天津、北京一带。

北路坠子的艺人在演出中吸取了不少鹦哥柳、山东大鼓的花腔,创造了适合表现的“俏口”韵调和唱法,逐渐形成了其欢快幽默的喜剧艺术特色。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豫北著名坠子女艺人乔清秀将其独具特色的坠子演唱带入天津、北京,并逐步形成了清新秀丽、大方典雅的“乔派坠子”,大受观众欢迎,竞相效仿者甚众,真正使河南坠子开始成为影响全国的曲种。

跟随她走遍半个中国的书鼓

□记者 高 咪 文/图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种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声音,它穿越岁月沧桑,夹杂着浓郁的地域气息。一把弦子、一个简板,一个人也能唱一台戏。悠扬绵长的弦子自如地拉来拉去,表演者放开嗓子咏叹久远的故事,听者闭着眼睛、摇着脑袋,听得出神。这就是唱响全国的河南坠子,淳朴、自然,如一口浓香的陈年老酒滋润在百姓心间。

  1“坠子窝”里一鸣惊人

“河南是个‘坠子窝’,能说会唱的坠子艺人数不胜数,可是王巧珍的技艺不光在本地堪称一绝,在全国各地名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提及王巧珍和她的坠子艺术,听过她表演的坠子迷们赞不绝口。在民间,祖籍内黄县的王巧珍有着“坠子明星” 、“小兰芳”等诸多雅号。

从1986年荣获宝丰马街书会状元的美誉后,一炮走红,观众从内黄、宝丰等周边县区慕名而来,争相目睹她的演艺风采。1988年她被评为“全国坠子明星”,被国家命名为“河南坠子传承人”。

2014年11月24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王巧珍的住处,采访之前就在网上搜索了她的相关信息,得知王老师已经70岁了,仍然活跃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见面之后,记者瞬间被王巧珍饱满的精神所折服,她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古稀老人。

“前几天有人邀请我去表演,今天刚回来。虽然孩子们总不让我往外跑,可是一听有演出就兴奋极了。”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对于坠子的感情越来越浓,如果一天不唱,心里感觉空落落的。王巧珍坦言,这份感情从16岁一直持续到今天,就像陈酿的美酒,越来越浓。

“我从小跟母亲在外乞讨,最终是河南坠子给了我一个家。”1960年她跟随表舅学习曲艺,先是在曲艺队里当学员,后又拜北路坠子演员范艳霞为师,学习和传承河南坠子“乔派”艺术。“那时天不亮就要起床练习唱腔,一练就是大半天,唱得嗓子都哑了。”王巧珍从小就有不服输的倔脾气,别人能唱好的段子自己也不差,如果唱得不满意,她就会在私底下反复练习。

“唱坠子要求一开口就要抓住观众的心,所以音域宽广的好唱腔非常重要。”为了练一副好嗓子,她白天听师傅讲课,晚上自己练习。因为那时是口传,师傅最多只讲两遍,一定要认真记,否则就学不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在坠子演唱方面辛苦练习,个人的天赋也必不可少。

17岁王巧珍第一次登台演出,虽然只是唱小段,如《草船借箭》、《青蛇白蛇闹许仙》等,但是却成为她演艺生涯的重要一笔。随后,在一次演出中,她演唱的《呼延庆打擂》,因其唱得“够味儿”,说的故事 “够劲儿”,引起一时轰动。“那时观众多达五六百人,围着舞台连声叫好,连续唱了一个月,观众的热情都不减。”王巧珍谈及昔日演出盛况,百感交集。之后,那样辉煌的场面早已难觅踪迹。

  2十年沉寂难舍初衷

1966年,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她被安排在南关制药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那时候一起唱坠子的有十几个人,大家都放弃了,就我一个人还在唱。”是什么支撑她坚持下去,王巧珍说,没有坠子就没有家,她跟坠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为此,王巧珍将全部精力都奉献出来,“不让唱旧曲,我就编新段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生产情况,我自己琢磨出许多新的曲目。”王巧珍告诉记者,几十年来自己唱过的段子大大小小上百个,最钟情的就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她说自己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为了创作作品,她一遍又一遍地查字典,坚持学习。

如那时流行的现代曲目《雷锋献款》、《还手套》等,在演唱传统曲目的时候,她会根据自己的表演情况、行腔风格大胆革新。为了吸引观众,她会别出心裁地在开始演唱前加入“引子”。唱法上,王巧珍不像其他艺人一样循规蹈矩,而是在唱词中加入念白,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吐字清晰,表演不落俗套,有梨花大鼓的味道。

1995年参加魏县某单位宣传演出时,她自编自演了《张村偷电害了自家人》,通过拉家常的说唱方式,以生活小事为创作素材,深受百姓喜爱。演出中,她演唱得字字铿锵,引来满堂喝彩。“河南坠子的生命力在哪里,我的舞台就在哪里。”数十年来,王巧珍经常到各地演出,70岁了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她演出的足迹不仅遍及了豫北及河南全省,还到过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许多乡镇农村。

  3希冀传承更待后来人

作为一名时时保持演出热情的表演艺术家,王巧珍演唱的经典名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不让这一门技艺失传,王巧珍从屋里拿出她珍藏的拜师帖。“这是前几年收徒弟时的拜师帖,当时一位书法名家还为我写了藏头诗,我一直留着。”王巧珍说,作为北路坠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她有责任和义务让坠子艺术薪火相传。

王巧珍除了对其入室弟子严格要求,认真传艺外,她每到一处都总会热心辅导年轻的坠子演员。1989年4月,王巧珍应栾川县邀请,和栾川县曲艺队一起,不畏山高路远,跑遍全县15个乡镇,进行了三十一场演出。她还多次利用电台、电视台等现代媒体制作节目,演唱段子,传承和传播“乔派”艺术;还向徒弟和“曲迷们”无偿赠送碟片、磁带,指导他们演唱。目前,徒弟们已经成才,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艺术空间。

如今,她以拜师形式收的徒弟有张志华(河南省说唱团)、张志军、王淑香(内黄田氏)、志红(河北魏县)、文娟(宝丰)。按照这一行的传统,新入门弟子跪呈拜师帖,并向师傅行叩首礼。师傅宣读收徒帖,并一一赐予弟子行业用品。“北路坠子是门口传心授的艺术,延续古老的拜师收徒风俗,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铭记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忘艺术传承的使命与责任。”王巧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关注坠子艺术“后来人”的成长。

  链接 河南坠子的分类

河南坠子按照流传地域、流传时间以及演唱风格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东路坠子、中路坠子、北路坠子三路流派。北路坠子是一些豫中的河南坠子艺人在豫北行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流传在豫北的新乡、安阳、濮阳,山东的菏泽,以及天津、北京一带。

北路坠子的艺人在演出中吸取了不少鹦哥柳、山东大鼓的花腔,创造了适合表现的“俏口”韵调和唱法,逐渐形成了其欢快幽默的喜剧艺术特色。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豫北著名坠子女艺人乔清秀将其独具特色的坠子演唱带入天津、北京,并逐步形成了清新秀丽、大方典雅的“乔派坠子”,大受观众欢迎,竞相效仿者甚众,真正使河南坠子开始成为影响全国的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