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崇德辨惑 论语解读——颜渊(10):崇德与辨惑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注释】     刘氏正义引吴氏嘉宾说,崇德辨惑是古时成语。     崇字当高字讲,崇德就是崇高其德行,辨惑是辨别疑惑。     子张问这两条,孔子分别答复。     先说崇德,一以忠信为主,忠是忠实,信是不欺骗人,一须讲求徙义,徙是迁徙,义当宜字讲,例如所办的事情不合理,便是不义,马上改过来,照合理的办,便是徙义。     再说辨惑,惑起于人心之迷,难以解释,孔子便以事例说明,例如喜爱一个人时,即欲其生,后来对他厌恶时,即欲其死。对于一个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种但凭爱恶而无一定的主意,便是惑。 

    以下再补充两句话:「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中的两句诗,集解郑康成注:「祇,适也。言此行诚不可以致富,适足以为异耳。取此诗之异义以非之。」朱子集注引程子说,以这两句为错简。

「是惑也」下加这两句,是有难讲处。不讲,存疑。     “主忠信”与“徙义”相对成文。主,通“住”,止而立也。徙,移以就也。即:住于忠信,移以就义。

    “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诗句本意:我离你而去,的确不是为了改嫁富家,只求和你分手而已。亦,语辞,无意义。祇,犹仅、只。异,分也。孔子承辨惑之言而引此诗。之所以引此诗,关键在“异”字,异者,分也,分则辨矣。

    忠信主宰于心中,则事之义与不义昭然,故能随义而徙;唯义是从,正所以主于忠信;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德自崇矣。

如元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心中无主,不以义徙,故随欲迁流,念念妄动,焉得不惑。心中有主,惑之自明,随义而徙,惑之自辩,是为明辩也。德崇而惑辩,辩惑以明德,不以此富,亦只‘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能主,方能徙。不能徙,便是无主。四个其字,正显所爱所恶之境,皆自心所变现耳。同是自心所现之境,而爱欲其生,恶欲其死。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非惑而何?     崇德,中正无私,明明朗朗,唯从大义(义与道同);而惑起于个人情感,因为情感是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