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西城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解读西藏生态屏障工程评估工作
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联合发布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取得的相关结论。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对此次评估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
问:请介绍一下此次评估工作的背景。
张亚平: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有动植物提供了广袤的栖息地,其生态功能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为切实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实施三大类10项工程。
目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如何,工程完成的目标和效益怎样,部分高寒区的退化环境是否得到遏制,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保水固碳等功能能否正常发挥,都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此,中科院于2013年开展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建设成效评估工作,评估了主要生态工程的实施成效。
问:中科院如何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张亚平:开展评估类工作,必须要科学、客观、公正。本次评估工作中,中科院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力求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中科院精心组建了研究工作队伍。本次评估主要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的团队完成。牵头单位成都山地所对《规划》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十分了解,团队主要成员常年在西藏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很好的相关工作基础。
第二,评估方法科学、适合西藏实际。本次评估主要采用国际通行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建立了适合西藏高原特点和生态工程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模拟实验与遥感监测相结合、工程区内外对比观测、生态模型情景预测等手段,研究了生态工程实施的成效。这些方法在学术界是广泛认可的,也适合西藏需要大范围调查和评估的特点。
第三,数据源丰富、确保客观真实。本次评估历时3年多,考察了三个样带的生态景观变化,对10个工程区内外的植被情况进行了对比观测,实地调查与监测点位约1300个,采集了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物等样本数据;收集分析了1990年代、2008年、2014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四次遥感数据与地面观测点的标定验证。这些基础性工作保证了评估所用数据的综合性、代表性,以及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保证结论可靠。团队注重广泛征求高水平同行专家的意见建议,力求评估结论的公正、客观。同时,团队成员近年来在多种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也有专著出版,从侧面表明本次评估是得到学术同行认可的。
综上,本次评估工作总体上比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公正的原则,结论是可靠的。
问: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指导实践、用于实践。本次评估对服务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建设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亚平:中科院在本次科学评估工作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做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服务和咨询参谋工作。
一是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工作团队提出和设计了重点野外监测台站10个,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1个,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区、满足生态安全屏障效益监测评估需求的网络体系。团队研发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管理信息系统,为自治区各部门的工程计划和协调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服务。
二是及时总结经验、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编写成咨询报告向国家和西藏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如《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影响及适应对策》、《西藏雅江河谷沙化得到控制,生态治理成效仍需持续巩固》等5个咨询建议报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已在西藏生态建设中得到采纳和落实。
第三,筑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次评估提出了下一步《规划》实施的优化方向,如根据工程实施成效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工程布局调整、规模优化,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保障工程实施成效的可持续性等等,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报记者丁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