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员李东桥昨走上“白玉兰论坛”

2017-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报讯 (记者吴越)金丝眼镜,修身西装,走下舞台的知名秦腔演员李东桥着实和<西京故事>里那位浑身散发着土味的打饼老汉有着巨大差异.作为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

本报讯 (记者吴越)金丝眼镜,修身西装,走下舞台的知名秦腔演员李东桥着实和《西京故事》里那位浑身散发着土味的打饼老汉有着巨大差异。作为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入围演员之一,他昨受邀来到“白玉兰论坛”。有一句话代表了李东桥演戏的追求和感受:“戏一定要说老百姓的事,演员要和老百姓贴得很近很近!”

在决定出演《西京故事》前,李东桥的角色多是帝王将相、才子诗人。可《西京故事》的主角罗天福是个山里人,为给上大学的一双儿女挣学费而进城务工。拿到剧本的当夜,他一口气读完,到早晨四五点还睡不着。这个讲述农村人举家进城的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亲:同样是一字不识的农村人,想起了遥远的乡间的童年:天不亮就起床跟着父亲磨豆腐、挂粉条……

他强烈地想接,又不敢接,怕演不好就“声败名裂”。最后是陕西戏曲研究院领导的一句话说服了他:“李东桥,你上台后,人家说这不是李东桥,你就成功了。”

西安的集贸市场附近常常蹲守着很多刚进城的农民工,李东桥也和他们蹲在一起,观察他们的神情、形态,捕捉他们的眼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写着渴盼,也写着茫然。李东桥带着这样的眼神走上了《西京故事》的舞台。熟悉他的人认不出他来了,说:“这是李东桥吗?”但对于李东桥来说,《西京故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戏路的突破,而是对“戏”的感悟。

他每演一次罗天福都要落泪。“好戏是很"伤"演员的,每演一次《西京故事》,剧组人员都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悲欢。”

“伤”演员的戏,才触及演员的内心,才转而赋予了戏剧以真实的生命温度。陕西戏曲研究院这些年来好戏不断,从早些年的《迟开的玫瑰》到《大树西迁》,再到现在的《西京故事》,演一出是一出,叫好又叫座,拿人又拿奖,在全国戏剧舞台上十分引人注目。倘若有心借鉴,或许李东桥的一番剖白就是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