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的子女 谢静宜和毛主席的关系 毛泽东和谢静宜的关系

2017-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5年的毛泽东可谓百事揪心.恰在这时,清华大学刘冰给毛写信,反映迟群和谢静宜的问题.毛泽东收到信后,很是反感.一则是因为这信是由邓小平转的,毛认为,都在北京

1975年的毛泽东可谓百事揪心。恰在这时,清华大学刘冰给毛写信,反映迟群和谢静宜的问题。毛泽东收到信后,很是反感。一则是因为这信是由邓小平转的,毛认为,都在北京,为什么信不写给我,而要交给邓小平呢?二则,来信反映的是迟群和谢静宜的问题。

10月19日毛泽东汪东兴谈话:“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内容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毛泽东还声明说:“迟群我还不认识哩!”

毛泽东认不认识迟群,我们这里不作探讨,但一定是认识谢静宜的。毛不但认识,在谈话时还叙数谢静宜的功劳:“小谢是带三万工人进清华大学的。”(见中央文献《毛泽东传》)

这确是事实,1968年,正是毛泽东派谢静宜进的清华大学,这位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毛身边的机要员成了清华园的主人。

为什么说状告谢静宜就是对着他毛泽东来的呢,反谢静宜就是反毛呢?毛为什么对谢静宜这般的信任,以至于在她任清华和北大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时,还要在北京市委兼任重要职务呢?

其实,毛信任谢静宜已是由来已久,正是因为各种因公因私的原因,谢静宜已经成了毛泽东私家事务的代理人。

谢静宜是河南商丘人,1952年参军进入吉林中央军委长春机要学校,毕业后即被分到中南海,在中央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合一)机要局工作。曾一度被江青“借”去整理资料。1959年起,专职担任毛泽东的机要员,其主要工作是接发电报﹑接听、记录保密电话。

年轻时的谢静宜长相甜美,是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文革之前,她也经常被选参加中央办公厅为中南海主要领导举办的舞会,并陪毛泽东跳过舞,因之得以引起毛泽东的注意。这样,文革爆发后,她才有了机会,毛泽东让信得过的谢静宜去了清华大学,也就是毛所说的“带三万工人进清华大学”的事。

文革前认识谢静宜,十多年里,毛泽东为什么这样相信,而且越来越相信谢静宜呢?现在综合有关材料,有如下的几个原因:

一、谢静宜长期担任毛泽东的机要员,负责的是毛所有最机密的电话接听和保密处理,因而深渗到毛家的私生活中。

从1959到1966,长达7年的与毛泽东一家的接触,毛对她产生了完全信任感。也正是这相原因,毛泽东对于北大、清华两所高校派别之间的恶斗不再作壁上观,决定派中央警卫团介入。于是从北京各工厂选派人员,组成“工宣队”,加上以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的军人为主体的“军宣队”,开进了清华园。谢静宜就是毛泽东的代表,另一位是汪东兴安排的8341部队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迟群。

二、谢静宜经常随毛泽东外出,私交很好,属“私人”级的朋友。

谢静宜是处事很贴心的那种。她在回忆与毛泽东的交往时,说到了两件事,一次是1961年,她与其他工作人员陪毛住在武汉,听饭时听了一张梅兰芳的唱片,很想再听,因而临开武汉时,向招待所借了,准备回时再还。专列开动了,谢静宜将唱片放给毛听,以便让他休息。后来毛知道这张唱片是借的招待所的时,立即严肃起来,要求“将唱片立即还给人家。”谢静宜认错,同时声明,这“是我自己想听,才借了的。”

毛泽东很善意地笑道:“我们不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吗?怎么把人家的唱片给拿来了呢?”谢静宜解释说:“我们不是拿,是借,回来时还会还给他们的。”毛笑着说:“唱片这个东西,放一次就损耗一次,放久了,也就不能用了,还人家还有什么意思啊!”毛泽东看着谢静宜有些羞愧,便反过来安慰说:“你们要是想听,就再放一遍吧,然后再请他们带走。

”——可见谢静宜在毛泽东心中,是一种很和谐的关系,是可以平静地对话的那种。另一次是1965年,毛的专列停在江西的一个铁道叉口上,停车之处的道旁是一个深水沟,里边有鱼。于是,谢静宜等一帮工作人员便下水捞鱼,一下子捞了很多,准备为毛泽东改善伙食。

当谢静宜高兴地将这个消息告诉毛时,毛只问鱼是不是还活着。当得知是活着的时候,毛让谢静宜赶快倒掉,放回到原来的水里去。谢静宜与毛争了起来:“这是一条水沟里的鱼,不是谁家的池塘养的鱼。”毛泽东说:“虽说不是哪一家哪一户的池塘,但它是江西人民的池塘!”最后,由谢静宜将鱼给倒掉了。——由此亦可看出,谢静宜与主席的这种关系,是可以在一起对话和讨论问题的。

前文已说过了,谢静宜处事是很贴人的那种女性,因而即使是嫉妒心很重的江青,也将谢静宜看着知己。一个女性能做到这样,谢静宜是有过人之处的。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里,江青还从机要局将谢静宜借走,为她整理有关的资料。文革运动后,江青也利用谢静宜,在北大、清华弄了不少的材料,对于推动文革地盘的扩大,双方各投所好。

但江青毕竟是个难打交道的人,谢静宜与她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合作”,这一切,毛泽东都看在眼里。文革的后期,谢静宜因权力大了,在清华人旺很不好,这也是迟群写信告状的原因。据当时走红的作家浩然回忆,1974年以后他所见到的那个“穿军装的女人”,就是指谢静宜,那时,她说话的语气很冲,已经缺少基本的礼节了。

毕竟权力造化人。后来,江青、王洪文还推荐谢静宜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由此可证,在文革的重头人物心中,谢静宜是毛泽东的人,也是江青的朋友。

还是在1961年毛泽东过生日时,毛当着李敏、李讷和谢静宜的面说:“你们之间要交成真正的朋友。”此后,谢静宜与李敏、李讷的关系一直是处成朋友的那一种。1970年,李讷在江西进贤县五七干校劳动,后又要求到农村去,直接与农民在一起生活。这时,毛泽东就是派的谢静宜,让她帮李讷一起选一个生产队,插队在那里生活。

有一次,李讷病了,李讷想回城治病,就是托的谢静宜捎话。但毛不同意李讷回城,毛让谢静宜捎回话去:“人在哪里,就在哪里治病。”谢静宜已经在乡下看到了李讷的病情,烧得很厉害,便替李讷求情。但毛还是不同意,说:“不能让她回来,难道江西人民有了病,都要到北京来治吗?

她在乡下,就在乡下治;乡下治不好,到县里治;县里治不好,到省里治。不要回北京。”李讷在个人婚姻问题上,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谢静宜,让她转告毛泽东,以便听取父亲的意见。可见,她们之间确实是毛泽东所期待的那种朋友关系,李讷也是把谢静宜当成真诚朋友的。

五、谢静宜在毛泽东生命遭遇重大风险时提供了重要情报。

应该说,在“九·一三”事件中,谢静宜和她的丈夫是立了功的。谢静宜的丈夫叫苏元勋,在空军机关机要部门工作。1971年毛泽东南巡期间,苏元勋凭着职业的敏感,感到了空军的异常。

毛的专列在杭州时,苏元勋将有关军队异样的情况透露给了谢静宜,谢静宜直接将情况用保密电话告诉了毛的护士长吴旭君。吴旭君立即告诉了毛泽东。引起了毛的高度警惕。所以,在杭州、上海期间,毛泽东对王维国等空四军的人已经是精警防范,不让他们近身了。——不能说毛的信息全来自谢静宜一人,但在关键的时刻,她所提供的这些情报,于毛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还有很多的因素与理由,这里就不一一絮说了。由此可见,当时刘冰的信是多么地不适时宜。刘冰写过两封信,第一封是8月中,毛看后指着文件对秘书说:“先放着!”紧接着10月19日又来了第二封,而且是由邓小平转来的,毛这才发了脾气,说出了来信“动机不纯”,“矛头是对着我来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