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资料 张小龙解析2012国考申论试题 资料和问题深度加强
1、 这次国考的特点,与往年比较,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是以后国考的趋势。如题量、难易程度等,进行整体个介绍。
2、 具体解析下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试题。
3、 根据今年国考试题的分析,对以后参加国考的考生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4、 最后给考生们以鼓励。
考试吧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随着国考申论部分考试的结束,今天非常有请来了华图的名师张小龙老师。
张小龙:大家好。
考试吧主持人:首先请张老师针对试题包括难易的与往年有没有变化,包括这次试题的整体的情况给我们做个介绍。
张小龙:今年的申论考试和去年相比简单谈一点变化。第一个变化,考试它的深度材料和问题的深度是加深了。不管是副省级以上还是地市级以下,里面增加了大量的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的材料,副省级以上直接给了哲学家的新观点。
材料的难度加深,其实考察考生非常基本的知识和思想的功底,这是它最大的变化。再有,在考试形式上更加强调答题的层次和逻辑性,在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的题干中都有这样的要求,要有层次有条理。以前仅仅有条理,有层次是讲答题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要协调好,以前写一大堆,这不太适应现在考试的需求。
第三个变化,现在它的问题越来越微观具体,其实并不奇怪,我在做大纲解析的时候曾经讲过,要求考生能够紧密地结合社会实际和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答题,都是问的日常的问题,尤其是对策题,比如说公交车搭配很不方便,我们可以遇到去了一趟回来又搭不到车了,一个公交车的站牌分成了几个部分不好辨认。这是需要考生非常的设身处地的想问题,我们的答题要紧贴“地面”。
还包括考试题目它的综合性、开放性等等。总体上建议考生考好申论,根据现在的命题的趋势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知识的积淀,做到千金拨四两,厚积薄发,要关心社会生活中问题,要考虑时代发生的问题,用心去体验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以前的抽象的背一些所谓国家的政策,和简单的模式。
这样的考申论的方式已经过去了,面临社会实际本身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考生需要用一颗真心和热心去对待考试。这是对考试变化给各位考生的建议。
考试吧主持人:下面请针对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试题给我们做个解析。
张小龙:去年它的区别是比较的明显,包括前年的去年比较的明显,在去年前年的考试中,副省级以上题目明显得大气有高度,今年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的区别反而是降低了。考试本身题目的趋同,除了题型设置上问题的设置上有些小的区别以外,整体上问的两个对策题都很微观的具体,这是非常的类似。也有不同点,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副省级以上它对考生论证一个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比如说第二个大题,要求考生对一个网友的观点进行反驳、进行分析和论证,设置这样的题目,如果是以前简单地是用分析问题,提对策,等等这种方式在这种题目是用不上的,论证中要求论述详实,论据充分,要求考生有层次和逻辑,副省级以上这一类的题目对论证了要求提高,体现了题目的综合性,不再是以前的单一的问题,概括问题,或者是分析问题。
综合性体现了考生对各种的答题要素间的驾驭、把握和协调的能力。
这是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的区别。地市级以下的题目相对来说单一一些,副省级以上综合性强一些,对考生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高一些。
第二个区别,体现在副省级以上它的考试问题设置批判的色彩比较重,现在的考试的话题有争议和批判,以前的考试的话题很中规中矩,刚才副省级以上要对网友的观点进行批评和反驳,这是非常的明显的引领社会的风气,要很好地解决社会现实中一些问题。
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有出现过的,要求回应一个人的观点,体现了对考生要能够地很好地洞察别人的错误,要知道什么是对的,还要知道什么是错的,并且要很好地加以解决。
这是副省级以上的要求,对考生的洞察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敏感度的要求相对比地市级以下要高一点。
第三个方面,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的区别在于,比起地市级以下来说副省级以上本身的问题问得抽象一些,模糊一些,笼统一些,地市级以下会直接告诉请你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对策,副省级以上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在说什么。比如说副省级以上最后文章写作,就事件来谈谈看法,一个事件是很小的事件,这个事件背后反应的问题,主旨是什么不太确定。问题的抽象性和模糊性,这一点上比地市级以下的题目难一些。
总体上两套题它的相同点大于不同点,详细的东西我们后面会出一些系列的文章来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