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评价毛主席 "毛主席借了我一本书还没换":周有光二三事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江苏网5月28日讯 在25日.26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讨活动举办期间,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周老的学生与至亲好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勾勒出百岁老人

中国江苏网5月28日讯 在25日、26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讨活动举办期间,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周老的学生与至亲好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勾勒出百岁老人慈爱、敏锐、豪迈又很幽默的形象。

“毛主席借了我一本书,到现在也没有还”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之一。国家语委原推普处处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袁钟瑞与周老共事22年,听周老说过一件往事——

当时,主张用汉字笔画式字母的是大多数,少数人赞成用斯拉夫字母,只有周有光和极少数人主张用罗马字母。毛主席也主张用汉字笔画式字母。

“在会上,毛主席问我:‘周有光,你到底赞成不赞成?’我不敢反对毛主席,但我可以不说话。毛主席再次问我,我还是不说话。毛主席见我不说话,就明白了,于是宣布休会。”袁钟瑞转述说,事后胡乔木到周老家问意见,周老说,他写过一本小册子《字母的故事》,请他拿回去给毛主席看看。

下次再开会时,毛主席主动提出,汉语拼音还是采用罗马字母好,国际通用;而且毛主席还说服别人同意采用罗马字母。

现在说起这件事,周老还乐哈哈地笑着说:“毛主席借了我一本书,到现在也没有还!”

“做他的学生,很幸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可育称得上是周有光的学生,她从事现代汉字学研究的过程中多次得到周有光鼓励,印象尤为深刻的是1981年周老写给她和高家莺的一封信,那是针对他们就完善《汉语拼音方案》提出建议的复函。

“虽然回信是解释现在为什么还不宜采取我们的建议,但他在信的开头却说,你们的意见是对的、好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对我们有很多肯定。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我们当时就觉得,如果做他的学生,很幸福。”这封信保护了两人的积极性,之后他们不仅在各自学校开了现代汉字学的选修课,还发表了《建立现代汉字学刍议》一文,发挥了周有光的学术思想,使现代汉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变得更具体、更便于操作。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马力是周有光五姐的长女,周有光对后辈教育、开导、爱护的良苦用心同样让她深受感动。最近,她的大儿媳张茗写了一本关于托克维尔的书。“我让她寄一本给舅公看看,话这么说,但我心里也想:舅舅和张茗从未谋面,而且他这么忙,又100多岁了,未必真的会看这本书。”结果出乎张马力意料,周有光不仅仔细看了,还在回信中提出了具体建议,并且向责任编辑订了10本说要送人。

张马力不无感慨:“真的很希望舅舅活得时间长一点,让我们的孩子多跟他接触接触,再学点什么,这样才能把他的优点一代一代传下去。”

生活中几件有意思的事

毛晓园是周有光九妹的次女。在北京中冶集团建筑研究院工作的她与周老接触颇多,周老有时会让儿子周晓平或毛晓园带他出去看看走走。

“一次他提出去韩国人聚集的望京,当逛了韩国商城、吃了韩国烧烤后,他说,一个国家是好是坏其实很容易看出来,大家开的车是现代的,用的手机是三星的,这个国家一定是发达的。”

这份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毛晓园想起舅舅的一件往事。1979年,周有光去国外开会,经过波兰时,他看到街头的指示路牌、修道院嬷嬷的着装等都是法式的,可是制度却是苏式的,就说:“这个国家头在法国,脚在苏联,不会稳定。”果然被他言中。

周老的平和、谦虚时常让人深受感染,不过毛晓园说,也有例外的时候。她记得有一次舅舅就很“骄傲”地和她说:“晓园,我今年都105岁了,可是我还能自己洗头洗澡,这样的人不多了吧。”毛晓园立刻回答:“当然!”在她看来,正是每天洗头洗澡,帮助了现在只动脑子、不动身子的舅舅锻炼筋骨、活络血液。

还有一件趣事让毛晓园记忆犹新。2003年夏天,周晓平、毛晓园开车带周老去北戴河,吃过中饭,周老精神很好,大家就准备到海滩去,这时周老说:晓园,帮我去买两件游泳衣来。“98岁的人,一下子就要两套游泳衣,多豪迈啊!”这则小故事引来现场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