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图片 “光明·元济讲坛”在上海交大出版社张元济讲堂开讲(图)
7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内嘉宾云集,“光明·元济讲坛”开讲。开讲仪式前,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郭新立会见了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一行。刘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近在开讲仪式上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宗光,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张祥等出席仪式。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主持。
“光明·元济讲坛”追随着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译书院首任院长、交通大学第二任校长张元济先生所开创的文化传统,结合上海交大出版社所承担的国家级出版项目和多年积累的优秀作者资源,就重大文化课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致力于打造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沪上学术文化盛宴,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书香社会的建设。
胡近在讲话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与光明日报通力协作、联合举办的“光明·元济讲坛”,以学术影响社会,以文化滋养心灵,是一所大学与一份大报的完美结合,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光明日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学术情怀的直接体现,希望将“光明·元济讲坛”办成学界推重、读者喜欢的文化盛宴。
徐炯谈到,上海交通大学对出版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仅使交大出版社迅速做强做大,也使上海出版的整体获益良多。近几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可圈可点,包括大飞机出版工程、转化医学出版工程等。“光明·元济”讲坛为推动上海的全民阅读作出贡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理所应当给予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东京审判文献出版工作当中,在传播方面同样有积极的作为,提高了对出版人使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担当。
刘伟指出,东京审判是正义的审判,但是这个正义还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文化复兴将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梳理和解读东京审判,在日本当局否定侵略事实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光明·元济”讲坛用文化来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中国人价值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讲仪式上,与会嘉宾为“光明·元济讲坛”揭幕。
“光明·元济讲坛”首讲主题为《东京审判:“胜者的审判”还是“文明的审判”?》,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围绕东京审判正义性与文明性的根源、东京审判对于战争责任的归属、天皇责任追究缺失的历史背景与法理思考、东京审判与纽伦堡审判的差别根源以及如何看待当今日本政界否定言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对话。
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东京审判出版工程项目负责人姜津津主持。
两位教授在讲座中谈到:由德日分别在西方和东方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本身和伴随着战争暴行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如何追究肇事元凶的罪责,如何防止人类重蹈覆辙,是摆在反法西斯同盟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东京审判”应运而生。这一审判无论从当时还是今天来看,都是最符合正义原则、最经得起检验的选择。
而只有对东京审判各个层面的复杂性有了充分认识,才能真正掌握对东京审判这一和我们民族事关重大的审判的发言权,也才能使我们对日本的异议作出更有效、更得当、更有说服力的回应。在历史问题时常困扰着中日关系的今天,充分认识东京审判有助于更有力、更得当地回应日本不断提出的异议,更有助于真正掌握中日关系的主动权。
近两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卷本,荣获上海图书奖特等奖)、《庭审记录索引、附录》(3卷本),即将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50卷本),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二战后60多年来,国内东京审判基础性文献资料的缺失,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些资料还远远不能满足全面深入研究东京审判的需要。
今后对于东京审判史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出版,对准确把握东京审判的正义原则和历史意义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王宗光,张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主任张伟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盛焕烨,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