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时英作品风格变化探析
摘 要:穆时英,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新感觉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南北极》,通过口语化的写作,粗犷的笔调描写了30年代大上海底层人民的生活,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但在随后的作品中,比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风格却发生了极大变化,转而描写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其描写的对象,也都是在充满诱惑的都市背景下,迷恋于声色之间的都市客。
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开掘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和都市人灵魂的喧哗和骚动。本文尝试对这种风格变化原因作一些探析。
关键词:穆时英;风格;探析
1.引言 穆时英(1912-1940),现代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代主义从文化的历史角度来说,是1914年前的几十年中兴起的新艺术与文学风格,是艺术家为了反抗19世纪末期的叙事成规,转而用一种他们认为感情上更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出大家真正的感受与想法。
现代派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引进的一个小说流派,又称为新感觉派,刘呐鸥(1905-1940)﹑施蟄存(1905-2003) 穆时英都是当时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深受日本新感觉派,比如川端康成﹑中河与一、片冈铁兵等影响,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既不满于旧的社会秩序,又寻求不到施展才华的归宿,陷入了苦闷、彷徨的困顿之中。
为了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他们追求新的刺激,因而欣赏现代派小说的“新、奇、怪”的表现手法,力图兼容这些表现手法,比如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
他们的作品大都描绘的是二三十年代的大都市上海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从18岁发表处女作到25岁时停止写作,穆时英创作了很多短篇故事。作品风格各异。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南北极》反映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
但随后的《公墓》﹑《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转而描写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所以问题就是:为什么他改变风格?动机是什么?在对他的早期研究中,这个问题并没有被深入研究。
但是,这个问题不能被忽视,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认知促使他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2.南北极 《南北极》发表于《小说月报》1931年1月,当年穆时英18岁。文中的主人公名叫于尚,绰号叫小狮子。
在与女朋友分手后,他离家去了上海。经历作为赌徒﹑人力车夫和打手的故事。故事通过小狮子的独白讲诉了他的经历以及对上海生活的感觉。南北极最后以小狮子对城市生活的的讨厌作为结尾。小狮子最后发出怒吼,“谁的胳膊粗,拳头大,谁是主子。
”① 有必要讨论一下南北极的写作特色。首先是小狮子的人物性格。小狮子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人,而是一个思想守旧的人。穆时英通过小狮子的眼睛描写了大上海。
比如,街角游荡的匪徒,辛苦的黄包车夫,社会底层悲惨的妓女。对于这些社会现实,小狮子同情不了,相反,他对那些学生﹑摩登女孩﹑官僚阶层非常生气,认为这些人忽视了大上海的悲惨现实。他的情绪还是受旧时代的“锄强扶弱”的观念影响的。
这可能与他的父母来自“洪门”有关。他的个性完全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想象的老套的歹徒完全不同。另外,与无产阶级文学不同,故事里没有类似革命的主题。 第二个特点就是口语的运用。比如,他描写的歹徒的语言,“他妈的;我算是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从那一个世界,跳到这一个世界啦;笑话儿可闹多了,一下车跑进站台就闹笑话儿”。
②句子的结构并不复杂相反非常简单。他兴奋时不停地喃喃自语。这种对口语的巧妙运用引起了30年代文学的巨大争议。
可以看出,穆时英的认知不是老式的世界观而是多元的,多维的。在《南北极》中,他独创了自己的风格,不是来自于现代意识而是旧时的精神。这也与建立在“启蒙与救国”的五四文学精神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通过小狮子的语言,穆时英试图用与其他启蒙学者不同的语言来描述上海。3.穆时英小说的观点 不管他想展现一个多么现实的社会,毕竟主人公也不是真实的人。现代主义的标准也是主观的。
小狮子为什么会有一些旧时的义气,因为他的家庭是“洪门”的,另外还有老套的创作,如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厌恶,还有就是口语过于人工化,这些都是作者没有意识到的特色。 尽管穆时英想用现代派的风格写作,似乎他也恰恰收到这种风格的限制。
作家本意并非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愚味,而对人的本能,尤其是人性深处恐怖性的挖掘才是他关注的焦点。这是他与其他左翼作家,甚至“五四”以来其他作家的根本差异。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人性被残酷压抑而扭曲,化作兽性爆发出来,正义中夹杂着令人震栗的邪恶性,而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邪恶正是人的死亡本能的外在表现。
大上海最底层的人们,就是这样在穆时英的白描下,面对生存环境,低层人物与都市所代表的物欲文化的激烈对立中,彻底宣泄出人性最原始疯狂的一面。
他说道,艺术间接地反映了刻在人类思想中的某些方面,主观的表现了客观实体的真实面。艺术展示的现实没有100%的模型,但是是来自于人类良知的折射。意思是,他对艺术的认知不再是主观的结构,换句话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