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冷月书法市场价 赵冷月书法拍场走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还是中国书法的重镇,老一辈中还有刘海粟、谢稚柳、顾廷龙、王蘧常、钱君匋等等。由于这些老书家的存在,上海的书法水平依然维持在一个高水准上。与这些同时代的大手笔相比,赵冷月也许不是第一流书家,尽管在上海提起他,大家都知道。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赵冷月书法写得东倒西歪,不懂好在哪,觉得是乱涂之笔。但事实上,赵冷月初从晋唐楷、行法度,于各类书体无不穷究其递变之迹。中年后 转学汉隶北碑,尤勤于《张黑女墓志》《郑文公碑》《龙门二十品》《张迁碑》等,自谓“博采众长,遍临百家”。
至晚年形成臻于化境的笔墨风格,达到无为而无 不为的境界。赵冷月晚年既坚持“无一日不抄碑临帖”,在创作中又力求“破法”。赵冷月自称并非为变而变的“晚年变法”,堪称妙手天成。这位独树一帜的海派 书法家创一代书风,被誉为上海书坛的骄傲,生前出版有《赵冷月墨迹选》《赵冷月八旬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赵冷月卷》等多种。
赵冷月先生晚年提出“松绑”艺术观,在“有法”和“无法”中寻求自我,所以其书法创作风格的丰富、多变在现代书法家中无出其右。赵冷月先生晚期作品或疏 野洞达、或淹润细密,粗而不犷,细而不纤,彰显内力内美,步入一片化境。
在2014年荣宝斋的秋拍中,赵冷月的《行书》六屏镜心,估价80万至120万 元,成交价达到了345万元。 在中国嘉德的2014秋拍中,赵冷月《隶书七言诗》(见图)估价6万至8万元,成交价为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