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好还是作诗水平好
李世民的诗
众所周知,唐代时期是唐诗最繁荣鼎盛时期,至今仍有大量的唐诗被后人朗诵。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诗歌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作品,比如《赐房玄龄》、《饮马长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临朝》、《幸武功庆善宫》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李世民剧照
比较熟知的一首就是《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边塞诗,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诗歌的内容是: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646年,当时唐太宗亲自率兵平定宋金刚引起的战乱。凯旋归来时候,唐太宗看见边塞壮观的景色有感而发,写下这篇传世名篇。这首诗歌作品交代了唐太宗率兵讨伐事件,包括前往途中遇到的艰苦环境。边塞的风特别大,河面都已经结冰,但是唐太宗军队依然冒着严寒前行。随之交代了边塞安危的重要性,军队士兵们奋勇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诗歌最后两句讲述了,回朝路途中,欣赏着边塞风光,士兵们奏响凯旋的号角,心情十分轻快和愉悦。
李世民书法
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巅峰,诗歌和书法都在当时达到了极盛状态。后来人们说到唐代书法发展进程时,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因为他酷爱书法,身体力行地推动了书法在全社会的发展。
李世民书法作品
因为具有表率作用,唐朝时期文学氛围十分浓厚。
后人在评价李世民的时候,认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的成就,而他的墨宝仍然流传于世间。
李世民在书法上,特别推崇王羲之,而他本人最擅长的是隶书和草书。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李世民花费了很多钱财搜购王羲之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只要一有闲暇时间,王羲之都会临摹王羲之的作品,以至于后来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状态。李世民征战南北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会把简板当成画纸,在上面书写作品,已经达到痴狂地步。在他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之后,让弘文馆的学士们临摹《兰亭序》作品,并且分发给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共同鉴赏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唐太宗去世后,中书令褚遂上书奏明高宗,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兰亭序》,太宗既然去世了,这本《兰亭序》不应该留在世上。最后,高宗决定《兰亭序》陪葬于昭陵。
李世民在世时,设立了弘文馆,并且开创了书学。只要书法艺术造诣高,就可以进入仕途,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书法在社会的地位,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李世民的故事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李世民之口,这是他评价褚遂良时说的语言。褚遂良因才高八斗,书法艺术出众被魏徵推荐给唐太宗李世民,随后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官拜起居郎一职。
李世民剧照
当时,起居郎的职责就是记录皇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饮食生活起居上的记录。有一次,唐太宗想要看褚遂良记载自己的言行起居内容,褚遂良回答太宗,自己从未听过皇帝本人要看自己的言行起居内容,当今设立起居郎这一职位目的就是监督皇帝的一言一行,督促皇帝不要犯错误。唐太宗问褚遂良,如果自己有不好的言行也要一一记录吗?褚遂良说记录皇帝的言行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即使皇帝有不好的言行也要记录。一段时间后,唐太宗对朝中的大臣说,自己要当面评论大臣们的对与错,这样的话,大臣们意识到不足所在,才会改正。
唐太宗评论长孙无忌有很高的智慧,善于随机应变,但是在军事上很欠缺,不懂得行军作战的方法。随后,评价高士廉有正直的气节,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但是缺乏直谏的勇气。唐太宗依次将朝中的大臣评论了一番,到褚遂良时,唐太宗说到,褚遂良在做学问上,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人处世方面刚正不阿,身为起居郎能够很好地履行职责,平日里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我认为他是一位值得怜爱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