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2017-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家郁达夫是怎么死的郁达夫死亡之谜,至今仍未解开.曾经一名日本宪兵承认郁达夫已惨遭迫害,这名日本宪兵并指出他们掩埋郁达夫的尸身的地方.后来研究郁达夫经历的工作者

作家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郁达夫死亡之谜,至今仍未解开。曾经一名日本宪兵承认郁达夫已惨遭迫害,这名日本宪兵并指出他们掩埋郁达夫的尸身的地方。后来研究郁达夫经历的工作者,几乎翻遍了新加坡都没有找到郁达夫的骨骸。

郁达夫雕像

既然这名日本宪兵所言不实,那么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呢?1945年8月29日,本在房间中和好友商量事情的郁达夫被人骗了出去。后来,郁达夫一直处于失踪状态,等到半个月之后,有消息称郁达夫已经被日本宪兵所枪杀。关于郁达夫被杀害的消息传遍了东南亚和中国,大家都对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充满了疑虑、有人说,日本宪兵得知了郁达夫真实身份,所以将他灭口,也有人猜测,郁达夫之死会不会与戴笠相关。

郁达夫和王映霞成婚之后,戴笠一直对王映霞展开了猛烈的攻势。郁达夫在福建时候,还不知道王映霞与戴笠之间的情感纠葛,等他知道后,王映霞已经爱上了戴笠。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纠葛,便带着王映霞前往新加坡生活。

1939年,郁达夫曾写《毁家诗纪》一文,而后在报刊《大风》上公开发表。他暗指出戴笠破坏自己家庭的行为,言词之间流露出对戴笠的憎恨之情。郁达夫曾要求将这篇文章寄给蒋介石和于右任等国民党要人,希望以舆论压力来谴责戴笠。或许这件事情惹怒了国民党派,他们借当时形势,将郁达夫杀害了。

郁达夫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记载,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神秘的失踪。9月17日,联军当局证实郁达夫已遭日本宪兵的残忍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有很多疑点,至今仍被世人猜测。那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世人对郁达夫之死的众多猜测。

郁达夫照片

一说是,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所杀害。这几位日本宪兵无恶不作,他们奉命将郁达夫绑架之后,担心郁达夫会向上级反映他们丑陋的行径,于是便将郁达夫杀死。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可能被印尼独立军所杀害。日军投降后,很多印尼共产党人开始大规模地抓捕日军。由于郁达夫曾经担任过日本军的翻译,所以他们误认为郁达夫和日军有着密切的联系。29日晚上时,郁达夫可能被印尼人叫了出去,随即便遭到了杀害。关于郁达夫之死还有一说是,郁达夫因身份比较特殊,华侨朋友为了保障郁达夫的生命安全,便将他秘密的转移。当时社会形势比较复杂,郁达夫在转移途中可能出现了意外。

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联军当局从日本战犯处得知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遭到了日本宪兵的枪杀。而与郁达夫一同遭到枪杀的还有几名欧洲人,他们将郁达夫等人杀害后,将尸骨埋于丹戎革岱。后来,有研究者翻阅棉兰法庭关于日本人的口供,但是都没有找到有关郁达夫的丝毫线索,翻遍整个东南亚也未找到郁达夫等人的骨骸。所以关于郁达夫之死的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

作家郁达夫在文学上有何成就呢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文学家,《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都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从总体上来说,郁达夫在文学上有何成就呢?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包含三点,接来下我们分别浅谈一下郁达夫的文学成就。

郁达夫作品

第一,郁达夫首创了自传体小说形式,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体裁。在郁达夫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是郁达夫“以我之口,叙述故事”。文中主人公都是用“我”来讲述其中的故事,比如《沉沦》中,我是一名日本留学青年。在日本留学生活中,“我”遇到了日本人的欺侮,在打击生活中,“我”的自尊和尊严受到了践踏。郁达夫以“我”娓娓道来个中故事,表达了自己在残酷黑暗的生活中,渐渐堕落沉沦的矛盾心理。郁达夫以“我”讲诉故事,更能引发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郁达夫敢于在文学作品中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观念提出挑战,比如在《迟桂花》作品中,郁达夫塑造了一位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农村妇女形象,虽然她的生活历经挫折,但是她依然乐观向上。又比如郁达夫作品《沉沦》,其中郁达夫借日本留学青年情爱之旅,来批判了腐朽堕落的封建文化。郁达夫《沉沦》发表后,对当时一批青年文学作家产生了深远为悠久的影响。

第三,郁达夫文学作品中,善于用悲凉消极的意象,来反映世事的黑暗腐朽,进而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辛苦生活。比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等作品,是郁达夫反映现实问题的代表作品,表达了郁达夫对底层百姓的关怀之情。

郁达夫与王映霞是什么关系

王映霞是郁达夫第二任妻子,郁达夫和王映霞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因两人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最终形同陌路。王映霞长相美丽并有浓厚的国学素养,在她二十岁时,嫁给了郁达夫,此时郁达夫已经三十二岁。

郁达夫与王映霞

俩人的婚礼非常轰动,郁达夫与王映霞无疑是世人心中的佳偶代表。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非常相爱,有着浪漫气息的郁达夫经常给王映霞写情书,让王映霞沉醉在这段婚姻中。婚后的王映霞非常温柔贤淑,她每天为郁达夫的三餐而绞尽脑汁。郁达夫曾以“日记九种”的形式将自己对王映霞的爱意呈现在报刊上,让世人都知道王映霞的贤惠与美丽。

不久后,郁达夫与王映霞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更加坚固了俩人的感情。郁达夫与王映霞五年甜蜜恩爱的生活在1933年时戛然而止。1933年,郁达夫带着全家从上海迁移至杭州,杭州恰好是王映霞的故乡,王映霞回到家乡后,热衷于朋友交往,慢慢地忽视了家庭。

随后,戴笠不断地给王映霞写求爱信,让王映霞的心摇摆不定。后来,王映霞将孩子托付给母亲照顾,自己盛装出席各种交际场所,而远在福州的郁达夫根本没有察觉妻子的异样。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联系,他带着王映霞迁移至武汉。1938年,郁达夫将王映霞带往新加坡,俩人经常为琐碎之事大吵大闹。1940年,王映霞独自离开新加坡,此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结束了婚姻生活。

郁达夫散文特点是什么

有人曾对郁达夫散文作出如此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曾经学过郁达夫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整篇文章流露出的伤感悲秋之情,让人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万事骤变的沧桑感。从《故都的秋》便可分析出郁达夫散文特点,以加深读者对郁达夫散文的认知。

故都的秋画像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非常讲究词语的选用和修饰,从言词表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全文大约1500度字,但郁达夫用了42个“秋”字展现了故都秋天萧瑟、悲凉之景,全文透过“秋”字,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消极的人生状态。在《《闽游滴沥之二》中,郁达夫用“绿”、“曲”和“静”三字,描写了闽江秀丽、壮阔的景象,进而将闽江无与伦比的美丽展示给了读者。

除此之外,郁达夫散文特点还有善用落错等手段,使文章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一文中,郁达夫用长短句相错的形式,使文章产生舒缓而又跌宕的节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不自然地会被文章的美感所吸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郁达夫散文特点还具有忧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其中主要体现在颓废和憎恨上。在郁达夫看来,生活充满了无味和死板,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根本既然无法实现伟大地抱负,那么就干脆自我放纵。

关于郁达夫的故事有哪些

郁达夫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直到今日郁达夫的失踪原因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众所周知,郁达夫一生跌宕而绮丽,那么我们今天讲诉两则有关郁达夫的故事。首先,先讲述一则郁达夫与钱有关的小故事。郁达夫有一次请军界的朋友们到饭馆里吃饭,饭吃完后,饭店的服务员来到桌前收账。

郁达夫照片

只见郁达夫从鞋底拿出几张纸币给乐服务员。朋友们看见郁达夫将纸币放在鞋底,对他这一行为十分不解。随后郁达夫告诉朋友,因为自己曾过过没有钱的日子,现在有了钱,要将它们踩在脚底,让它们永世不得翻身。通过这则小故事,不禁觉得郁达夫也是一位充满生活情趣并且幽默感十足的人。

那么,再说一则关于郁达夫的故事吧!有一次,郁达夫被邀请去演讲有关文艺创作的相关知识,郁达夫走上讲台后,在黑板上写下“快短命”三个大字。台下的听众朋友们对此疑惑不解,大多面面相觑。随后,郁达夫说到,自己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而黑板上书写的“快短命”就是文艺创作的要诀。“快”可以理解为“痛快”的意思,“短”就是说文章主旨要简明扼要,而“命”指的是写作文章时候,不要偏离题目,要时刻扣住命题。郁达夫围绕“快短命”三字做完演讲之后,总共花费不到两分钟。郁达夫走下讲台时,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