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在大英博物馆我碰到了陈凯歌夫妇
倒是陈凯歌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来拍去。就听他说了一句,国内这种东西也很多,后来破四旧都被砸了。看看人多,他们很快就走得找不见人影了。
这个与罗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号称三大博物馆的地方,也有着和罗浮宫一样的古典与现代的混合走过门厅,看到的就是一个圆蛋形建筑还有由不同规格的玻璃片拼贴而成的屋顶。室外灼热的阳光投射下来,经过玻璃的过滤,也显得温婉淡定起来。
大厅的地上刻印着英国桂冠诗人阿佛烈丁尼生的诗句,让你的足迹/自此/永远地踏入知识的海洋。于大英博物馆的这个海洋而言,大部分时间都是免费的,只有少数展览,像这次去遇到的莎士比亚的舞台这种私人展览才是收费的,5磅一人,也不算贵。
大厅里人来人往,西方游客们大多被导游带着奔着罗塞塔石碑,这个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秘密的东西而去,而东方的客人们则目标更明确,绕过一楼蛮荒风的非洲馆,踩着学院派风格的大理石台阶,朝着二楼的中国馆走去。
33号展厅,也就是中国馆,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大英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里面陈列的中国文物,从远古石器、玉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
我坐在唐朝墓穴中挖出的唐三彩陪葬品前,看着栩栩如生,依旧色彩斑斓的陶瓷制品,心里想到的是当年它们怎么就漂洋过海地来到异域的这个展厅,毫无破损。还有三尊来自河北某庙的佛像,没用玻璃罩子罩着,衬着后面的敦煌壁画,令人感慨。
我们能看到的展品,只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十分之一,更多展品已经被藏在了各种藏室,无缘一见。只能从传说中,想象他们的样子,比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被大英博物馆看作镇馆之宝,藏在斯坦因密室里,据说近百年来,见过它的外人不超过三个。二战后,英国打算用此图感谢中国的帮助,当时的政府宁愿选择潜水艇,而放弃了这绝世珍品,从此再也无缘。
在私人收藏的瓷器馆里,人很少,一进门就是一对青花瓷花瓶,据介绍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青花瓷花瓶,就是一个都价值连城。往里走,看到了宋代钧窑里烧出来的彩色瓷器,纹路色彩奇幻地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旁边有人说话,有点耳熟,侧身一看,是陈凯歌和陈红。还有一群男孩子也在参观那些美得不可方物的瓷器。可惜的是,那些孩子们对此并不热衷,倒是陈凯歌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来拍去。就听他说了一句,国内这种东西也很多,后来破四旧都被砸了。看看人多,他们很快就走得找不见人影了。
为了迎接奥运,大英博物馆特意把那尊著名的掷铁饼者摆放在大厅正中央。这尊以前书中看过太多的雕像,就这么突然地让你感受到力与美的真实感。此外,他们从藏品中选出和体育相关的内容,比如古奥林匹亚神殿的模型,胜利者雕塑,为运动加冕桂冠的银币,象征胜利的沙纸专门用一本小册子标注出来,供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
更特别的是,在四楼的大厅里,将本届奥运会的金牌做了展示,并对此前伦敦举办的奥运会进行回顾,成了游客谋杀快门最多的地方。
在奥运金牌展示柜后面,挂着数条横幅,有一条上面写了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的一句台词:假如我们兴旺繁荣起来,将给予他们奥运冠军一样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