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简介 赵朴初先生生平简介

2017-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的一个书香.积善之家,7岁即能吟诗属对.解救小动物,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的一个书香、积善之家,7岁即能吟诗属对、解救小动物,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1935年经当时的佛教领袖圆瑛大师介绍皈依佛门成为在家居士。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

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后,任上海安通运输公司、上海华通运输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作为爱国宗教界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副主席、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赵朴初先生集重要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卓越的民主党派领导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艺术家、慈悲为怀的慈善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和广泛赞誉。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对外友好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作为新中国一代宗教界领袖,他坚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宗教信仰政策,努力促进全国各宗教界的团结和稳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巨人,书法方面为一代大师,作品俊朗洒脱、豪迈凝重、神韵毕现,被称为“赵体”;诗词曲方面造诣甚高,作品《滴水集》、《片石集》在国内外广泛传诵。

他长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做了许多慈善事业,率先垂范为自然灾害和希望工程捐出个人大笔资金,晚年体弱多病时仍亲自为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筹集救灾资金,临终时还嘱托“遗体除眼球献给同仁医院眼库外,其它部分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医师尽量取用。

”他一生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识大体、顾大局,严己宽人,简朴清廉,具有慈悲、达观、智慧、圆融的人格,其“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的遗言,充分展现了高尚的心灵境界,确切应对了其父为他起名时的“返朴归真,悟初笃静”取意。

尤其在佛教方面,赵朴初先生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现代佛教界的主要领导人,新中国建立初期发起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实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教派佛教的大团结、大联合;改革开放后不断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多方奔走呼吁,落实宗教政策、开放佛教寺院,引领中国佛教从严重破坏中走上复兴之路。

他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强调充分认识历史上佛教兴衰与国家存亡的密切关系,懂得佛教只有依靠国家政权保护才能弘传和发展的道理,做到把爱教同爱国结合起来,身体力行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报国土恩、报众生恩。

他十分重视佛教自身建设,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并取得显着成就,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的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三大优良传统,指出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组织五个方面的建设重点,特别急切地要求加强僧才的培养。

他大力推行佛教的普世价值,积极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多次强调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化众生、改善人心、造福社会的独到作用;广泛开展与国际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坚信只要各国佛教徒共同努力,世界的持久和平安定就一定能够实现,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和平使者。

他信仰虔诚、持戒严谨、修为精进,佛学造诣极深,着有《佛教常识问答》等书,终身致力于佛教事业,不仅广为教界信众所爱戴,也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民众的推崇及赞扬,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