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黄苗子 黄苗子60多岁以后开始学书法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苗子这样谦虚地评介自己的一生:我这个人从外形到内在,始终都很矮小,一辈子都没有"日高千丈"的希望.的确,我不是一个英雄,我也不是任何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一个行走

黄苗子这样谦虚地评介自己的一生:我这个人从外形到内在,始终都很矮小,一辈子都没有"日高千丈"的希望。的确,我不是一个英雄,我也不是任何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一个行走在艺术世界里的小票友。

中国美术界少有的"双子星座"

黄苗子的夫人郁风,是作家郁达夫的侄女,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她的散文别具一格。1944年,他们在重庆结成连理。

记者:你和郁风先生珠联璧合,是中国美术界少有的"双子星座"。能不能讲讲你们的爱情故事?

黄苗子:我和郁风是自由恋爱的。当年在上海的时候,一班文艺界的朋友经常聚会,就在那时,我结识了郁风,并常有来往。郁风的父亲郁华(曼陀)是个诗人,还擅长山水画,她叔叔是作家郁达夫,所以郁风从小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艺术。

30年代中期,她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在期刊发表画作。我那时侯也在上海搞漫画,编辑杂志。由于我们两个人都喜欢艺术,爱好相同,彼此有共同语言,渐渐走的比较近了,就互相为对方吸引,当然我追她多一点(笑),我给你念一首当时写给她的诗:"乳香百合荐华缦,慈净温庄圣女颜,谁遣梦中犹见汝,不堪重忆相聚时"。1944年,我们在重庆结婚。以后,再多的风浪,我们都一起走过。

记者:你如何看待生活、爱情、艺术之间的关系?

黄苗子:我认为,生活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艺术的爱好更重要的,爱情必须建立在有共同爱好的基础上。我和郁风走到一起,可以说是艺术做的媒,我们的结合完全是志同道合,然后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兴趣一致,心灵相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是爱情、婚姻牢固的基础。现在我和郁风都老了,她身体不是很好,我们只想安安静静的好好在一起生活,不想受到任何打扰。

记者:你和郁风先生都是著名的艺术家,你的三个孩子却没一个继承你们的衣钵,什么原因?

黄苗子:家庭环境确实对人很有影响,至于个人的发展那还的看他自个的兴趣。我和郁风从事艺术一生,那是我们所好。至于我的三个孩子,从那时候中国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们不愿意让孩子吃艺术这口饭,所以老大老二都是理工科出身,现在两个人都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挺好。老三,那时比较小,很早又在二中上学,后来环境好多了,我们也就不管他。他就考了北师大,现在在三联书店工作,也算是搞文的,比较接近艺术啦。

60多岁以后开始学书法

记者:你的书法享誉世界,而你是在60多岁以后才开始转攻书法的。你能谈谈你在书法艺术上的心得吗?

黄苗子:启功先生说:"写字不用童子功",是很有说服力的。有童子功的人,大了也不一定写得好;没有童子功的人,中老年后练字也有成功的。所以,不要把写字看得太神秘。关键是要不断学,互相研究和自己琢磨。

书法说到底,是构图和线条的艺术。书法和音乐、绘画、舞蹈等是姊妹艺术,书法应是可见的音乐,书法通过点、线、面的变化运动,形成书法的韵律感,从而把观赏者带入一种美的艺术境界。

书法看的就是线条、构图、气韵。抽象派的画大家也看不出像什么,但抽象派的画却能给人带来美的艺术感受,中国书法就像抽象派的画。这一点,通过与对中国书法感兴趣的外国人交流感受更深,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举办书法展览时,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汉字不一定看的懂,但是他们非常喜欢中国书法,为什么?他们说,中国书法的构图和线条非常美,正是中国书法独有的灵动性使他们能透过不懂的字形而感受到艺术的美。

另外,书法艺术也是作者心灵的反映,作者在生活中对外界事务的感受、想法、激情都应该在作品里体现,韩愈说张旭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写发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你兴趣广泛,却在各领域都出大成就,这和天分有关吗?

黄苗子:首先我要说,天才只有三分,用功要有七分,这是张大千总结而我们也都认同的经验,不过,要想有点成就,天分是要有的,但更需要的是埋头苦干。

记者:你怎么看待博和专的关系?

黄苗子:顾炎武说"行已有耻,博学于文",这也是我的座右铭。我是主张广博的,我年轻的时候兴趣广泛,自己感兴趣的就去专研,我研究"八大山人"二十三年后,才能将他的书画风格融会到我自己的书画里。从事文艺的人应该多点兴趣,不妨先杂点,打开尽可能多的大门,特别是从事文学艺术类的人,更需要广博的知识做底蕴,然后在博的时候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深入,不管是对书法还是其他的艺术,都要掌握其艺术规律,而后融会贯通,做到"由博返约"。

记者:对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人有什么劝勉?

黄苗子:年轻人的通病是对艺术的规律掌握不多,文化底蕴不够厚。现在很多年轻人从事艺术,有真正感兴趣的,也有半路出家的,还有在其他方面做不成事情改而投奔艺术的。这中间有些人还不肯埋头苦学,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可能画得不错,题名却十分糟糕;可能字写得不错,题字的诗文却近乎不通,这都是看了令人不舒服的。

你看过去的老艺术家,随便哪个在哪一方面都是很优秀的。画画的,诗写得不错,字也很好,只是他在某个方面的成就盖过其他而没显出来。其实到了一定程度上,物艺是相通的,艺术家不但要业有所专,更需要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取得一点成绩。

记者:你不断创新,在很多领域都取得成就。如果要你对你一生的事业做个总结,你怎么评介自己?

黄苗子(笑):要我对自己做个评介?好,我这个人从外形到内在,始终都很矮小,一辈子都没有"日高千丈"的希望。的确,我只能说我不是一个英雄,我也不是任何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一个行走在艺术世界里的小票友。我的学历不高,只初中毕业。

不过,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爷爷担任过广州《广雅书院》的山长(系主任),我父亲作过香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好歹是个书香门第,所以从小喜欢艺术。我是个没正经的人,20多岁在绘画艺术方面偏爱漫画,三十多岁才从漫画圈中下岗;书法呢,一开头就喜欢上怪怪的郑板桥体(他自称为‘六分半书’);连做诗都喜欢做‘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一类打油诗。

可以说,对于诗、书、画,我都倾向于歪门斜道那一路,即庄子所说‘见笑于大方之家的’。

年轻的时候,我兴趣广泛,什么都学,所以比较杂。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还是能作出些成就,因为兴趣所至能有所专。

但我真的只是一个票友,你刚刚说我不断创新,那就是因为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才东一下西一下的,要象朱光潜、钱钟书、启功这些人真正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就,才能算家,我只是一个好艺术然后也吃上了这口饭的人。不过,艺术本来就是一种心灵游戏,自己闹着玩之余,爱好此道的人打个哈哈,也就满足了。

黄苗子简介:

黄苗子先生,广东省中山市人,生于1913年。是我国的老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著名书法家。曾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