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家谱 郑孝胥: 福建“最有个性”的行书大家

2017-1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近代史上,郑孝胥首先被人记住的是他的政治家身份.然而,作为一名书法家,他所创下的艺术水平,亦足以令后世仰望.可以说,他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被誉为已达到"随心所欲.心手合一"境界.本期<鉴赏家>周刊,我们将带您走近这位闽籍书法名家.生平无意成为书家郑孝胥(1860年-1938年)是福建闽侯人,字苏戡,号海藏,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  )的举人.他一生仕途变动频繁,大小头衔足有一箩筐.其仕途巅峰期所起到的智囊作用甚高,以致于英国<泰晤士报>

在中国近代史上,郑孝胥首先被人记住的是他的政治家身份。然而,作为一名书法家,他所创下的艺术水平,亦足以令后世仰望。可以说,他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被誉为已达到"随心所欲、心手合一"境界。本期《鉴赏家》周刊,我们将带您走近这位闽籍书法名家。

生平

无意成为书家

郑孝胥(1860年—1938年)是福建闽侯人,字苏戡,号海藏,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  )的举人。他一生仕途变动频繁,大小头衔足有一箩筐。其仕途巅峰期所起到的智囊作用甚高,以致于英国《泰晤士报》都曾作出"中国的直省大员,能够以政治家的高度办事或建言者,几乎已经绝迹,如今能达到此标准者,唯有郑孝胥"的评价。

郑孝胥早年便展现出其过人的文字及书法功底。辛亥革命后,作为前清遗老,他不再过问世事,又回到当初轻世肆志的名士生活,凭着一手极其出色的书法,鬻字为生,其收入竟远远超过当时的大学教授。

可以肯定的是,郑孝胥并无意成为书家,其职业书法家的身份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了,大概持续了十来年。然而,不管是作为前清重臣,还是为欲清室复辟重新出山,显然郑氏更渴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抱负,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如今,世间对他印象最深的确实是他的政治身份,不过很遗憾,是"特殊的政治身份"。但不可否认,其在诗、书上的成就近百年来福建地区显有人能出其右。

书作

行书被世人称誉

郑孝胥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其中以条屏、对联为多,寿屏、墓志亦占较大比重,扇面、题跋、题签亦不在少数。书法四体皆工,尤以隶书用功最勤,书成更得力于此,但世人多称誉其楷书和行书。

郑孝胥最擅长行书,也是以楷书为起点的。他的楷书点画工整,结构严谨,一直保留着精丽、匀称、洁净的风格。其行书更是摆脱了楷书拘谨的羁绊,随心所欲、心手合一。

他将唐楷各家笔法,如张裕钊书法、瘦金体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横肩外耸、折脚内收的风格。

在落款方面,郑孝胥喜欢用精绝的行书小字书写,与奇逸豪迈的行书大字相衬托,使得大中有小,富有层次,庄重而又大气。若论总体气息,节奏性最为明显:字字奇逸,线条圆劲风动,墨润清新摇曳,取势平中生险,锋毫翻转自如,清刚和书卷之气呼之欲出,书风凝重而有韵致。

而作为晚清"同光体"诗的鼓吹者,郑孝胥是闽派诗坛当之无愧的领袖。郑氏诗风"清苍幽峭",意度简穆,韵味淡远,往往清言见骨。名句有"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楚泽混茫方入夏,暮云崷崪忽连山"等。

价格

对联今年冲至14万

郑孝胥的书法作品很早就被"市场化"。民国初年,上海出版印刷行业的兴盛,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同时书法范本以印刷品取代了刻帖拓本而成为主流。书法发展的多元性和普及性大大增强,同时为许多书家广泛传播自己的书法作品和提升名气提供了平台。而郑氏便是当时充分利用这一媒介的典型书家。

据"郑氏日记"记载,促成郑孝胥书法市场形成的人数众多,其中不乏当时的大商人、大收藏家,如狄楚青、张元济、李平书、王震、蒋洳藻、庞元济等。这些人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自己也从事书画艺术创作。他们"贾行士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郑氏书法市场发展的重要推手。此外,赞助人对郑孝胥鬻书收入的影响也甚巨。

进入当代,郑孝胥书法作品开始不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价格基本呈现上涨态势。2007年至2008年期间,郑孝胥一副标准对联的市场价位在2万元左右。随后,其书法作品不断涨至6万元、10万元。到了2011年,其对联在市场上已经卖出12万元的高价。不过,到了2012年,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作品价格有所回落。而到了今年,又开始上冲,达到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