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举论文 【关注】“文化追梦人”张鹏举印象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神医封衡的故事,在渭源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济世救民精神的象征.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以渭河历史文化为触媒,根据封衡的历史传说,通过其人学医.行医.传医的戏剧情

神医封衡的故事,在渭源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济世救民精神的象征。

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以渭河历史文化为触媒,根据封衡的历史传说,通过其人学医、行医、传医的戏剧情节,表现了他献身中医、发展中医的历史贡献,歌颂了他服务汉羌边民的仁医精神,展示了祖国医学的仁术特征,是一曲中华高尚医德的赞歌和民族团结的赞歌,更是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剧体现,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封衡的艺术形象在《渭水医魂》中得到了适度地再塑造。

团中、团外,太多的人为这部新编秦腔历史剧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们在台前幕布,有的在写、有的在唱、有的在弹!更多的人在默默无闻又齐心协力地为自己敬重的“渭水医魂”奔波着。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善言辞、踏实苦干,他们共同的信念是热爱家乡、弘扬文化,他们共同的心愿是唱出精神、演出风范。

这个小小的剧团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真心热爱而团结在渭源这一片热土上,他们因为《渭水医魂》而结缘;《渭水医魂》因为他们才有了光华和艺术生命。

在那些写作剧本、推敲情节、设计动作、搭配音乐、揣摩服饰的日日夜夜里,他们把《渭水医魂》这部戏当成了最为珍爱的艺术珍宝,为这出“古人物新精神”的秦腔历史剧翻阅老资料、寻访知情人、勘踏鸟鼠山,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他们的无数心血。

这份苦无法与外人道,这份情却深藏在心里。而当《渭水医魂》终于搬上舞台绽放光华时,他们的努力便化作了一腔深情,流淌在了所有的表演之中,这深情又随着表演感动着观众,这感动又反过来鼓励着剧团。

2015年6月15日,《渭水医魂》在渭源县清源镇刘家河村的舞台上,进行了首场演出。张鹏举还邀请了渭源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到场观看。

在渭源民间,封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再加上秦腔剧是以身边人(当地演员)演当地人的故事,更加增添了观众的亲切感,因此,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现场情景感人,观众反响很好!这进一步增强了张鹏举的信心!

7月31日至8月19日,在渭源县城南面的老君山广场,《渭水医魂》连续演出了20天。为此,张鹏举还特地从宝鸡购买了活动舞台,在舞台两侧安装了字幕机,以便观众方便地看到唱词,了解剧情。

从最初演出时的两三千人,到后期演出时的两万余人,《渭水医魂》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人肺腑的大爱精神,彻底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接下来,在省卫计委宣传处的安排下,《渭水医魂》在临夏、甘南、陇南、天水等地,进行了巡演!

在天水市清水县演出时,黄河剧院的总经理唐小平看了演出,感动得流下了泪!他当即表态,让《渭水医魂》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安宁区巡演,然后再在黄河剧院演出!

2015年12月7日,《渭水医魂》在兰州黄河剧院成功上演。

金城之夜,流光溢彩。

黄河剧院内座无虚席。

数百位观众带着敬意与感动观剧赏文化,听戏敬人品,共同见证了东汉时期的陇中名医封衡的美德良行,一次关于道德、人性、家国的充满正能量的教育,以传统戏曲的方式庄重完成。

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观看完演出后,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立即组织召开座谈会,对剧情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要求,第二天晚上在黄河剧院再演一场!

2016年1月5日至6日,《渭水医魂》作为“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的剧目之一,在兰州人民剧院隆重上演,接连获得三个三等奖!定西市文广局也因此获得“优秀组织奖”!

从2015年3月启动创作表演计划,到2015年6月的首场演出,再到2016新年献戏省城大剧院,短短的几个月,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已经演出了46场次。这支团结敬业的队伍,不怕累苦,不计报酬,在乡村的麦场上表演过、在县城的广场上表演过、在省城的剧院中表演过。

寒来暑往,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剧团所有成员热忱的赤子之心。这心意里,有传播渭源丰富厚重的地方文化的意识,还有继承陇中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的意识,更有讴歌甘肃和谐多元的多民族文化的意识。

《渭水医魂》的成功排练演出给了张鹏举等人极大的欣慰和鼓舞,改制不到两年的渭河源演艺公司,已经创作出了5部渭源本土历史文化剧:除了《渭水医魂》外,还有新编秦腔历史神话剧《鲧禹导渭》、新编现代眉户剧《杏花村》、新编秦腔历史剧《首阳山》和《渭水盟》。

而更大的收获是,张鹏举体悟到,秦腔和地方小曲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更没有被现代生活所抛弃,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渭河流域父老乡亲的血脉之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因为人

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筹建公园:为渭水文明立此存照

张鹏举积十数年之功,历经千辛万苦,踏遍渭河流域的民居村落,抢救性地收集了1万6千余件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藏品。这些即将灭失的民俗用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缩影,更是渭河流域往昔辉煌文明的物质见证。

多年来,张鹏举搜寻渭河文明“碎片”的足迹,遍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

粗略统计,他收集的石碾子、石磨盘,大约有6000余件之多,堆放在好几处;大大小小木制的车辆,有100多辆;还有难以一一尽数的农具;光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就有2000多枚;还有各种各样的玻璃画框,就有500多面;还有他童年时爱不释手的连环画,就有3000多册。

回想当年同学们争着抢着看“画书”(连环画)的情景,那是一个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极度贫乏的岁月!即使物质生活十分贫乏,但是,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盼,那是多么地强烈啊!

通过这些收藏品,回忆起当年的岁月,有几分酸涩,更多的是一种幸福!

当年他高中毕业时,看到精美的彩陶,手里没钱,只能与之失之交臂。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当年爱好收藏的夙愿,终于一步一步地得到实现。

可惜的是,这些数量众多,品类繁富的物品,由于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去处,只能散乱地分置于各处,有的还暴晒于光天化日之下,遭受风吹雨淋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