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涵上将 陈奇涵子女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 开国上将陈奇涵二三事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本报与南昌晚报.萍乡日报.瓷都晚报.上饶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本报与南昌晚报、萍乡日报、瓷都晚报、上饶晚报、吉安晚报等省内兄弟媒体,联袂推出“讲述:我的革命先辈——追寻信念的力量”大型联动报道策划。

此次媒体联动,旨在通过报道,让后人铭记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在新时代重温先辈的理想,追寻信念的力量,以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这也是本报继独家策划“寻访苏区亲历者”和“寻访苏区战地”专题系列报道之后,隆重推出的又一重大报道。

拳拳赤子心 殷殷桑梓情

——开国上将陈奇涵二三事

○张昌祯 记者周善汉 见习记者朱国操

兴国县城,一路向南。走过红军桥头,绕着弯曲的小路,一座被群楼环抱的青砖瓦房格外显眼。在这里,不时有来者在门前静静观望,也偶尔有村民上前照应。

这里是潋江镇坝南村——开国上将陈奇涵出生的地方。从1897年出生至1919年离家,这位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将军,在这个村子里度过了艰苦难忘的岁月。今天,当人们来到坝南村的时候,依然能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一些将军感人的往事。

5月上旬,记者在兴国党史专家的陪同下,来到陈奇涵将军的故乡,与将军的家族亲人以及当地村民,共忆将军往事。采访下来,将军一生大公无私的胸怀和桑梓情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人物档案】

开国上将陈奇涵

陈奇涵 (1897年-1981年),兴国县人。1919年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学习。曾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学员队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江西从事群众运动。

1927年任南昌军官教导团参谋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兼省军事部办事处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教导团团长,红四军、红三军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教导师参谋长,军委随营学校校长,红十五军团参谋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委教育局局长,绥德警备区司令,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军委情报部第三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热辽军区、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健在向记者讲述陈奇涵的故事。

1、挨家挨户送果树苗

在坝南村,看见前来采访的记者,村民黄敬荣主动上前介绍起她所知的将军往事。黄敬荣是陈家媳妇,从1971年嫁到这里后,便经常听人讲起陈奇涵的往事。黄敬荣说,陈奇涵是陈家的骄傲和榜样,将军逝世后,每年逢年过节,陈家后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祭奠这位将军。

据介绍,参加革命之前,陈奇涵亦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有一年春天,陈奇涵从外地拉回一批果树树苗,自家空地还未种完,他就带着果树苗挨家挨户地给邻居送去。有不解的村民问陈奇涵,你这样做是为什么?而陈奇涵的回答是:家家户户种上果树,等将来结果了,家里的小孩就可以解馋了。在当地人看来,陈奇涵向来心胸宽阔,想事周到,对乡邻关照有加。

在坝南村,一则关于陈奇涵尊老爱幼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一位长者介绍,学生时代的陈奇涵便特别尊重老人和爱护晚辈。每逢下雨天,他都是把家里唯一一把伞让给弟弟遮雨,而自己就淋着雨去上学。时至今日,当地家长仍然乐此不疲地讲着这些故事教育自己的小孩。

作为陈奇涵将军的侄孙,陈健坦言自己没有得到过爷爷的“关照”。相反,将军爷爷倒是在他的人生路上多设置了几道“障碍”。

当年被陈健认为“障碍”的,是将军写的两封关于他的信件。收信人不是陈健自己,他当时也并不知道爷爷所做的一切。

第一封信是在陈健16岁的时候写的。当时,将军动员陈健到兴国高兴良种场劳动锻炼。这令他不解:自己有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何还要去劳动锻炼?为了让陈健在良种场安心锻炼,将军特地给良种场的场长写了一封信,让场长对陈健严加要求,不能有什么特殊的待遇。果然,农场上下给予了陈健更加严格的“关照”。

第二封信则是在陈健18岁时写的。那一年,将军给兴国县武装部写了一封信,让陈健几个兄弟都去参军,但前提是,无论是谁参军“都得按程序办”。最后,严格按照程序行事,陈健实现了参军的意愿。陈健告诉记者,算上自己的父辈和爷爷辈,他们家已经是五代从军了。

在生活上,陈奇涵对亲人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陈奇涵向来告诫自己的子女及亲人要做到“三不”:不多拿,不贪污,不耍特权。令陈健记忆深刻的是,当年粮食很紧张的时候,将军回过一次兴国,太祖母告诉他家里吃饭很困难,但将军并没有讲什么,县政府送来的粮食也被将军拒绝了。将军对家人解释说,全国粮食都紧张,大家都困难,不能搞特殊化。

当然,将军并非不知人情世故。在他看来,正因为自己身居高位,所以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以作表率。合情合理之处,将军也给予亲人温暖的关爱。在一次通信中,将军对陈健说,若需要“毛选”(即《毛泽东选集》),他可以立即帮助解决。

将军一生金戈铁马,功勋卓著。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恋着生他养他的故乡。对于后代,将军同样教育他们:“我们的根在兴国。”

1954年春夏之交,陈奇涵阔别家乡数十载后首次回到兴国。面对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陈奇涵拱手作揖:“我活着回来了,全仗乡亲父老的洪福啊!”此次离乡时,陈奇涵亦叫来乡亲,让秘书给他们发红包。面对秘书的不解,陈奇涵说:“生我者父母,养育我者父老乡亲。”

1961年的家乡之行,陈奇涵同样流露出无限的家乡之情。因为去福建开会,陈奇涵召集同行的中央部委领导顺道经过兴国,想方设法为家乡办实事。黄敬荣回忆说,1981年将军临终前还交代身边的人买来的确良布料做成衣服,送给家乡的乡亲们。“可见将军对家乡人的感情有多深厚。”黄敬荣感慨地说。

事实上,陈奇涵逝世后,其子女亦对家乡满怀感情。陈健告诉记者,虽然陈奇涵将军的子女及孙辈都在北京,但他们每年都会抽空回乡看看,老家的亲人去了北京,他们也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今年4月,陈健的儿子陈华去北京看望陈奇涵的大儿子陈奎元,回赣之际,陈奎元眼含泪水对陈华表达思乡之情。遗憾的是,年逾八旬的陈奎元因身体原因,不便出行。

陈奇涵的小儿子陈崇北虽然不在兴国出生,但对赣南也是情有独钟。在多个场合,陈崇北都毫不保留地表达对家乡的感情,表示愿意尽一切努力为家乡做些事情。一位与陈崇北有过交往的兴国籍企业家向记者介绍,陈崇北没有一点将军子女的架子,做事待人严谨礼貌。陈崇北向这位企业家表示,自己深受父亲影响,他也要为父亲争光。

陈健说,将军在世时,他每隔两年都会去北京看望将军,住上几天。如今,虽然将军离开了,且自己的身体不好,但兴国亲人与将军子女的联系从未中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