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地系"两剑客转战实业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洋网讯 两年前的凯地系,在方正科技股权之争中风头出尽,以张海为代表的凯地系,将资本的逐利性和流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两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

大洋网讯 两年前的凯地系,在方正科技股权之争中风头出尽,以张海为代表的凯地系,将资本的逐利性和流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两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凯地系,却惊奇地发现,昔日“动物凶猛”的凯地猛将们,如今已是散落全国各地,而凯地系曾构建的资本帝国仿佛已成昨日传说。

或许一切正应了张海的那句话:“在资本市场上,我们都是为了做不可能之事而来,做成一件不可能之事而去,把它的想像力发挥到极限。”

在诸多可能或不可能之间,张海们的资产在不断增值。

本报曾于9月11日率先报道过凯地系拟撤出深大通这一事件,在这个事件上,凯地系显得极为神秘。据知情人士透露,凯地系的该次转让,在并没有签订正式协议、完成股权过户之前,新的拟入主方已经进入深大通管理层。从新入主方代表、深大通新任董事长王峰分析,此人34岁,曾任湖北省有限电视网络公司董事总经理,深圳市龙粤投资公司董事长,现任深圳市旗峰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资本市场并不显山露水。从知情人告诉记者的拟入主公司香港嘉仁分析,也不见有何过人的实力。深大通作为一个优良的袖珍股,对运营资本的凯地系无疑有着重大的价值。但凯地系却毅然放弃该公司,其背后是何用意,引人思考。

在撤离深大通之后,凯地系直接拥有的上市公司将只有中国高科。凯地系与中国高科有着极深的渊源,因为凯地投资就是为了间接收购它而成立的。2000年4月,凯地收购了中国高科第一大股东深圳东方时代投资***70%的股权。此前东方时代刚入主由36所名牌大学发起成立、股权极为分散的中国高科。在中国高科19名董事成员中有11名著名高校的校长、副校长。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凯地系得以在方正、中科健等高校和中科院系的几家上市公司中游刃有余。但中国高科近期变动也很频繁。2003年6月30日,东方时代拟将持有的中国高科2270万社会法人股(占股份总额的13%)转让给深圳康隆,股权转让完成后,东方时代仍是中国高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康隆成为第二大股东。

同时在2003年8月30日召开的中国高科股东大会上,同意凯地系核心人物之一李友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资本运作总是耐人寻味。

深圳中航对于凯地系来说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因为凯地投资本身就曾是深圳中航的子公司,而凯地系也正是借其起家。

据了解,在1999年左右,张海和他的投资伙伴准备以1.5亿收购深中航55%的股权,但中国航空进出口总公司考察后否决该次收购。在谈判收购的过程中,张海等人却与深圳中航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双方通过深圳中航下面的凯地投资公司进行合作。凯地投资董事长李志正,同时是当时中航技深圳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当时深圳中航下属四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而凯地投资总经理谢宁,是中航实业投资股份公司的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另据了解,他在中航工作了10几年,主要从事的工作便是中航旗下公司的上市运作。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是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在资本市场上,中航系也有着强大的实力,中航技深圳公司先后重组和组建了所属的飞亚达、深南光、深天马3家深交所上市公司,另一家上市公司中航实业作为H股在香港上市。此外,公司还收购了农业银行系统在江西江南信托投资股份***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说,由于李志正的关系,中航系与凯地系配合默契,并是凯地系背后的重要支柱。而深圳中航旗下的飞亚达、深南光、深天马、中航实业早早被纳入凯地系范畴。

问题在于,在2002年左右,李志正从深圳中航退休、谢宁辞职,以往凯地系可以借助的人脉力量已经不存在。中航紧急空降吴光权、汪名川、由镭三人进入深天马董事会,随后中航系下属的深南光、飞亚达均纷纷宣布进行董事会改组。由此,中航在李志正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吴光权时代。

据了解,吴光权曾任江南信托总经理,他与张海等人关系一般。在李志正时代,飞亚达在2001年年底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中航实业与北大方正签订协议,出售其所持有的29%的飞亚达股票转让给北大方正。协议达成后,北大方正将成为飞亚达第一大股东,深圳中航退居第二。但最后主管部门并没有批准该次收购,中航系与北大方正的重组也告失败。而正是在2002年左右,凯地系在银鸽投资收购上的功亏一篑后开始走入低谷,此时李志正退休与谢宁辞职,预示着凯地系与深圳中航的密切关系也告一段落。

另据了解,深圳中航的内部员工对李志正与凯地系的合作,一直非议比较多,而在吴光权掌印中航系后,也意味着中航系脱离了凯地系。

近期,中国高科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代的控股股东已发生变更。东方时代原控股股东为凯地投资(持有东方时代70%的股权),但凯地投资于2002年3月与河南方正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东方时代7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河南方正。

据了解,自2002年5月开始,河南方正与张海关联公司深圳年富也发生了一系列股权转让,2002年12月11日股权转让完成后,深圳年富持有东方时代90%的股权,河南和信持有东方时代10%的股权

与此同时,深圳凯地投资股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凯地投资原股权结构中,深圳中航持35%、深圳中航物业持8%、成都创先持22%、美宁投资持25%、万中投资持10%,成都创先、美宁投资、万中投资均为张海的关联企业,在2002年9月,凯地投资股权结构变更为深圳中航占90%,深圳中航物业占10%。由此,深圳中航重新掌握了对凯地投资的控制权。到这个时候,实际上意味着张海与凯地投资再无股权上的关系,甚至也意味着“凯地系”已成为过去。

方正科技2001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举牌游戏成就了“凯地系”,张海和他操控的凯地系被认为是那次股权之争背后的主谋,并成为后来最大的赢家。

但“凯地系”最大的转变也发生在遭遇北大方正之后,从那之后,张海以方正“职业经理人”自居,并主理健力宝集团;而凯地系另一灵魂人物李友打理方正科技。用张海本人的话说:“我和李友如今都只是为北大打工的。”

“凯地系”的三剑客曾经盛极一时--其中包括被称为战略家的张海、资金操盘手李友、还有代表中航合作方的谢宁。此外,凯地原董事长李志正对凯地系的创立有核心影响。

据记者了解,李志正退休后,谢宁也已辞职,并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而李友现在主政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担任执行总裁。

凯地系公认的灵魂人物张海,在2002年1月收购广东健力宝集团后,一直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继续行走江湖。在健力宝股权转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海宣布要尽快实现年生产和销售一百万吨的目标,以股权重赏天下经理人,并开始了对健力宝的全面改造,他明确将健力宝分成三个事业部:饮料、包装和综合事业部。在饮料事业上,张海寄希望于功能饮品“第五季”,并投入大量广告,欲给健力宝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健力宝入主宝丰酒业集团,张海明确表示,健力宝将谋求发展酒业,通过收购国内一批盈利的酒业企业,介入红酒和白酒市场。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健力宝入主宝丰酒业,一方面是通过资本、营销网络优势重塑宝丰酒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可能会在短期内主攻广东的中高档白酒市场。

张海曾经表示:“我们很多合作者一直在国外市场做资本,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大家不愿单纯做资本,那是小蜡烛,大风一吹就容易灭。必须有实业支撑,那就是产业的大火,风越吹火越旺。”对于健力宝,张海是倾注了极大精力的,一方面是其投入数亿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其现在的工作基本就集中在健力宝。

对于入主健力宝的动机,张海曾作过一个很有禅意的比喻。一次他到广州的从化县欣赏梅花,那是一棵千年梅树。刚到时没什么感觉,但静坐一会清香扑鼻,再呆会儿则浓香醉人。他以此来形容进入健力宝的感受,“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

“春风但求花下舞,却把风流作落花。”这是张海自赋的七绝中的两句,他说:“春风喜欢梅花,却把花给吹落下来,我们不做这样的春风。”不少产业界人士担心,在张海这位年仅29岁的“职业经理人”带领下,健力宝这艘寄托了中国饮料业太多希望的巨舰最后驶向何方?而资本界的人更关注的是,对于以张海为代表的凯地系核心人物,尽管已经在产业界翻云覆雨,其是否真的会踏踏实实地运作实业呢?(南方都市报 记者 程林 见习记者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