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的母亲 信仰的力量 王尽美家族的“红色基因”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是王尽美的后人",这是光荣,也是动力;"永远跟党走",这是信念,也是行动.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蕴藏在他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铭刻在一代一代后人身上.王尽美的儿子.孙子.曾孙三代人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无论时光流逝,无论沧海桑田.●白发儿子与永远"年轻"的父亲在上海康平路一套陈设简陋的公寓房里,悬挂着一幅黑白照片,年代久远,并不清晰,但照片中那位英气勃勃的青年,目光深邃,似乎能穿透历史,他就是王尽美.1925年8月,王尽美的遗体从青岛运回老家莒

“我们是王尽美的后人”,这是光荣,也是动力;“永远跟党走”,这是信念,也是行动。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蕴藏在他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铭刻在一代一代后人身上。王尽美的儿子、孙子、曾孙三代人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无论时光流逝,无论沧海桑田。

●白发儿子与永远“年轻”的父亲

在上海康平路一套陈设简陋的公寓房里,悬挂着一幅黑白照片,年代久远,并不清晰,但照片中那位英气勃勃的青年,目光深邃,似乎能穿透历史,他就是王尽美。

1925年8月,王尽美的遗体从青岛运回老家莒县大北杏村,儿子王杰只有3岁。“父亲病逝时,我太小,对他没有什么记忆。”王杰说,父亲的形象是在后来一点一点丰满与伟岸的。

1921年7月23日,王尽美来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时年23岁。1925年,王尽美积劳成疾,临终之际,留下遗嘱:“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逝世时,王尽美年仅27岁。

王杰一直到自己入党的时候,才知道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

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重现了当年建党会议场景。王尽美身着长衫,与挚友邓恩明坐在墙边倾听。这组蜡像落成时,王杰带着家人来了。苍颜白发的儿子依偎在永远“年轻”的父亲身旁。站在一旁的纪念馆馆长倪兴祥热泪盈眶。

●儿子的误解与母亲的心结

在苦难中磨砺而出的对党的忠诚,是王尽美家族显著的“遗传”。

王杰长子王明华生于1941年,那时,父母都在武装抵抗日寇,他与妹妹寄养在外公家。条件差,妹妹病重,奄奄一息时,母亲来了,“母亲当时就看着孩子,什么也没说。我当时只有三四岁,只记得外婆一直骂我母亲,说‘你哭两声也好啊’,可母亲很冷静,当天晚上妹妹没了以后母亲就走了……”

妹妹之死,让王明华一度对母亲抱有怨恨,认为她冷漠,不爱自己的孩子。长大后,王明华才理解了母亲:“当时母亲得知妹妹快不行了,特地跟部队请了一天假。她必须马上归队,这是组织纪律,也是为集体安危着想。其实母亲一直对家人充满着愧疚。”

1974年3月,王明华入党,他是“文革”期间浙江大学仅有的两位没有预备期直接入党的教师之一。

作为中国一流的光电子学专家,今年70岁的王明华依然在教书育人。在小女儿王继梅眼里,父亲很“固执”,科研评审时,大家本来是一个圈子里的熟人,但他对托关系、开绿灯者总是黑下脸来,不怕得罪人,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流逝的时光与不变的信仰

王尽美这位只活了27年的革命者,两个儿子都很长寿,长子王乃征离休前为吉林军区副司令员,两年前以91岁高龄去世;王杰离休前为上海市交通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现已年近九旬,还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离休后,他又做业委会工作,忙前跑后。居民夸他:“不愧是王尽美的儿子!”

王尽美的后人——这个身份,让王家人始终深感光荣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我要像父亲那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给父亲抹黑。”王杰如是说,他将王尽美的生平事迹材料赠给每个儿女一份,让他们珍藏、牢记。

“我总是告诉自己:我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不能做对不起家庭的事情。”王杰的女儿王爱华如是说。1972年,她在部队医院入党。“我们家庭一直都把入党作为很慎重的事情,党员不是一张证书,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沉甸甸的责任。”王明华的女儿王继梅如是说。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她没有提及家庭背景,因为“入党,要靠觉悟”。2001年,王继梅在杭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入党。

很多年来,中共一大会址始终是王杰习惯带着一家人去的地方。在这里,能看见岁月悠悠,能体会信仰永恒。王爱华的儿子程祺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这里,对着红旗庄严举起右臂——隔壁的石库门房子里,有王尽美的青春与热血,梦想与奋斗。 据新华社

这是在王尽美的儿子王杰家中翻拍的王尽美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