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史家胡同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开馆原址为凌叔华故居
原标题: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开馆 原址为凌叔华故居
如果一座城市有它的灵魂,也许存在于它的建筑中。北京的灵魂,在胡同中就可以找到。
尽管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正在消逝,但还是有一部分胡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18日,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开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不仅记录了史家胡同的历史,对全北京的胡同乃至老北京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负责人陈大鹏说。
“不同于其他博物馆,这家胡同博物馆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位于史家胡同内,参观者走出博物馆,就可以看到鲜活的胡同和四合院。”博物馆策展人王兰顺说。
据悉,史家胡同博物馆原址为中国现代作家凌叔华故居,改建工作持续了一年。使用的砖瓦大多从北京各四合院、胡同收集而来,同时接收了一些文物部门的捐赠。
“关于史家胡同得名的原因已无法考证,但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得名于明代居住于这条胡同的‘史家大户’,”王兰顺说,也有说得名于明代大臣史可法的。
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交民巷被辟为外国使馆区,位于其周边的史家胡同受其影响,某些院落也曾被辟为丹麦使馆驻地和基督教会堂。
史家胡同真正出名,还是因为它和中国近代教育的紧密联系。
1909年,清廷成立游美学务处,管理赴美留学事务。游美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赴美留学生,在清华学堂未成立前,三次甄别考试都在史家胡同考场举行。著名学者胡适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是1910年在这里通过考试后赴美国留学的。
史家胡同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1952年“老人艺”话剧团与原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话剧团合并,在史家胡同56号院成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人口大规模的增长,北京内城区陆续拆除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危旧平房,兴建了楼房。同时合并了原来的一些街道胡同,出现了“小区”这个新兴事物,史家胡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史家胡同社区共有楼房15栋,平房院落82处。其中楼房大多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而平房院落大多保存旧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如今胡同的开发与保护已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在参观时表示,北京作为古都应该包含各时期的建筑形式。“如果只有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这座城市将失去她的魅力和内涵。”
“不过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无论怎样发展,依然有不少像史家胡同这样的传统建筑形式存活在城市中。我们应该对它们倍感珍惜。”舒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