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艺境 宗白华艺术意境的结构论
宗白华指出,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皆禀阴阳二气而生,阴阳二气“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故万物皆在“动”中,皆生生不已、创化不息,“动”即物之生命与精神,而物之运动又有普遍规律可循,因此生命至动而有条理,生命是有节奏的生命。
“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气韵的生动”即“生命的节奏”是中国艺术最后最高的目的。这样,如其所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而条理”所蕴含的宇宙时空观是一种“时空合一体”,是空间的音乐化、时间化,这就要求画面也必须是一种“时空合一体”:“把‘时间’的‘动’的因素引进了空间表现,在这个‘时—空统一体’里,‘时’和‘动’反而居于领导地位。
这‘时—空统一体’是中国绘画境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易经》里宇宙观特点。”这一“时—空统一体”的境界要一种综合时空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而舞蹈则又为综合时空的纯形式艺术,所以能为一切艺术的根本形态。
”每一舞蹈动作(姿态)都是一空间造型,但每一舞蹈姿态都在时间的变化中,所以每一姿态都是“动象”,一系列的舞蹈姿态相连便是一段“生命之流”。“舞蹈艺术在它回旋变化的动作里也随时显示起伏流动的空间形式。
”舞蹈综合了时间与空间,是空间的音乐化与时间化。 因此,“‘舞’,这最高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
”“在这舞中,严谨如建筑的秩序流动而为音乐,浩荡奔驰的生命收敛而为韵律。艺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至动而有条理的形式,如生命律动的节奏,象征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创化过程,也就是说,“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道”即“生生而条理”之“天道”,也即形而上之“宇宙生命与宇宙秩序”;“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皆形而下之感性形式,这样,就回到了中国哲学“道器不分”,“体用不二”的传统道路上:“‘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
道犹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宗先生引用《庄子·天地》中的寓言来说明“道”与“艺”(器)之间的关系。
—、“理智把握不了生命”,理智体会不了“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同样,概念性(空间化)的语言也把握不了“道”(《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道”超言绝象,也不可通过视觉而得(《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二,只有通过艺术的象征作用,方可将形上之道肉身化、具体化。
宗先生解释此段话:“吕惠卿注释得好:‘象则非无,罔则非有,不皦不昧,此玄珠之所以得也。
’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这正是艺术形象的象征作用。‘象’是景象,‘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景象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象里,玄珠的皪于象罔里。”具体有限的感性形象喻示着无限的形而上之“道”。
画面上的空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空白是中国画的画底。“万象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这空白喻示着无限之空间,万象如同涵泳在无尽的虚空里。
而“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沫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二、“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
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位置的轮廓,而是溶入万象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动象为实,空白为虚,“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宗先生举例说明“虚实相生”:“八大山人在一张白纸中心用两三笔墨画一条鱼,顿觉江湖满眼,烟波无尽。
石涛画几笔兰叶,也觉周围是空气日光,春风袅袅,空间凹凸不写而自现,笔法之妙原来如是。” 三、如果“虚实相生”,由实(动象)所暗示出的“虚”还是现象界的具体事物(如八大之鱼所暗示出的江湖烟云),纸面的空白还能更进一步,象征着“创化万物的永恒运行的道”——“诗人、画家由纷纭万象的摹写以证悟到‘大象无形’。
用太空、太虚、无、混茫,来暗示或象征这形而上的道,这永恒创化着的原理。
” 上述三个特点,都根源于道家之“道”以及建立在“道”基础上的道家宇宙观。老子的“道”,庄子说它是“虚空不毁万物为实”,“这就是拿万物在它里面活动而无损于它也无损于物的空间作为世界的本体……这个‘虚空’,他把它提高到形而上的‘道’,用来说明形而下的‘器’。
”“道”即虚空即无穷之空间。“大象无形”,这无穷的空间如同叶朗先生所归纳的,具“无规定性、无限性”之特征,“所以‘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
”“道”创化万物,“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空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万象纷纭有节奏地从里面流出来。因此,“中国人感到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
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
”也就是说,“道(无)”因具备无限性、无规定性的特点,必须用无尽的虚空来象征之,而“有生于无”,“无”是创造性的本原,是较“有”更为根本的东西,所以中国画的画底便是无(虚空),“无”涵泳着万象之运动。
《老子》第十一章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由之宗先生得出结论:“‘虚’‘实’‘有’‘无’ 是一切构成的原理。
‘虚实相生’,遂成为中国艺术思想之核心部分(有无相生)。” 至此,我们可以见出,“舞”象征了《易传》之“一阴一阳谓道”,“空白”则象征了老子之道,因此,中国画的画境便蕴含着《易传》的宇宙观与道家的宇宙观(时空意识): “虚和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
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
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模仿,谓之神。所以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易经·系辞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石涛的巨幅画《搜尽奇峰打草稿》(故宫藏),越满越觉得虚灵动荡,富有生命,这就是中国画的高妙处。六朝庾子山的《小园赋》也有这种情趣。 画境若具备了“道、舞、空白”的结构特点,也就意味着画境达到了宗先生所谓“最高灵境启示”的境界最高层次。